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舞剧云南印象观后感,菁选2篇【精选推荐】

舞剧云南印象观后感,菁选2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2-13 14:00:05 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舞剧云南印象的观后感优秀1  2010年9月6日晚上,去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看了云南印象的演出。整个演出长达两个小时,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三宝作曲,数十名演员中有七成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剧云南印象观后感,菁选2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舞剧云南印象观后感,菁选2篇【精选推荐】

舞剧云南印象的观后感优秀1

  2010年9月6日晚上,去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看了云南印象的演出。整个演出长达两个小时,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三宝作曲,数十名演员中有七成是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演员。

  《云南映象》由云、日、月、林、火、山、羽七场组成,用极其质朴的歌声和肢体语言,展现了彝、苗、藏、傣、白、哈尼和佤族原创乡土歌舞的魅力。该剧用最原生的和最现代的、最人性的和最神圣的原创乡土经典和新创的舞蹈艺术经典重构,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强化某种亦真亦幻的感受,开创了我国舞台艺术的一个新品种。

  舞台上的演员们,本身就来自民间,田间地头,那一种深深的投入,用舞蹈演绎着对生活的热。令人感叹:这就是最美的生活画面!最朴实的生活状态!听那朴实的歌词吧:“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刺柯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用心肝去垫着呢;一个家有女人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起了;男人有了女人么,就不会生病了。”歌颂母性,歌颂任劳任怨,为全家辛勤劳作的女人。用最简单的歌词,最朴实的舞蹈,诠释伟大,伟大孕育于最*凡的生活。花腰傣们嘹亮高亢的海菜腔,久久回响在舞台上。最美好感人的一个画面,“蚂蚁走路”的结尾,男人和女人孕育了下一代,一家三口甜密温馨的生活画面,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最*凡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快乐的生活。

  在“朝圣”这一个场景中,虔诚的人们满怀着自己坚定的信仰,不畏艰难险阻,不怕高山激流,只为了心中的信仰,最艰苦的过程便有了意义,一切的努力都有了目标。那么单纯的信仰,那种单纯的执著,令人感动。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只为了把洁白的哈达献给最崇敬的信仰。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最后的尾声:雀之灵。悠扬动听的音乐,衣袂翩翩的孔雀舞,舞蹈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情感、表情、全情的投入演出,展示了最美好的画面。宛若一只美丽的孔雀,在大自然中,时而抬头,时而嬉戏,时而欢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观众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进入那空灵的世界,一起翩翩起舞,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艺术的感染力,让人的心灵净化,感受一切的美好!

舞剧云南印象的观后感优秀2

  在虾米上翻到《云南印象》中的音乐,才发现它的音乐其实挺优美。虽然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但是民族气息很浓,有种民歌的气息,听着挺舒服。因为当前音乐给了我美的享受,回顾起来发现那个票价买的这个享受让我可以去仔细回味也值得了,虽然舞蹈给我美的享受还是很有限。

  《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有"舞神"美誉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出任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 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这部长达一百分钟的舞蹈,倾注了杨丽萍的全部心血。为了创作《云南映象》,她用一年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舞蹈中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元素,四分之三的舞蹈演是那些山寨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其中包括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姑娘。 对此她解释道,这些山民、族人们舞蹈是为了表达对万物的感情。因为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需要去沟通,因而跳舞是在和天地对话,这才是与生俱来的舞蹈的本质,也是她坚持起用这些质朴淳厚的舞者的原因。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中,该作品以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的观众满意率,一举荣获剧目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和优秀表演奖,并被专家评价为"民族舞蹈的再启蒙"。这才是他的意义所在!

  节目内容包括《混沌初开》《第一场:太阳,月亮》(“月亮”就是杨丽萍的独舞《月光》)《第二场:大地》《第三场:家园》《女儿国》《打歌》《第四场:祭火》《第五场:朝圣》《尾声:雀之灵》近十个场次,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舞台演出,生动的展现了云南地区缤纷绚烂的文化,包括石屏花腰彝歌舞(海菜腔),烟盒舞, 版纳鼓(铜芒)(神鼓……),孔雀舞,火鸡舞,伞舞,打歌等众多民族艺术,收录杨丽萍个人优秀舞蹈《雀之灵》,《火》,《月光》,《女儿国》。展现了许许多多的不为人知的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音乐淳朴简益,灯光自然,简单,是原生态的代名词和云南的身份证。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精心挑选和编排,让现代观众与古老的文化,充分对话。

  以上是网上的云南印象的介绍,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广告性质的推广。虽然它分了那么多个场次,但是每个场次没有足够的.代表性。每个场次区别可能在于不同的民族服装,跳不同的舞。每个场次中都有很多各种舞,主题区分很不明显。

  《第一场:太阳,月亮》中应该是有很多人分别敲着一个大鼓,还努力表现敲鼓很累的样子,男领舞的敲了一会就发出很累的喘息声,听了真的很不舒服,有必要么,完全没有美感。而且敲鼓即使累用的也只是蛮力,用力用缒敲向鼓,但是观众听了演员的喘息竟然开始使劲鼓掌,这真的值得鼓掌么!电视中那些看了舞台上表演,台下观众开始鼓掌的场景现在真是真实出现在我面前。

  海菜腔很多少数民族女性穿着民族服装在唱歌,听着不错。但是他们的舞蹈就是一群人在舞台上漫无方向走来走去,即使蹦跳也没有太整齐,节奏感也不强烈。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演员数目少一些,但是更优美一些。《雀之灵》中杨舞独舞还是很美的,她舞动的身姿在幕布的一轮明月中的剪影,她的身体柔软得像一个孔雀。后来杨舞穿着亮亮的白色服装到舞台中间演出,周围好像是蝴蝶的很多演员绕着孔雀转,美感又不如只有她一个人时,又变得无趣。

  还有其它很多组舞比如《火鸡舞》一男一女一组,好多组,扭曲身体绕着往前,只能说只是动作有点难度,表演人多,审美性无!但观众还是会鼓掌惊叹。

  关于台词,听不清楚台词还勉强可以接受,竟然在舞台上,分成男女两组的演员分别喊出“男人”、“女人”这样恶俗的内容,我不惊叹编导到底在想什么!杨丽萍配唱那段就是旁白,她的说的声音和内容真的让我不是很喜欢,虽然我知道有她友情演出可能让很多观众高兴,但是这是一个让我享受的舞台剧,对于我这个完全不知道杨丽萍的人来说就不是享受。

  还有一个场景的舞蹈是男女互撞,然后很多男的抱着老婆跳舞,再抱着老婆互撞。最后场上剩一对,虾嘎扮演的男性抱不到女人,倒了。女人转换功能,抱着男人下场。观众又开始鼓掌,观众的鼓掌点到底在哪里,是任何一个场景吃力让你觉得演员自虐了就开始鼓掌么。

  关于服装,有段服装是荧光服,孔雀和蝴蝶的服装,看着就有点密集恐惧症。一个演员拖着一个很大的孔雀服从台前走向幕后,这个孔雀服很大,几乎和舞台一样大,但是只是大,完全没有美感,那大大的亮亮的孔雀斑不喜欢。

  关于男主角虾嘎,完完全全的不喜欢。不仅仅是舞台中的表现没有美感,可能这也和编导给他分配的角色有关系,但是最后谢幕的时候他那傲慢的自以为是的神态让我不喜欢。

  总体来说,就是靠人多来博取场景,试图让人印象深刻,舞台的灯光不错,还有烟,但是美感完全不足,没有展现婀娜身姿,对于当地民族文化表现也不够充分,乱七八糟选取不同段进行表演,没有太大代表性。终于明白为啥中国舞蹈的衰落。没有情节,没有连贯性,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虽然前不久是坐在最后一排看了苏格兰舞蹈剧《又一个冬天》,实在太远,也没有写观后感,印象也不及这个深,但是隐约回忆它们的舞蹈身姿,还是比《云南印象》优美很多。

  看一半就觉得有点无趣啊,原来日本的宝冢的男役跳的是那么带感,有节奏性。这个舞每幕没有什么连贯性,就以人数取胜,期待中国这种舞可以更有故事性,而不是多场没有情节性人多演员的堆积,美名之为展现民族文化特色,没有展现,这点时间也不可能完全展现。还不如就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风俗,讲述一个爱情故事也好。

推荐访问:舞剧 观后感 云南 舞剧云南印象观后感 菁选2篇 舞剧云南印象的观后感优秀1 云南映象舞剧观后感 舞蹈云南印象观后感 舞剧云南印象鉴赏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