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2022年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

2022年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

时间:2022-11-27 19:35:11 脱贫攻坚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2022年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

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既是贯彻落实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市开局“十四五”、谋求新突破的关键举措。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刚才,会议隆重表彰了功勋企业、优秀企业、外来投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扎根枣庄、深耕主业、服务社会,是枣庄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和中坚力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企业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为枣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表示衷心感谢!有关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态度很坚决,措施很有力,关键要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为什么要实施三年攻坚突破行动

省委确立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任务,全省动员大会也发出了“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的动员令。突破,就要有突破的方向、突破的办法、突破的路径。枣庄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工业强则枣庄强,产业兴则枣庄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就是要聚焦工业率先突破,推动工业做强做优,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现代化之路。

一是回望来时的路,这是立足基础、顺应民意的主动选择。枣庄有着140多年近代工业文明,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创造了一段辉煌的民族工业历史,“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建市之初,枣庄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曾经一度走在全省前列,为支持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工业城市、能源基地的地位由此确立,也铸就了枣庄人的“工业强市”情结。重塑枣庄昔日辉煌,是枣庄人心中最为强烈的声音;
加速枣庄工业崛起,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进入新世纪,我们在工业之路上求进求强,大力推进工业转型振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制造迅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我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初步趟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回眸枣庄百年工业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积淀了深厚的工业底蕴,形成了齐全的工业门类,这是我们转型发展的最大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强市的最大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枣庄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未来也必将因工业而强。

二是看清脚下的路,这是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迫切选择。近年来,枣庄经历了负重转型的阵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工业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发展不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总量方面:我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3.5%降至2020年的1.4%。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3.6%降至2020年的2.5%。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缺乏,只有一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工业百强企业至今没有突破。质量方面:产业结构偏重,传统资源型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5%。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总量仅占全省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近6个百分点。速度方面:2020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16位,在淮海经济区10个核心城市中排在第9位;
工业技改投资增幅低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固然沉重,但主要是资源依赖、路径依赖造成的,是转型过程的必然现象。所以,落后是暂时的,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劲头、争的意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付出,就一定能够突出重围、重塑辉煌。

三是借鉴成功的路,这是把握大势、遵循规律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纵观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发展进程,大都经历过工业化的过程。从国际看,英国、美国等国家能够领先世界关键靠工业革命,德国、日本在二战后再度崛起也是靠工业实力,尤其是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工业2050战略的提出,让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仍然紧抓工业不放松。从国内看,凡是经济领先地区多为工业先行之地,像上海、深圳、苏州都是工业强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3万亿元。尤其是苏州,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从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到先进制造业体系日臻成熟,每一次重大转型跨越,无不得益于工业发展。从枣庄看,我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仍然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抓经济必须抓工业,强经济必须强工业,以工业的强势崛起带动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强市的坚实基础。

四是远眺前行的路,这是抢抓机遇、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工业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叠加期。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必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后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赶超带来难得历史机遇。我省拥有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河生态经济带、鲁南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枣庄交汇叠加,这些国字号、省字号的重大战略,包含着大量的政策、资金、项目。机遇面前,人人都有机会。唯有比别人睡得更晚、起得更早,跑得更快、拼得更狠,才能抓住机遇、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总之,先把经济搞上去,就要把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重点、重点抓,战略基点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产业就是主战场,工业就是主阵地,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就是起步开局之战。开局重在开头,起步决定后势。大家要主动对标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多想一想我的职责使命是什么?需要我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更要深入思考,需要我攻坚什么、突破什么?我能为枣庄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时代答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认识再强化、思想再统一、力量再凝聚、信心再坚定,聚焦工业求突破、齐心协力勇攻坚,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枣庄大跨越。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明确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抓什么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会上印发的制度文件,明确了攻坚突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提出了优惠政策、营商环境“双20条”,要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项一项抓攻坚,一个一个求突破,一步一步把蓝图变为现实。

一要在产业集群上攻坚突破。产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市产业门类不少,但大的产业集群不多。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是靠规划引领集群。“6+3”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市产业发展的总规划,落实中关键要细化路径、分线作战,做细行业规划、绘好产业图谱。要“敲开核桃、一业一策”,一个产业一个链条一套分析,每个产业都要有清晰的定位、目标和路径,争取用3到5年时间,打造高端装备和高端化工2个千亿级、新材料1个五百亿级、新能源和新医药2个三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2121产业雁阵”。像锂电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但还存在规模小、层次低、配套差、布局散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更多的行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向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加速集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留给我们的空间更加有限。要干就必须抓紧跟上。要按照“123”战略发展规划,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1个目标”,加快壮大中材锂膜总部经济中心、国家锂电池质检中心“2个中心”,大力实施“3年倍增计划”,支持航天科工、中材锂膜、天瀚新能源、星驾科技等企业做强做大,力争全市锂电产业3年内实现产值、利税翻两番。像机床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缺龙头、缺高端,同质化竞争多、专业化协作少,有的还是家庭式小作坊。要尽快制定机床产业培育计划,瞄准数控化、智能化、精密化,做大龙头、做大品牌、做大集群,努力打造全国机床制造销售中心。二是靠龙头带动集群。龙头企业是产业集聚的引擎。像浙江湖州的天能、超威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吸引集聚了上下游100多家规上企业。像滕州的化工产业,正是得益于鲁化的产品技术优势,落地了联泓新材料、新能凤凰、国泰化工等关联企业,打造了省级化工园区。这启示我们:舞动龙头,才能出头;
大抓工业、抓大产业,首先要大抓龙头企业。要大力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30家龙头骨干企业、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力争5年内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达到4家、过50亿的10家,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和品牌优势突出的领军企业。要坚持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协作配套,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一起抓、沿链招引与关联拓展一起抓、产业项目与服务平台一起抓,持续补链强链延链,营造既有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热带雨林”。三是靠技改提升集群。产业集群既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生优。我市煤电、建材、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都有很好的基础,贡献了全市工业税收的70%,仍然是我们吃饭的产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同样能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像正凯纺织,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抢占了发展制高点。要深入实施千项技改、千企提质“双千”工程,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启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力争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枣庄产业发展新亮点,要坚定不移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力打造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四是靠园区承载集群。园区能够降低配套成本、集聚生产要素、有利产业集群发展。要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每个园区都要明确主导产业,什么有优势就做什么,哪个成熟就抓哪个,做就做到极致,做成全国一流。要创新“飞地”“飞企”模式,用利益分享机制消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联动、要素流动、产业互动,确保今年取得实质性突破。省里作出实施一县一个重点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东西部结对共建开发区等部署,各区(市)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以园区为依托、以“飞地”促集群,为产业做强、园区做优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在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必须落到项目上。做大规模靠大项目,做优结构靠好项目,做长链条靠新项目。要进一步强化“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意识,坚定不移抓项目,矢志不渝上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一是早谋划。大项目好项目,等不来也送不来,关键要超前谋划、主动争取,这才是真本领、有能耐。要吃透上情“重点谋划”,围绕国家、省重大规划布局,加大项目研究论证、策划包装力度,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大盘子”。要把握市情“科学谋划”,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与中建材、中科院、山能集团等大企业大院所的战略合作,共同谋划实施一批过百亿甚至几百亿的大项目好项目。像刚刚奠基的青岛啤酒项目,不仅落地了年产100万吨的啤酒生产基地,更带来了上下游配套。这样的项目多了,枣庄发展就有了强支撑。要立足实情“精准谋划”,各区(市)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园区建设,科学谋划项目,合理布局项目,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二是快推进。对省市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和专项债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拿出“一天当做两天用”的劲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宁快勿慢、宁早勿晚,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要实行领导帮包、项目专员推进机制,提供“一对一”、全周期服务。市里将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考核力度,既看项目进展情况,也看干部帮包成效。三是强保障。资源要素越是趋紧,越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能耗方面,中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省里要求率先达峰,争取煤炭指标越来越难。面对这一局面,煤化工产业如何发展壮大?目前来看,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购买指标,但这个难度很大,重要的还是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少增煤耗或不增煤耗,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资金方面,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足用好上级的钱、社会的钱、银行的钱,绝不让好项目为资金发愁。要落实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有关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发挥专项债最大效益,既争取更大规模,也推动债贷联动、投贷联动。要加大企业上市力度,力争3年内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0家。土地方面,关键在挖潜和增效上做文章,要深入实施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行动,鼓励“零增地”技改和新上项目,推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新增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工业项目建设。要完善“标准地”出让制度,建立项目审批“承诺制”,确保“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坚决杜绝手续一直在路上。要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谁的项目好,就给谁更多保障;
谁的马力大,就给谁加更多的油;
谁的步子快,就给谁更多支持。

三要在招商引资上攻坚突破。招商引资始终是我们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不二选择。要坚持“招大引外、招新引高”,突出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标准,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项目,力争3年内全市工业实际使用外资和内资实现翻一番,各区、枣庄高新区每年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滕州不少于3个。一是招商力度要大。我们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重点产业项目“一企一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大抓招商的决心和态度,要学好、用好、宣传好这些政策,确保发挥最佳效果。要及时制定年度招商计划,对每个季度开展哪些活动、洽谈哪些项目、对接哪些企业,认真梳理、科学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要推行4月、8月“无会月”制度,“无会月”就是“招商月”,“一把手”要主动走出去,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以上率下推动项目招引实现大突破。二是招商方法要新。要精准对接500强企业、央企国企、产业“头部企业”,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社会化招商、市场换投资等多种方式招引客商。要在国内重点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促进中心,搭建“飞地”招商平台,发挥异地孵化器作用,让更多项目“孵化在外地、转化在枣庄”。招商方式有很多,根本还是要更新观念、创新办法,只要是不违背法律规定和上级政策的,只要是有利于枣庄发展的,什么办法都可以尝试,什么办法有效就用什么办法。三是招商力量要强。招商引资是门技术活,专业的人才能干好专业的事。要选优配强专业招商队伍,加强招商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懂政策、懂市场、懂产业、会算账的招商人才梯队,不断提高招商实效。开展招商活动,去了不等于成了,签约不等于落地。对看准的项目、达成的意向,要盯住不放、持续跟进,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通过细致的工作,让客商感受枣庄诚意、增强投资信心。

四要在改革开放上攻坚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坚持靠改革促攻坚、用开放求突破,以更高境界、更大力度、更快节奏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一是改革重点再聚焦。今年省里明确了112项改革任务,更加突出新旧动能转换要求,这也是我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关键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主动承接,持续深化“9+2”改革攻坚行动,深入推进金融、国企、流程再造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争取产业全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等集成改革在我市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枣庄特色的改革品牌,用改革赋能枣庄高质量发展。二是市场导向再鲜明。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理论告诉我们,市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更加突出向市场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像资源要素改革,省里将搭建产能交易平台,推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要及时对接、积极参与,通过市场的手段,补上资源要素的缺口。像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要更多引入市场机制,让体制更活、机制更优、动力更足。总之就是一句话,市场能做的政府全部放手,市场不能不愿做的政府先做起来。三是开放水平再提升。开放不足一直是制约枣庄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必须补上的短板。要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扩大出口,促进生产企业向外贸企业转型,电商企业向跨境电商平台转型,把更多出口份额留在枣庄。要提升平台能级,加快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面深化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高效运营“齐鲁号”欧亚班列,进一步构建开放新通道。要突出“三外”联动,千方百计克服国际疫情影响,全力以赴稳外贸、扩外资、促外经,持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五要在科技创新上攻坚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创新最深沉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要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力争3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45家。要探索建立企业科技投入递增奖励机制,多投多奖、重投重奖。要围绕“6+3”现代产业开展“揭榜攻关”,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市里设立“墨子创新奖”,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近200家、市级创新平台近500家,这些平台用好了、成果落地了,全市工业创新发展就有了“源头活水”。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抓住省里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机遇,主动对接省属高校,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枣庄分院、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发挥鲁南科创联盟协同创新作用,推动企业与平台精准对接,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产业与人才密不可分,既要以产聚人,也要以人聚产。要紧密对接“6+3”产业人才需求,持续提升“枣庄英才”集聚工程,调整优化人才新政18条,深化“人才+项目”招引模式,每年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要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发挥枣庄学院应用型大学优势,支持枣庄职业学院、技师学院定向培养更多蓝领人才、技术工匠,打响“匠心枣庄”品牌。越是后发地区,越要在人才上舍得下本钱,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

六要在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不仅要和别人比,更要多和自己比,市场主体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一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严格落实司法执法平等保护机制,将“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更多执法领域,坚决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企一警”服务机制,开展“千警联千企”活动,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要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着力倡导诚信为本、品行天下的社会风尚。二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要加大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确保减无可减、降无可降,着力打造“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要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包办企业墙外事,帮办企业墙内事”,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要用好“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设立“企业宁静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三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要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展现”要求,全力推进“五城同创”,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肌理修复,让城市形象成为招商引资新招牌。要围绕产业所需、创业所需、人才所需,持续加大投入,科学布局和完善公共服务、商业业态等城市功能,努力让企业家和各类人才生产生活更方便、更舒心。企业家是枣庄发展的功臣,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算多。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企业家,无论是外来还是本土都必须一视同仁,谁给他们穿小鞋,我们就念谁的紧箍咒;
谁让企业不好过,我们就让谁难过;
谁破坏枣庄的发展环境,我们就砸谁的饭碗。

当前,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我们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绝不只是抓工业,而是要以工业为引领和突破,以工业带农业促服务业,协同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要深化农业“+深加工”“+电商”“+旅游”“+康养”,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壮大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发挥工业带动支撑作用,推动新型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特色文旅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一二三产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要统筹谋划、又要有所侧重,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强化保障、求实求效,明确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怎么抓

实施好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次“大考”,必须强化责任勇担当,苦干实干加油干,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一要解放思想抓推进。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发展的高质量。“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破解发展困境,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打破思想牢笼,突破思维桎梏,摆脱路径依赖,善于从差距中找到潜力、从压力中激发动力、从挑战中抢抓机遇,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要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用每个单位的“小进步”,推动枣庄发展的“大提速”。要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多谋创新之举、多定创新之策、多打创新之牌,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上求变求强求突破。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摒弃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主动把自己放到国内国际大舞台上比一比、看一看,与强者赛,向高处攀,以打造“领军企业”“百年老店”的雄心壮志,闯大市场、干大事业、求大发展。

二要创新机制抓推进。制度最能管根本、管长远。要建立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对重大事项、难点问题实行市县联动、提级办理、顶格协调。要完善领导帮包机制,包区(市)、包项目、包企业、包安全生产,帮就帮到位、包就包到底。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亮屏”和媒体定期双公开,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观摩。要树立鲜明的人均指标考核、差异化考核导向,制定科学务实的考核指标体系。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对挑不动、担不好、走不远的,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挪位子的挪位子、该摘帽子的摘帽子。

三要转变作风抓推进。攻坚突破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各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担当成就事业、以实干铸就辉煌。要争当求真务实的表率,多务实、少务虚,多干事、少议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以脚板丈量短板,以实抓确保抓实。要争当攻坚克难的表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千难万险,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要争当担当作为的表率,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火热实践,在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征程中奋力奔跑、砥砺前行。

四要重点突破抓推进。抓工作不能盲目抓,搞平均用力。我市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资源要素、财力保障都很有限,必须加以整合集中、推进点上突破。要立足“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市域空间格局,找准突破口,打好攻坚战,以点上突破带动全域提升。市级层面,要围绕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支持枣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承载力。县级层面,要支持滕州做强做大,争当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实现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
支持山亭、台儿庄突出优势、奋力赶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镇级层面,要抓好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双十镇”建设,加快新型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镇域小城市和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五要加强领导抓推进。为统筹推进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和宏伟同志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督导指导,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推动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区(市)要参照市里做法,成立机构,健全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完成好。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从市级领导做起,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该做的工作做到位,作出示范、当好表率。枣庄发展没有局外人。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扑下身子、大干三年,推动枣庄工业更强、产业更兴、未来更可期。

同志们,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咬定目标、善谋深耕,实干拼搏、攻坚突破,全力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推荐访问:攻坚 大会上 动员 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