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14篇

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14篇

时间:2023-01-05 21:2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14篇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体系设计产品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既是创新技术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其服务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大大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14篇,供大家参考。

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14篇

篇一: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体系设计产品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既是创新技术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其服务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大大超出当前的专业范围我校产品设计专业遵照适度发图2产品企划岗位图3产品设计岗位图4产品工程基础岗位图5产品营销推广岗位87201901展注重内涵狠抓质量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学院建设和发展需要创造条件积极细化本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

  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作者:谢玮,樊婧,宋云来源:《美术界》2019年第1期

  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文/谢玮樊婧宋云[太原工业学院]

  【摘要】本文在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围绕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突出应用,总体优化;加强实践,强化能力;合作教育,协同育人;分流培养,因材施教;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制定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体系设计,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情况,使该专业培养方案真正围绕地方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以培养围绕民众的生活方式设计、生产方式设计,且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及国际视野,有敏锐观察力、感悟力、洞察力、创造力的产品设计人才。

  一、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转型发展为契机,秉持“能力主线、应用导向、多元培养”的理念,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校企合作为路径,专业建设为抓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科学构建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

  旨在积极探索产品设计专业综合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大力拓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构建能力导向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融合发展,培养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计划,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培养方案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领,通过对组成结构、内容作精心部署,继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教育理念与改革思路。太原工业学院在构建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如下原则:

  (一)突出应用,总体优化

  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领域用人需求进行分析,把握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明确产品设计专业与相关产业的对接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重构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拓展创新教育。根据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坚持基础课适用,专业基础课够用,专业课实用,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产品设计课程改革,优化本专业课程结构,将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通过实

  施模块化教学,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研究,及时将应用性较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妥善处理德智体美、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先修与后续课程等方面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提高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培养方案与培养结果的符合度。

  (二)加强实践,强化能力

  突出能力为本,服务为要,通过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地优化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实训与实习,岗位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校内、校外与课内课外相结合,覆盖学生学习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独立设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过程。实现行业、岗位需求与能力要求对接,通过课外活动和拓展创新选修环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强化应用为目标,依托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合作教育,协同育人

  依托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校企深度合作、运行高效的教学平台。注重校内外课程教学相结合、行业企业实践与项目教学相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与区域行业产业相结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和完善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构建校企多种形式的良性互动、协同育人新机制,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能。

  (四)分流培养,因材施教

  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根据学生个体的基础、特长、兴趣和志向等特点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建立多维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求,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创造条件。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扩大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实现选修课程的多样化,开设专业专题。面向区域行业产业升级,融入地方元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分流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五)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通过多种途径取得创新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以山西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适应山西旅游行业发展需求,通过凝练和突显产品设计专业特色,打造区域优势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系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以“岗位导向与地方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项目驱动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块化教学形式,构筑“产学研”融合的岗位平台,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最优化。本专业基于产品设

  计中对功能、造型、色彩、构造、材料等要素的技巧性训练,同时强调设计创新思维的开发、系统设计方法的应用和服务设计体系的探索。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以旅游产品设计和工业动画表现为主的适合地方需求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体系设计

  产品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既是创新技术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其服务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大大超出当前的专业范围,我校产品设计专业遵照“适度发展,注重内涵,狠抓质量”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学院建设和发展需要,创造条件积极细化本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在经过走访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进行调研学习之后,同时通过省内外相关企业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相关岗位群的调查分析。对省内外制造业企业和设计服务行业的产品设计岗位需求,尤其是针对学院所在地方的产品设计岗位需求展开广泛调研,通过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产品设计专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的要求,解析重构各专业方向应用能力,依据各专业方向的内在逻辑性划分“能力模块”,再根据模块下的动态阶段任务对应于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能力要素”,每一个能力要素封装为一个教学模块。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认知规律,将人才培养分两个阶段,前两年“基础模块”后两年“方向模块”,从而切实实现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立足于学校实际,构建合理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本着项目驱动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切实实现以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实践能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原则,形成“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体系中包含产品设计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平台,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平台;模块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即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专业群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能力课程模块、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五部分。形成以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理论、设计造型基础技能、基本设计素养、分析鉴赏等课程群,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系统实践能力基础课程群,以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综合设计专题课程群,以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的写生、采风、专业考察、专业实践实训、毕业论文与设计等课程群,以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等课程群的五大模块。在一、二年级阶段以重点培养学生产品设计基础能力与专业素养的课程为主,在三、四年级根据学生的优势与特长,以就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方向的学习。模块化分流式操作性强,能突显特色鲜明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围绕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以此贯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能力、面向应用、分流培养”。通过实施模块化教学,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研究,面向区域行业产业升级,融入地方元素,尝试与企业、行业有效对接,突出专业选修课程的应用性,从旅游产品设计与工业动画两个培养方向中开设与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特色课程,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分流培养。并可灵活实施“3+1”分段式,将第7学期的课程放在企业中进行,以此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图1)。

  产品设计专业应用能力与对应岗位群的分析:产品设计专业的工作贯穿在产品开发从立项到商品化的全过程,在产品企划、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产品营销推广各个阶段都有需要产品设计师付出专业能力的岗位(图2、3、4、5)。

  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不同层次的企业对产品设计师岗位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成熟的企业产品设计部门和正规的产品设计公司对产品设计岗位划分很细致,对所需要的设计人员能力的侧重点要求很明确,一个设计师只担任某一岗位的工作。但很多小型的设计机构及设计企业,对产品设计人员的需求是能独立完成从产品规划阶段到产品销售推广阶段全产业链动态过程的所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保证宽基础,即培养的人才能满足产品设计岗位群各阶段的通用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其中能力培养包括:设计思维及设计表现能力(图6);形态设计及工程技术设计能力(图7);产品设计能力及职业素养(图8)。

  以上不同模块侧重点不同,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造型能力,训练学生掌握产品设计工程能力、计算机表现能力,在产品设计中考虑诸多因素包括人机、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能力,而职业素质和修养模块的教育贯穿其中。

  另外针对地域特色,我校对于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的特殊实践要求,并且兼顾跨专业设计实践的需要,设置两个“方向模块”(图9、10):

  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选择不同方向,强化某一行业或岗位能力的学习与实践,从而对走向实际的产品设计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良好过渡衔接。

  通过项目贯穿知识传授,建立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着重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最终构建出各教学模块并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分布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情况

  构建全新的“植根本土、分段训练、项目实作”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从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两方面进行设置。

  (一)理论教学体系课程设置

  1.产品设计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宽的课程知识结构。故而,设计学、艺术学、社会学、工学、方法学等理论与实践类课程需占一定比重。

  2.产品设计专业综合性强,对学科交叉和融合有一定要求。开设课程要有层次性、逻辑性,课程设置主次分明,强化课程间的联系,具体分为产品设计理论系列课程、产品设计基础系列课程、造型基础系列课程、专业表达基础系列课程,设计思维基础系列课程,专业专题系列课程,内容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删掉一些过时、设课目的不明确的课程,优化更新课程内容。把一些相近的多门课程合并在一起成为一门课。比如:将“二维构成”与“三维构成”合并成“构成基础”。如此,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叠,使衔接更顺畅。同时一些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差,往往每位教师教学单门课程,但是把合理衔接的重担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衔接不当或者知识的疏漏,我们这次主要将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以模块的形式出现,比如:将“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效果图)”与“绘画与透视”合并成“透视与效果图表现技法”,这样避免内容重复,且很好地实现课程内容间的交叉融合。并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大实践性学时。另外,从前一些课程开设如同“串联电路”,太强调设置顺序,影响了专业融合,我们此次将“课程群”进行“并联”,强调并置交叉的立体知识传授,形成围绕一个主干知识点展开教学,其他教学知识有效辅助,在时间空间上突破原有形式。如此一来,每个知识点成为完整的系统,能同步解决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灵活动态的切入模式。如:在旅游产品设计模块中以旅游产品设计核心,同时融合开设民俗摄影、本土文化创意设计、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等知识支撑性的课程,形成了一个以旅游产品设计为核心的课程群。

  (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践、校外实践构成。我校课外实践教学学分占43学分(总学分181.5学分),贯穿四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实践和专业技能实习,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地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转化。如造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模型制作能力、设计绘图的表现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产品结构原理的研究能力等。设置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专业实践、综合设计实践及毕业设计,整合所涉知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设计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实践,使专业设计教学密切贴合实际、贴合生活,以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借拓展创新平台实践,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从专业基本能力和解决单项设计问题入手,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完善,体现了实践教学培养的层次性与渐进性。总之,太原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构建全新的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应围绕自身办学理念,强化专业特色,分阶段建立课程群,加大创新实践学分比例,优化必修、选修学分。课程设置与考核中,坚持以专业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综合素质设计人才为目标,全面塑造设计人才的思想和智能结构,让学生在创新知识结构上趋向完善。从体现生产性、职业性的主干课程入手,完善课程标准和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将部分核心课程建设成为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的课程建设(图11)。

  注释:*基金项目: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2016JG112)。2018年度太原工业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基于岗位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2018YJ29Z)。参考文献:[1]端文新.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谢玮.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创新研究——以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J].美术界,2018(5).[3]袁飞云.以转型试点为促动,强化专业内涵建设[J].榆林学院学报,2016,26(3).

  [4]吴道义.艺术设计专业“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

  [5]柏小剑,谢筱冬.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1(7).

篇二: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为了使学生具备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零距离上岗环境艺术专业还运用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的现有条件让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通过相应的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教学检查常态化由教师遴选项目任务组织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该项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切入点和可操作性以天为单位进行详细的课程组合设计制定实施计划

  环境艺术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

  及措施

  一、环境艺术专业建设

  (1)、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1.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8月,国家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环艺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环艺设计及艺术设计的发展由此步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环艺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这意味着创新人才不再是单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工作,许多设计的最终完成所要求的知识范畴已远远超出艺术设计师个人能力控制及管理的范围。因此,产业的发展需要设计教育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储备人才,特别是高端的领军设计人才。

  2.设计教育的大众化制约未来领军设计人才的培养

  尽管与其他学科相比,环艺设计作为设计行业发展的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当下,以设计技能主导的传统的大众化设计专业教育已无法适应这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环艺设计专业必须发展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培养未来设计产业引领和开拓的核心力量的领军设计应用型人才。

  (2)、环境艺术专业简介

  合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合川的城市建设和文化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的条件是我院环境艺术专业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也是我院选择在合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并且,我院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缺乏理工科知识的特点,采取了环境艺术专业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的一些课程,摸索出了一种符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值得推广。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建筑学、设计学、美学、工程学、材料学以及素描、色彩、图案、透视、制图等学科,为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扩大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加强动手能力,我们在加强本专业主课的同时,认真研究环境艺术品设计、模型、透视、制图等选修课的教学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体内涵是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广泛,涵括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环境雕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专业。也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专业。

  环境艺术专业按照学院的要求,以“工作室制”为载体,以“大基础平台,小专门方向”的专业教学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了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环境

  艺术设计及相关艺术设计的高级技术的应用人才。主要课程:环境艺术概论、室内空间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建筑外观改造、植物学、生态与环境保护、城镇区域规划与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园林游憩系统规划、滨水景观设计、度假村规划与设计、设计考察、草图大师软件方案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在有限的课时内,以多样、实用的教学内容充实课程。

  (3)、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预见性

  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备。目前,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环境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

  2.系统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

  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3.特色性

  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院都有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筑类院校发展这一专业具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和前途。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看,环境艺术是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建筑学科群的角度,环境艺术设计被包含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所以在建筑院校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天独厚。鉴于以上特点并结合其它专业特点,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高职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

  4.创造性

  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

  5.适应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

  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抓住环境艺术设计涉及面广,要求设计者适应性强这样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结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计划。

  (4)、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是为室内设计装饰、建筑装饰工程、建筑模型制作、展示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城市雕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公司。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有序的开展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互动式教学并举与各种专业技能比赛、职业资格考试等多形式、多渠道结合的教学活动,就能实现: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或专业技能证)的双证式或多证式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个性化,具有高级设计师和各行业专业设计知识技能的高素质设计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建设目标。以满足社会就业市场不同层次需要、能适应就业市场多行业的需求,这个思路适应杜会用人的价值取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1.通过新方案的实施,实现“一个适应、一个转变、一个结合、一个拓宽”,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适应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实现

  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宽厚的人文知识、较强的教学基本技能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通过教育技能和其他职业技能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大程度增强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化英语、计算机教学,围绕与国际接轨的培养要求,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英语教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3.在教学内容上着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深度,增加前沿领域和前沿知识。利用学科优势,以科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推进“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全面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在教学领域里大胆改革创新,争取出一批高水平、获奖层次高的教学成果。

  (5)、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方向是一个涉及多种艺术及科学、技术门类的学科,具有专业知识多样性及指向性兼具的特点,其涵盖的知识面

  极为广泛,建筑学、设计学、美学、工程学、材料学以及素描、色彩、图案、透视、制图等学科学,毫无疑问都成为必备的专业素质。同时,除上述必修课之外,还有应用文写作、模型制作、素描风景、装饰色彩风景写生、漆画、扎染、艺术作品展示、摄影技巧、雕塑设计等课程。

  (6)、专业主要技能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根据客户心理对项目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能力;具备快速绘制创意草图的能力;具备空间审美能力及对室内外空间的装饰设计处理能力;具备AUTOCAD、3DMAX和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具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能力。

  (7)、就业前景

  通过前几年的就业情况,以及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得出结论:本专业具有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具有就业面广、就业率高的特点。一般分散在设计公司、土建劳务公司、房地产公司、行政事业单位、设计师事务所等就业,这表明课程分模块设置,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近几年从我院设计专业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在实习单位获得充分肯定,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实习能力的评价90%以上为“强”或“较强”。从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一些用人单位(重庆市几家设计师事务所、银行业、农村信用社、园林景观公司等)了解到的情况看,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基础知识扎实,一专多能,设计专业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

  (1)、创新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一套实用优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技能框架。在夯实设计理论、方法和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深度上向涵盖高级设计师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发展,从广度上向覆盖设计、工程、管理、法规、艺术、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各行业专业设计技能拓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核心是在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办学的社会适应性特色。

  2.对原有办学模式的改革是: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立了新“2+2”设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原来实行的设计大类招生,学生到第二学年再自主选择室内设计或新农村方向培养,这一办学模式满足了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2)、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精品课程为标准建构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经过研究与探索,我们把专业课程构建为3个模块:基础知识、设计教育、应用技术。新方案在强调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对后继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强化了设计教育类课程,增设了应用性课程。保证了我们的毕业生既具有娴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设计操作能力和工程类的施工管理技术。

  (3)、改革教学方式,强化能力培养

  我们高度重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作用,精品课程开设网上教学交流平台;开设景观建筑课程,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通过名师学术讲座、师生学术沙龙、专业见习、实习班主任工作等途径,扩大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严格规范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结题、答辩等程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4)、教学改革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提高学生综合创新素质

  1.在前期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以开放性与多元性为导向,强调实施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改变了以往由“点”到“面”的做法,在确保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全面调整培养方式,由“面”到“点”,保证了成果的完整性

  2.通过教学模式新理念的引领,推进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型教学全面转向具有互动特征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设计学科的创新思考、创新意识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工作室教学、应用与研究相结合,扩大了课程设置的专业深度和综合性,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供了条件。

  3.课程改革选择知识的标准从“有用”转向“有效”,所有课程紧紧围绕“能力要求”展开,即岗位要求→实训模块→专业课→专业基

  础课→公共课,上一级内容决定下一级的内容,实现学业与就业要求的平滑对接,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和服务性。

  三、各项教学改革的措施

  (1)、突出核心课程的建设

  我系环境艺术专业现有两个方向,室内设计和新农村规划。在这些课程建设中,要求所有的专业课教师均进行课题研究,相对应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与实践,核心课程的建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

  (2)、修订并完善教学大纲

  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方法组织、构建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在新课程体系中,将突出基础理论教学,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原有学生只知道画图的情况。(3)、加强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

  通过加强基础课程,从改革和增设创新型、应用型课程入手,逐步过渡到整个专业课程及内容体系的全方位改革;进一步加强教研型、应用型教师的培养,为教学改革奠定厚实的师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以知识为媒介突出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立项,将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4)、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实际项目带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设计、课程实训、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5)、课程设计科学化

  始终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主题”作导引,精心设计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过程,对每个“项目或主题”做认真分析,针对项目的特点及特殊性进行课程优化设计,排出相应课程群(课程打包),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设计教学实施的程序,推敲教学方法,对每一个“项目”课程,都要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专业,并精心组织实施,同时还要设定评价方法。(6)、学生选题职业化

  为适应专业发展、满足行业需要,本专业充分依托室内设计方向与设计事务所(工作室),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自主选课制度。学生的大基础平台课程达到专业要求后,可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专业,再进而进入小专业方向,在相关设计事务所(工作室)学习和工作(顶岗实习)。在选课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学生选专业课程,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选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增强市场意识、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同时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7)、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课程设计上,将“次干课程”与主干课程综合、渗透、交织、

  相融,将单门课程同组于一个层面,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教学手段多样化。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多维复合交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涉及到多门学科,教学中强调以设计为中心,采用一专业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重视过程及方法论,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专业,也着重设计过程的连续与完整。具体内容包括功能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现场体验,流程安排,空间设计、模型制作、工程技术等方面。在每个学期形成若干课程环,围绕一个主题或项目重点解决一到二个层次的设计问题。强调课程实验、能力实训、企业实习三位一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1.组建优质教学团队,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结合进来,直接面对学生讲授行业发展,介绍企业情况和自己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在课程教学中,环境艺术专业始终将课程实践放在核心位置,学生在工作室中学习,增强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质。

  3.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增加实战训练,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实习基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践条件,在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进入基地项目组,使其直接面对客户与业主,进行实际操作。

  4.为了使学生具备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零距离上岗”,环境艺术专业还运用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的现有条件,让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通过相应的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8)、教学检查常态化

  由教师遴选项目任务,组织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该项目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切入点和可操作性,以天为单位进行详细的课程组合设计、制定实施计划。院专业督导机构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检查及评审小组,按照教学团队确定作业的阶段目标、过程和质量要求进行阶段性检查。比如对课程设计及工作计划的检查、分阶段综合汇报的检查、课程终端检查等,同时举办学生作业展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动态的质量控制,由质量监控部门不定期的组织听课和说课的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全的掌控。(9)、教师实践经常化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且时效性强,发展速度快。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教师必须是专业能手、是行家,为了适应专业教学发展的特性,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掌握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材料、的信息,专业部明确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完成一个以上的社会实践项目才能参与专业教学,通过项目实践的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确保了实验区建设所需的人才资源。长期以来,学院将师资队伍改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加以重视,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改进师资队伍结构,充分利用在职培训、在职攻读学位、在职进修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近年来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已有拥有较完备的师资和管理队伍。

  附件1:环境艺术设计建设规划

  二零一二年八月六日

篇三: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产品设计专业介绍产品设计专业介绍(一):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透过具体的载体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透过多种元素如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方式的组合把产品的形状以平面或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专业由来

  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范畴十分广,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器物都存在设计的需求。小如杯盘、刀叉、电子产品,大至家具、汽车、轮船、各类机械等。而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产品设计被划分为很多种类,如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等。

  事实上,在专业目录修订之前,很多院校没有“产品设计”这个专业名称,而是叫“艺术设计”或“工业设计”。直到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出台后才统一改为“产品设计”。此刻的“产品设计”专业是由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和部分“工业设计”专业合并而来。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透过具体的载体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透过多种元素如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方式的组合把产品的形状以平面或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产品设计无处不在。例如,一把勺子,是什么材质,羹匙与长柄的比例,怎样的弧度更容易盛取食物;一组移动抽屉,如何合理的搁置文件、档案、文具及隐藏纠缠的电线;一件珠宝,从首饰表现方式,到雕蜡、加工、镶嵌、金工制作,都是产品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好的产品设计,不仅仅能表现出产品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所以说产品设计是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材料、经济等各学科的知识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和文化水平。

  产品设计学

  产品设计专业主要课程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思维与

  创意、设计概论、表现技法等。由于产品设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也有所不同:有的偏重于家居装饰,有的偏重于纺织,有的偏重于陶瓷,有的侧重于公共设施设计,有的侧重于工业产品的外观。考生可具体查看开设该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

  如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就偏重于珠宝首饰设计方向。主要课程有:构成、素描和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工制作基础、镶嵌、雕蜡、玉雕加工、珠宝概论、珠宝首饰设计、珠宝首饰表现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前景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产品的发展和演化,而设计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近几年,许多企业已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这天的文化、艺术、食品、汽车、手机、电脑市场中,各企业越来越关注设计问题,谁的设计有创新能取胜,谁就能赢得市场。

  美国一位画家,只是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变成了我们此刻常用的带橡皮的铅笔。这一设计在办了专利手续后,卖了55万美元。苹果产品已经

  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鲜明的印记,它以优越的性能、独特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一度成为“酷”和“时尚”的代表,风靡全球。同样国内的很多大企业如海尔集团,也高薪聘用了多名外国工业设计专家,每年投入的开发设计费达8000多万元。

  我国的产品设计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折点上。各种新产品都期望以新颖独特的外观和性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各行各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学习产品设计的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很多:如能够在互联网、手机、电子、纺织、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家居、家用电器、奢侈品、装饰品、手工艺品、生活用品、食品、旅游产品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设施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产品开发相关的媒体、印刷、包装、广告、营销等研究与管理工作;还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产品研究以及顾问等工作。

  行业背景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有必须的特殊性,它的就业与所依托的产品行业背景密切相关。产品设计师能够延伸到各个设计领域当中去,当然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就业也会有必须的差异。此刻很多大学的产品

  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课程结合在一齐,充分体现了行业背景和教学优势,展示了不俗的就业实力。

  例如,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就是以培养高端珠宝首饰设计人才为主要目标。据珠宝学院王鼐老师介绍,该校这类人才在当前的需求中十分稀缺,近十余年来,首饰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就业前景十分可观。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与珠宝首饰相关的大型珠宝首饰公司或者高端珠宝首饰会所或工作室。有的已成为相关公司的设计总监、设计师等,还部分人员选取了自主创业,在业界也具有良好的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毕业生大多在机械、交通、轻工、环境、纺织、电子信息、环境等行业从事创新设计工作,就业单位包括:德国保时捷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北京汽车研究院、洛可可设计集团、品物设计集团、北京东道设计公司、英皇集团等。就业率近年一向持续在100%。苏州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染织美术、家纺、服装等单位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就业率达98.5%。

  专业素质

  产品设计既是艺术设计,又是技术设计,同时还是文化的设计。产品设计师是一个新型的综合体。

  业内人士表示,设计潜力、绘画基础、创造潜力、规划潜力、逻辑思维潜力等都是产品设计人才务必具备的素质。设计潜力和图画是设计师的语言,虽然此刻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工具等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师的构思,但纸笔作画仍是最简单、直接、快速的方法。最重要的想象、推敲过程绝大部分都是透过简单的纸和笔来进行的。同时,缜密的思维能够提升产品的严谨性,创造潜力和创新思维能开拓新产品和新的市场格局。

  在谈到产品设计专业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时,中国地质大学王鼐老师说:“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造型、色彩表达等潜力和必须的文化素质修养。当然,思维创新潜力和较好的动手潜力也是必备素质。”

  乔布斯以前说过这样一段话:“设计是一个搞笑的话题。一些人认为设计意味着外观。但是,如果你深入地思考话,设计意味着工作性能。如果想把产品设计得很好,这一点务必思考到。你务必对于它的一切心领神会。真正彻底地理解一些东西是需要热心奉

  献精神的,细细咀嚼,而不要囫囵吞枣。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时间。创造伟大的产品一需要耐心,二要专注于你的强项。”

  产品设计专业介绍(二):

  产品设计本科专业介绍

  产品设计是一门集人文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对产品设计专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

  产品设计本科就业前景

  产品设计是一门集人文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对产品设计专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产品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创新设计基本知识,具有设计潜力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高级实用性人才。学生毕业可在工业设计公司、工程公司、IT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业产品制造、影视动画公司、游戏后期产品设计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前景看好。

  产品设计本科学习课程

  设计素描、产品速写、设计图学、快速表现技法、视觉传达设计、形态设计、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心理学、IT信息产品语义学等。

  产品设计本科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业产品艺术造型设计修养和素质,掌握必备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应用潜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突出以人为本,立足于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两大基石上,主要培养具有新的设计理念和相关学科知识,使其具有必须的设计潜力、审美潜力和动手制作潜力。

  产品设计本科必备潜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2.掌握必须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知识;3.掌握工业设计理论知识,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

  4.掌握Photoshop、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软件的应用;

  5.掌握产品造型设计流程与方法;

  6.熟悉造型材料的特性和工艺流程。

  产品设计专业介绍(三):

  产品设计专业

  一、专业概况

  产品设计专业自1985年开始招生,是国内最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广西最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在广西,无论是办学时间、规模和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20多年的建设,产品设计专业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构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现已成为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在广西区内居于领头地位的强势专业。产品设计专业于2006年获得广西首批“优质专业”称号,2011年获得广西区首批“特色专业”称号。

  目前有专业教师共14人,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9人,讲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者12人。此外,从设计

  公司、企业聘用10余名兼职教师,为专业教育带给了良好的学缘结构。

  产品设计专业现有基础实验室、创新实践实验室和快速成型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并在广西区内外设计公司、企业建立了15个实习基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5%以上。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理论知识、创新的设计理念、熟练的设计表达潜力,兼具本土文化底蕴和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表现技能承担设计行业、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为工业设计和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输送优质合格生源。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图形与视觉表现、产品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核心潜力,能应用产品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外形与工艺的关系,处理产品与人、与环境、与市场的关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潜力:

  1、创新思维潜力:具有超前的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熟练的基本职业潜力:处理与组织基本设计要素(功能、形态、色彩、材料、结构、工艺、人机等)的潜力,熟练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计算机工具、文字语言、材料工艺、模型等)表达设计意图及思想的潜力。

  3、综合潜力:能够吸收、提炼各种知识、信息,并构成必须的专业知识拓展潜力。

  4、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有关专业英文资料。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课程:设计学、工程学

  主要课程:设计色彩、结构素描、多维构成、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基础、设计材料及工艺、设计表现技法、产品结构设计、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交互设计、设计研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工程训练、地域文化考察、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造型综合设计、

  设计考察、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1周。

  五、毕业合格标准1、贴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2、最低毕业学分为192.5分,包括课内教育中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课外教育的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及兴趣学分等。3、贴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标准修业期限: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篇四: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1新的国家战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扶贫脱贫一带一路互联网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2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面临新的突破从产教两张皮到五个对接从教材本位院校本位到产教融合以人为本从学科导向就业导向到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3现代职业教育社会地位需要获得新的提升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的行业优势较强的服务能力4新的时代

  适应湖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高职产品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产业、高职、特色专业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1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教育部屡次提出,学校要体现与所在区域的“依存度”,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以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适应。根据湖北省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专业与改造专业,紧贴市场整合专业,建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打造特色专业,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大力推行产融合,力求专业建设主动与区域产业调整及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1)新的国家战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扶贫脱贫、一带一路、互联网+、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2)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面临新的突破(从“产教两张皮”到“五个对接”,从“教材本位、院校本位”到产教融合、以人为本,从“学科

  导向、就业导向”到“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3)现代职业教育社会地位需要获得新的提升(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的行业优势、较强的服务能力)4)新的时代:人工智能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挑战(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召唤着另一场教育革命-“打造更好的学习者”)

  1.2课题界定1)坚持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深化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2)坚持围绕特色专业建设,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提振师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3)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扩大对外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对接产业、整合资源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结构体系,开发能力本位教材;建设团队、完善设施、落实人才培养条件;动态适应、创新机制、进行培养质量监控。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从国外(例如德国)的经验看,首先是行业覆盖面较大,组织健全,职能明确,有法律保障;其次是行业组织在职业资格标准制订、技能等级标准制订,对与本行业相关的学校的专业和课程标准制订,及其评估、

  考核、认证各环节具有实际的权威。澳大利亚“TAFE”的举办过程,行业是深度参与的,“培训包”的编制是以行业专家为主的。一般而言,学校和企业是在具体的某些教学环节和技术开发上进行合作。而行业视野比企业视野更宽广,更能把握前沿,更有前瞻性,学校除完全订单培养和短期单项培训之外,专业和课程建设都应该有较宽的覆盖面,能够适应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不能过于短视和窄视,应该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潜在势能。因此,在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领域,应该充分尊重行业专家的意见,从体制上来说,在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领域,行业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而不仅仅是指导作用,其前提是这个行业要切实具有这样的品质和能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腾飞。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键能力”培训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成为影响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理念。澳大利亚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专业能力的重视逐渐让渡为培养学生作为一般素质的关键能力。强调对工作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习者在未来的专业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注重了解产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开展专业顶层设计,特别是在专业建设的支持平台方向,对搭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予以高度重视和规划设计,使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获得了较为敦实的依托。××××××精准对接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与深圳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对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有效供结。其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经验是把设计服务的内容从完成外观效果图及首扳模型过渡到产品结构设计,并注意跟踪产品生产全过程,还能向企业提供前瞻性的产品开发理念,这一变化要求设计师善创意、会表现,还能把握好结构、材料和工艺诸环节的关系,课程教学紧扣岗位能力的培养。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紧密契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域网,找准专业改革发展新定位,构建专业建设新格局,走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湖北产业结构调及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专业设置随区域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根据产业升级适时更新,确保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同步协调,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本课题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国家职教20条为重要指针,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的,以服务为宗旨,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经过2年努力,建设成符合当前形势发展要求、对接国内外先进标准,构建领先和创新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并以此贯穿和指导专业建设

  全过程,具有特色鲜明的、适应适应湖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高职产品艺术设计特色专业。

  2.2研究内容

  特色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紧密围绕六个重点: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合作体制、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对接工作生产过程编制教学计划、对接行企职业标准编制训练教材、服务“两个需求”开展培养质量评价。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成长的培养方案。2)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有效课堂认证的课程高斌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提升专业教学信息化水平、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调节。3)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与分配机制改革、“教师+设计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利用专业技术优势服务社会及区域经济。4)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工业4.0时代下的“互联网+协作创新”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创意-表达-展示-订单-生产-客户”的实践教学流程,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协作创新”的实践

  教育体系。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教学实训综合平台。创意设计与制造加工融合发展,注重新技术运用与创新,职业技能大赛与分众。5)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2.3研究重点1)特色专业的学生发展建设2)特色专业的综合实力建设3)特色专业的服务贡献力建设4)特色专业的国内外影响力建设

  2.4创新之处1)“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产学研创”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实现产教融合,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技能标准引入专业教学标准的特色专业创新举措。2)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和湖北省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建设产品创意设计中心综合实训基地,成为行业技术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3.1研究思路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合作体制、依

  据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对接工作生产过程编制教学计划、对接行企职业标准编制训练教材、服务“两个需求”开展培养质量评价。1)校企融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四模块课程体系及螺旋式上升的三层次技能训练体系。2)校企融入,企业入驻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注入资金,利用学校实训场地,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移至车间。3)校企贯通,共同开展生产管理:生产性实训以来自于企业的生产产品为载体,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生产过程,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实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强化学生的质量、效率与成本意识,增强学生责任感及合作精神。4)校企对接,共同培养人才:积极推进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的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及职业素质训练再到生产岗位的“零时间”过渡,使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零对接”。

  3.2研究方法1)调查法。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调研、培训与研讨,通过专家座谈、教师调研以及优秀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特色分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2)文献法。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专著、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索。在注重把握已有观点和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的有益成果,对高职艺术设计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做出思考。

  3)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将课题与特色专业群内涵建设结合起来,有步骤地付诸教育实践。4)观察法。实地参观访问设计企业,着重调研全国一线城市的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职业素养需求,获得第一手资料,形成特色专业建设需求调研报告。

  3.3实施步骤成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结合产品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进行研究并逐步建设。2019年6月-2019年8月开展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岗位调研。2019年9月制订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2020年1月制订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研究方案。2021年1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方案。2021年1月-2021年6月实施研究方案。

  3.4预期成果形式产品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划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论文

  4.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姓名年龄职务

  专业

  研究专长

  ×××42副教授产品艺术设计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42副教授公共艺术湖北省艺术文化研究

  ×××42副教授视觉传达专业与区域产业研究

  ×××28讲师

  产品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33讲师

  工业设计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40设计部经理校企合作

  湖北省设计产业链

  ×××40总经理产教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链

  ×××副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11年湖北省精品课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负责人,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湖北省高职特色专业××××××××项目负责人(立项建设)。主持院级课题《产品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已结题。2014年《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反思》获得第九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三等奖,并获得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副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武汉市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5Q009,已结题。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的武汉市导向系统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4Q006,已结题。主持武汉市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武汉市导向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7012,已结题。

  ×××副教授主持省教育厅湖北织绣工艺可视化传承与产业优化策略研究,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创意思维训练》副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高校教材《创意思维与设计》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论文《方寸之间——商周青铜器盖钮审美特征探析》、大众文艺论文《马口窑陶器纹饰的造型风格初探》、《荆楚刺绣家族的楚文化同源性》、《惠民河南张泥塑艺术管理的现状与思考》等,艺海作品《呼吸》获第二届中国高等院

  校设计艺术大赛二等奖作品,《北京印象》北京国际设计周-2013年中国产、学、研优秀设计成果展佳作奖。

  4.2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前身为2001年设立的工业设计专业,2016年按照国家专科最新专业目录更为现名。经过18年的建设,专业的品牌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系列精品课程,打造了一支优秀教师团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2015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积极对接湖北区域产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模式,收获了国家级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建成了在线开放课程7门,并于2016年获批立项建设湖北省特色专业。2018年建成了现代化产品创意设计中心。1)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驱动,提升了育人水平和质量

  以湖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轻工产品制造行业互融共创的发展需求为导向,践行“艺术与技术结合、设计为制造服务”的理念,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产学研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教学信息化建设,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项目与实战项目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建成了《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等7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获得全国微课教学比赛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三等奖1项,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教学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紧扣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分类分层人才培养,贯彻扬长教育理念,制定了“英才计划”等3种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普通高考班、英才班、企业订单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0个,与优质双创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组建校企订单班。积极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逐步建立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2)以强化师资队伍水平为引领,打造了“教师+设计师”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发力,专业现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任教师6人,占专任教师的75%;高级职称教师2人;教师参加培训和实践锻炼情况100%完成设定目标,打造了一个“教师+设计师”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3)以完善教育教学条件为保障,构建了现代技能综合训练基地2018年,建成了集实训教学、技术培训、设计服务、技术推广于一体,面积超800㎡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产品创意设计中心。其中包含有

  陶艺工坊、数模中心、新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室、摄影工作室、艺术展厅、技能大师工作室、诣品匠心工作坊等7间功能实训室,140个实训工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提升到8284元。

  4)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实现了以赛促教、教赛融合依托校内互联网+新技术应用的产品创意设计中心,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基地与设计创新孵化众创平台,组建了原点设计协会,开设了创意创新与创业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指导学生参加了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大赛,获奖20余项。及时总结大赛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体系。

  5)以强化社会服务为目标,扩大了行业影响师生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已完成企业品牌升级与产品创新设计等十余项技术服务,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

  4.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于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中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被立项为2016年湖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也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进行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并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及任务书,明确了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

  ××××××××是湖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也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将给予大力支持,提供有效的帮助。

  5.1主要参考文献:[1]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k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2]潘家俊.关于产教融合的再思考.中国培训.2017.9.15[3]崔岩.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中国教育报.2019.5.28[4]姜大源.“双高”建设与职教20条下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和重构.中国教育在线.2019.5.27

  课题编号:7268

篇五: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产

  品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专业剖析报告

  一、专业概况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于2013年,于2016年3月获得厦门市重点专业建设专业,为我院专业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旅程碑,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发展提升有极大的助益。设计艺术系产品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工艺技术实训室”、“传统工艺技术实训室”,发挥出专业建设的特色教学环节,并在近几年的省、市级竞赛中荣获多项殊荣,成功举办由厦门市总工会指定我院举办2017年厦门市第二十三届职工技能大赛及厦门市第二届“模塑师”工业设计大赛,得到厦门市政府表彰认可以及行业、企业的高度赞扬。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146人。2016级总人数32人,2017级总人数67人。2018级总人数47人。新生报到率达到了100%,招生人数总体呈持续稳步上升形式,是本校热门的专业之一。

  二、人才需求与定位

  1、人才需求调研

  (1)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特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方向、促进经济转型、兼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主管行政机构为文化部及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文化创意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仅对行业实行宏观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

  (2)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政策环境。相关法规政策情况如右表:

  (3)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厦门市致力于打造文化创意千亿产业链,着重实施两个“531”文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5个产业门类,包括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数字内容与新媒体、艺术品展示交易、演艺娱乐和文化旅游;重点建设3大产业平台,即文化保税平台、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和数字内容集成平台;努力建成1个示范基地,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二五”期间,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超过15%,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稳步提升,已经成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厦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对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主要特点:

  1、新兴文化业态聚集发展。艺术产业发展迅速。厦门市提出了“探索建设文化

  产品保税区,打造文化企业保税政策的实体服务平台,推动高端国际文化贸易发展”

  2015年3月,厦门获批建设自贸区,随着自贸区内保税政策的完善,将吸引国际顶

  级艺术品拍卖行和展览业

  落地厦

  门,将带来国际化、多元化

  的艺术品

  交易模式,厦门将逐步成为

  一个面向

  世界范围的艺术品交易中

  心。

  2、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明显。海峡两岸龙山文化创园,面积近13万平方米,企业超过260家,产值近百区正着力打造厦门市工业心、龙山时尚中心、创业平企业中心等四大平台。第八

  集聚效应意产业现有入驻亿元。园设计中台、服务届中国创

  意产业年度大奖评选中,获颁“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成为福建省首个上榜文创园区。

  湖里文创园区作为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的核心部分,形成了“以生活美学和当代科技为两翼,以自身深厚的设计文化为引擎”的崭新格局,园区聚集效应明显。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提出“南中国时尚中心”的口号,拟打造时尚设计产业园区,为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集聚提供了建设载体和支撑平台。

  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沙坡尾艺术西区逐渐成为文艺青年新的聚集区,文化创意人才创业的新基地,文化活动的新地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新园区。

  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厦门华强方特欢乐世界与梦幻王国主题公园、集美灵玲国际马戏城、神游华夏园、灌口双龙潭汽车竞技主题公园、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等;

  (4)、从人才需求规格来讲,根据厦门市及周边城市的人才就业形式对比分析,本市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员、产品造型助理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助理、工程制作制图员等职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特别是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才需求比重大。

  2、毕业生跟踪调研

  通过对企业招聘,高职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高职毕业学生在企业的就业情况调研情况发现,产品设计、文化传媒设计公司、工业设计机构、动画制作公司等对高职应聘人员主要看重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等。如:2017级毕业班学生的实习单位为校企合作的酷米乐文化传媒设计有限公司,该企业专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及家具产品、工艺品艺术设计,对实习学生的工作安排,即是跟前辈从基础的产品开发接触,资料整理,客户需求的沟通与分析等开始,再参与到团队讨论初步方案与设计,产品设计规范制图,效果图绘制,文本制作,最后的PPT方案汇报等等。

  3、专业定位

  (1)职业面向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集人文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对产品设计专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产品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创新设计基本知识,具有设计能力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高级实用性人才。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可在文化创意传媒公司、平面设计公司、模型制作公司、制造型企业(如文具礼品制造等)的设计部门等从事相关企业的产品外观造型设计、广告设计、电脑绘图、模型制作、人机分析与测量、产品展示设计、衍生产品设计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就业前景看好。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所有专业中排行第53位,并且在所有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同学中经过数据分析得知,其月平均工资约5260元,最低工资约2696元,最高工资为88000元以上,其中15.1%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同学选择在闽南金三角发展。

  (2)职业岗位定位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产品设计师、文创VR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师、工业产品交互设计师、产品包装设计等

  岗位名称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工作项目)(职业活动)

  产品造型设计师

  组织产品开(1)调查市场并研究需求,形成市场需求文

  发团队,协调档;

  资源,跟进产(2)负责新产品设计,拟定设计规划和方案;

  品的开发,保

  岗位名称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工作项目)(职业活动)

  证日程进度。(3)负责新产品的原型设计;

  (4)组织产品开发团队,协调资源,跟进产品的开发,保证日程进度。

  (5)分析产品运营数据,收集运营意见,及时调整产品形态,优化产品,并提出合理的运营建议。

  (6)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改进现有产品,或设计新产品。

  产品结构设计师

  结合产品(1)负责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中的产品结结构设计,制构设计工作,使所设计的产品结构既符合产定产品的制品艺术设计标准、便于加工生产,又能满足造工艺规范、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最好能美观、大方、质量标准等。促使消费者购买;

  (2)结合产品结构设计,制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范、质量标准等。

  (3)定制化开发的产品结构,需要同时设计开发产品定制模具。要求能熟练运用设计软件AutoCAD、PRO/E、CAD等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

  岗位名称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工作项目)(职业活动)

  文创产品设计师

  负责开发新1、了解创意产品(文化创意工艺品)的市场

  的商品,并建和行业运作模式,参与制定产品的战略规划,

  立完整供应明确产品定位及品牌表现策略;?

  链,对产品结2、负责开发新的商品,并建立完整供应链,

  构、材料和加对产品结构、材料和加工工艺有一定了解,

  工工艺有一并能够与厂商沟通,有生产供应商资源;?

  定了解,并能

  够与厂商沟3、协调公司衍生产品的相关设计、宣传、推通,有生产供广、销售、客户沟通、渠道等工作的协调开应商资源;展;?

  4、具有较好的艺术素养和行业发展眼光,善于组织沟通,协调,熟悉包括互联网,电子商务,渠道等;?

  5、有产品设计经验、能操作3Dmax、Photoshop、或等技术表现手法。

  产品包装设计师

  根据客户产1.产品结构设计图纸的绘制及下发;

  品特征完成2.根据生产工艺需要或客户的要求,对图纸

  样品的结构或结构做适当的调整;

  设计、制图、

  打样、试装、3.根据客户产品特征完成样品的结构设计、测试及样品制图、打样、试装、测试及样品的跟踪,并给的跟踪,并给

  岗位名称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工作项目)(职业活动)

  予客户现场予客户现场的技术支持;

  的技术支持;4.根据客户要求,主导项目工作、组建项目

  团队、编制并执行项目计划、编写整体解决

  方案;

  5.独立设计整体包装方案、降底包装成本方案、优化包装方案等;

  6.了解并收集国内外新功能、新设计、新应用、新包装材料及行业实时市场动态;

  (3)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定位(1)职业基础能力①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②熟练产品造型设计基本操作技能。(2)职业核心能力①具有一定的产品市场调研、市场需求分析的能力。②具有熟练的绘制各种产品设计效果图和结构图的能力。③熟悉各种产品的材料性能及其相关加工工艺。④熟悉产品设计流程,具有研究、开发、设计各种产品的能力。

  ⑤能熟练掌握产品艺术设计制图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仪器及其使用,绘制工程图的有关的平、立、剖、透视图,并能识读相关工程制图。⑥具备产品模型制作能力。⑦熟练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各种相关软件技能,Photoshop,AutoCAD,3Dmax,Pro/E&Rhino产品艺术设计,Pro/E等。⑧具备流行时尚意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审美和造型能力。(3)职业延展能力①、具备产品造型作品分析能力;②、具备产品造型的营销能力。(4)方法能力①、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学习的能力。②、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③、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④、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4、针对培养目标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描述,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三化人才培养"项目+工作室"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本意就是培养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型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老师各自上好自己的课,对其他老师的课程漠不关

  心。学生也总是每门课单独上、单独考,课程与课程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且有时候不同的老师之间的设计理念和观点不同,导致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不好,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的也吃力。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指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对学生分方向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为最终目标。工作室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组成,专业教师按专业研究方向做负责人,负责对工作室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按照自己适合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或专业特长进入工作室。企业设计师根据工作室内学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技术经验指导。

  2、以"项目"为导向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主观意愿不强。想要使学生在校园内就零距离接触市场,接触日后的岗位,最直接的方式就以"项目"作为训练的教育模式。教师在新一批学生进入工作室时可以根据学生所学,选取教师自拟比较简单的虚拟项目开始操作,学生不至于无所适从。等到学生初步上手以后,可以将已完成的比较成熟的实际项目(如已经施工的真实项目或前几届学生所完成的项目)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对该项目与前人的作品相比较,找出优劣,进行反思。最后通过企业的参与,由企业提供真实项目供教师选取。教师选取合适的项目后,学生与企业的岗位对接,进入生产性实训阶段,使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方案一步步由准备材料到现场施工,再到建设完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

  3、在工作室中实现工学结合

  所谓"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即是工作的方向。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最好的工学结合模式[1]。工作室制能顺应市场需求,结合学生所学,以培养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开拓了眼界,在学校就大概知道日后职业发展规划。这样的工学结合就使学生更贴近工作岗位,更容

  易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发挥企业项目较多、技术更新快和学校工作室效率高、成本比较低,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形成良性机制。为本专业的“课程项目化,项目作品化,作品产品化”的不断推进。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以就业岗位为依据,各课程衔接有序,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并以项目模块化的形式衔接课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

  设计素

  计算机图形图像

  人机工程学

  一

  描

  处理

  阶

  第段

  水粉

  产品艺术设计

  三大构成

  工程制图

  二

  概论

  阶

  段第

  产品表现技

  三

  AutoCAD

  计算机三维

  Pro/E&Rhino

  法

  阶

  产品造型设

  辅助设

  建模

  产品设计

  段

  计

  计

  第产品造型设

  四

  创意产品设

  Pro/E&Rhino高级产品

  阶

  计音乐鉴

  泥塑

  计影视后

  设计数字音吉他演

  艺术概

  段

  赏

  第

  期

  频

  奏

  论

  五

  综合实训(含毕业设

  阶

  计)

  段第

  六

  顶岗实习

  阶

  段(二)职业核心课程体系

  相对应就业岗位的核心课程有:《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三维建模》、《Pro/E&Rhino产品设计》、《创意产品设计》等。

  (三)素质教育体系

  职业素养1)具有本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色彩控制能力强、想象力丰富;3)熟练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的良好造型能力,精通PhotoShop、AutoCAD、3Dmax、VRay、Pro/E、Unity等相关软件工具;4)具有很好的创意和策划功底,有极大的工作热情,能根据空间特点、顾客群体特点等确定设计风格和设计方案,并且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5)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较扎实的空间造型知识和敏捷的设计构思,较熟练地掌握设计方法与程序;6)能够运用素描、色彩、速写、美术字、图案、平面构成等绘画和设计的基本技能从事基本的设计工作

  (四)实践教学的体系与实施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训项目名称

  开学设学分学时

  期

  实训内容

  实训场所

  认识实习

  岗位认知

  专业技能学习情况校内实训室

  3496

  及岗位认知

  B110

  生产见习

  变废为宝、创意手工

  装饰元素及陈列物

  4248

  校内实训室

  品设计等

  生产见习

  产品造型设计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6496设计、产品艺术设计校内实训室

  设计项目实训

  综合实

  训

  专业综合实训

  1

  7384

  毕业设

  毕业设计6

  计

  校内外实训专业相关项目

  基地

  顶岗实

  1

  专业岗位实习

  8432

  习

  8

  校外实训基相关设计工作

  地

  教学改革

  本专业采用“DMES”教学模式,即是将“设计(Design)——制作(Manufacture)——展示(Exhibit)——销售(Sale)”一体化教学模式。JIE工作室化教学改革,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以实际工作过程为指导,以就业需求岗位为标准,课程体系的全面创新,教学特色得到彰显。通过虚拟和真实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

  基于工作室化教学下,以市场为导向,做到“课程项目化,项目作品化,作品产品化”的不断转化,形成产品式教学成果。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习兴趣、专业技能大幅度提升。工作室化教学中多元化全方面的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承接真实的室内空间设计,学生真实的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当中,体验真实的设计过程与施工方式、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专业课程中仿真教学、数字化教学实训、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四、实训条件

  资源配置体现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因此,我们兼具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践条件的软、硬件情况

  1.校内实训条件

  实训室(中心、基地)名称

  规模

  主要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装备

  素描、水粉实训5间约200人

  室

  素描、水粉课程实训

  静物、画具等

  拷贝室

  1间(D-202)约40人

  拷贝图纸

  拷贝台

  手工创意室

  1间(A-202)约40人

  手工创意

  桌椅、纸张

  普通教室4间约200人

  三大构成课程实训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专业公共实训室

  3间约180人

  计算机和相关软上机实践课程实训

  件

  现代工艺技术实训室

  1间约30人筹建

  现代工艺技术,3D快速3D打印机、激光雕刻成型技术、激光雕刻、产机、摄影摄像机、摄影品摄影交互设计展示台、棚、

  (二)校企合作机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因教学条件要满足实训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安排合理、有效,有一线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指导与考核。

  2.校外实训条件

  实训基地名称

  规模

  主要实训项目主要设施与条件

  泉州晟艺陶瓷研究所公

  陶瓷产品造型设

  中小型企业

  司

  计

  满足产品造型设计所需设备

  网龙网络集团

  满足产品VR设计大中型企业智能VR设计实践

  所需设备

  厦门意中形工业设计有限公

  文创产品开发设

  中小型企业

  司

  计

  满足文创产品开发所需设备条件

  厦门清亚丽建设工程有限公

  轻工产品设计实

  大中型企业

  司

  践

  满足轻工产品设计所需设备条件

  厦门酷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

  文创产品开发设

  大中型企业

  司

  计

  满足文创产品开发所需设备条件

  智能产品开发设厦门广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型企业

  计

  满足产品开发设计所需设备条件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具“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结构合理;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情况;“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成效;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强,双师素质较高,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较大;社会服务能力强,要有专业带头人的情况介绍,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康兵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书记、教授,厦门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厦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福建)委员等。

  长期在高等院校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创意理论研究和创意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坚持创新设计是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与使命,能力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中心。力求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国际文化视野、勇于创意出新”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曾获得“华东大奖”金奖、银奖、铜奖;厦门特区建设十周年宣传画设计、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吉祥物设计、厦门市出租车图案设计、福建省省运动会吉祥物设计、

  中国原创动漫大赛造型设计类、厦门鼓浪屿钢琴节吉祥物、欧洲之星嘉年华厦门站吉祥物、集美学校百年校庆标志等设计一等奖;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标志设计一等奖;“中国梦”《人与自然共生》主题海报获优秀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着《视觉传达基础与应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苏振文,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闽派雕刻艺术大师;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现任德化县晟艺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所创作作品构思新颖,造型别致,既传承了德化民间传统瓷雕的精华,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精益求精,达到了传统与现代、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技能与创新的完美统一。多项作品曾在国家、省、市博览会评比及工艺美术创新创作大赛中获奖,并为海内外珍品馆、艺术馆、博物馆所珍藏、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林文渊教研室主任高级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高级室内装饰设计员、讲师、双师型教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师、腾讯教育平台优秀讲师、厦门市工业设计协会会员。2004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陶瓷艺术设计、学士学位,2013年同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游戏行业教师培训证书。长期从事工业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执行及教学工作。从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性新型专利三项,外观设计专利三项,主持参与省教育厅课题一项、科技厅项目一项,厦门市教育局项目一项、指导学生参加省、市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优秀奖等多项殊荣。

  徐子怡

  马啸

  六、社会服务

  1、2017年11月举办由厦门市总工会主办,厦门工业设计协会及我院协办的厦

  门市第23届职工技能大赛暨第二届“模塑师”工业设计大赛,等到社会等企业的一致好评。

  2、产品艺术设计教研室为核心组建的厦门灿绮工业设计事务所创新团队,完成了《户外星空帐篷》、《琴韵》、《归来茶艺》《三山一水》等5项社会服务项目。这些社会服务项目的完成,有效锻炼了学生能力,也让各专业实践团队的执行力和行业影响力日益提升。

  3、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近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及社会的影响度取得标志性的教学成果,使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更加显明,成为福建省、市文博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更好地为文化创意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4、每年我校社会、企业的需求及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承担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如:PhotoShop、AutoCAD、3DSMAX中高级职业技能考试等,都取得不错的成效。

  七、人才培养成效

  1、产学融合,全面出击战市场

  近三年来,本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和努力下,依托创新创业工作室平台,完成企业的社会服务近十项项,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3项,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产品艺术设计教研室为核心组建的厦门灿绮工业设计事务所创新团队,完成了《户外星空帐篷》、《琴韵》、《归来茶艺》《三山一水》等5项社会服务项目。这些社会服务项目的完成,有效锻炼了学生能力,也让各专业实践团队的执行力和行业影响力日益提升。

  2、师生合力,模式转变结硕果

  通过承接和完成社会服务项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导师和参与其中的学生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参与项目,学生们逐渐完成了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变,随着一个个项目难题的攻克,学生专业能力明显增强,并取得了各种荣

  誉。三年来,获得多项殊荣,省级职业技能赛项:2016年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优秀奖、2017年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三等奖、2018年工业产品数字化建模与制造优秀奖、市级技能竞赛:2016年海峡大学生优秀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奖16项,未来之星奖一项,2017年海峡优秀工业设计大奖赛,未来之星奖一项,2017年厦门市第23届职工技能竞赛&第二届“模塑师”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

  3、高技素养,岗位顺对接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家长、社会对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将要获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方能取得毕业证书,以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就业率稳步提高、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好,专业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射和知名度。

  八、专业特色

  专业的人才培养秉承紧密结合国家、省、市、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好地为文化创意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2016年《产品艺术设计》获批厦门市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1、课程体系的全面创新,教学特色得到彰显。本专业采用“DMES”教学模式,即是将“设计(Design)——制作(Manufacture)——展示(Exhibit)——销售(Sale)”一体化教学模式。

  2、本专业教学以市场为导向,做到“课程项目化,项目作品化,作品产品化”的不断转化,形成产品式教学成果。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完成若干个项目任务,实战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学生在学期间有效的持续性学习。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构建“职业体验”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适应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类企业及相关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九、今后发展思路

  (一)存在问题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提升,工业设计、艺术行业高技能职称资源有待加强。2、校内实训室资源设备有待提升,加强软实力。(二)发展思路1、网络教学资源开发有待增加我们将要组织本教研室专任教师积极开展微课、慕课、在线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扩充,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促进教师与企业的沟通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2、转变教育观念,产学研结合,稳步推进“三化”人才。3、拓宽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加大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以项目促进教学,甚至是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资源,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实现毕业与企业无缝对接。4、培养引进人才,建设师资团队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科梯队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学源结构均比较合理,学术水平高的精干,高效,创新,敬业的师资团队。

篇六: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结合本院自身师资、地理位置等情况的优势,紧密结合专业内涵,提出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定位。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办学定位特色培育

  1。专业概况

  工业设计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教育领域,至今已有20多年。我国的工业设计现在正逐步走向发展、走向成熟。工业设计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近几年有近三百所高校都继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规模很大,比如江南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它们的工业设计教育已经比较成熟,完全有能力培养专门的工业设计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层次也比较高,主要从事理论研究。而我校作为一所普通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实力上,与江南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重点院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培养该专业的人才也有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把该专业办出水平和特色,使该专业学生将在社会上大有作为,我们在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形成了具有我院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思路。

  2.专业办学定位

  我校地处秦巴山区,属于陕西省教委直属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多年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面对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强大需求,我院在发掘了自身潜力并得到兄弟院校的大力帮助下,于2002年设立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类,并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现有在校生四个年级、八个班,共221人,已培养毕业生200多人.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2人,是一

  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能够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知识结构合理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

  图1师资结构图该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开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有美学基础、造型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产品设计方法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应用技术与美学和知识,以及空间设计原理和法则,综合协调产品的造型、结构、功能、材料等内在因素的能力,以及产品与人、环境、市场销售等外部联系的能力,使产品的形式与功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而开发设计出具有高度人机协调关系和较高审美价值,并广受市场欢迎的现代工业产

  品。除此之外,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工业设计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工业设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有关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胜任艰巨工作的能力。在10年多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先后多次前往地处荆楚的二汽集团、川北的长虹集团和位于陕南的装备制造业,这些企业集团都是我国比较著名的企业集团,他们对设计类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我院工业设计专业办学定位的核心内容,即:适应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院已有条件并积极创造新条件,侧重于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设计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产品设计和围绕产品设计

  所要求的人机界面设计和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任务。五年多的办学历程,充分体现了上述办学思想和思路。以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管理水平,造就更多的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

  3.特色培育

  通过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各个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家电行业和一些设计公司等的调查,我们认识到虽然全国已有两百多所高校设立了工业设计专业,但是对于我们国家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的缺口还很大。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开放的观念为底子,工业设计成长比较快,而内地相对来说这方面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了绝大部分优秀的设计人才都集中在了沿海地区,而内地尤其是西北地区设计人才极为短缺这一不良局面.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等各大公司和企业对设计人员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制造业,需求量更大,通过对各兄弟院校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5%左右,而东西部地区设计院校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我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不仅弥补了汉中地区以往没有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缺陷,而且对陕西省的工业设计教育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汉中作为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陕西省在一些方面的发展速度却一直比较慢,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科技方面的投入,使各类产品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这无疑是当前紧迫任务之一。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不单单是生产出高科技的产品,因为这高科技的产品的资金投入很大,有的周期还很长。一些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不是技术或技术开发能力,而是对传统工业产品基于市场需求的再设计,工业设计是传统产业盈利的最好模式。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现实手段也正是工业设计而不是群起追求高科技。因而我们更要注重产品的外观效果,只有达到内外质量的统一,这个目标才能达到。尤其是地处南北交界的汉中,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更需要从这方面着手。陕西理工学院是汉中地区唯一的正规的本科高等院校,为陕西省,尤其是

  汉中地区培养工业设计方面的本科专业人才,是我院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为汉中的经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将工业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以机电产品的外观设计为主,以相应的视觉传达设计为辅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弥补产品技术力量的薄弱,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随着人民生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陕西汉中72300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孙志学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办学定位分析与探索205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生活用品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需要大批的工业设计人员。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立足西部,面向中小型企业及设计事务所.我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重点是以机电产品设计为主,以日用品设计为辅,并兼顾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

  4。结语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我院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定位把握住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脉搏,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7%以上,有近60%的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为西

  部地区的设计及制造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J].教育装饰,2002,(1.[2]李志峰,孙志学.面向需求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现代教育技术装备,2006,(10。

  [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整理。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纵横谈[J].中国大学教育,2006,(9。

  [4]张雪.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9。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6]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指导分委员会,2005。

  摘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集中反映,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针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弊端,建设性地提出了以任务为目标的“新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开发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集中反映.因此,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面临根本性的改革.加强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面向21世纪

  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就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作了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弊端(一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学历式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为了与下面有关内容区分,我们称之为“老三段式”结构,表现在:

  1。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注重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及结构。

  2.以理论知识和认识过程为高职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在必要时辅以实践过程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或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多数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花费的课时比例较大,强调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系统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实践知识不具有核心意义,仅仅被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是附属于理论知识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施行,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给我们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1.理论比例偏重,实践环节分量不足,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适当地加大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有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偏难偏深,与本专业或工种的生产实际联系却并不紧密。

  第二,从教学的课时安排上看,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课时。

  第三,从教材选用看,大多数课程仍然借用中专、大专教材乃至本科教材。

  第四,从教师心态看,许多教师注重增加学生后劲,授课中偏重纯理论的推导、过深的理论阐述、过细的结构分析.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是一种学科中心模式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正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图1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普遍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正三角形模式安排课程顺序,即把本专业所有课程由抽象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形。以普通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如图1所示:位于正三角形底部的是(通用课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位于顶部的是专业课。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顺序也是由三角形的底层开始,然后逐层递进,学生学习完最后的专业课就可以毕业。这种正三角形模式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分而治之,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训练设置偏后,学生对专业目标不了解,专(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士官系机械加工教研室,北京

  102249

  李爱玲

  宋志刚

  试论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206

篇七: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1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韩凤元(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项目组成员:倪培铭刘志勇田敬孙沛兰张青王少青甄丽坤

  张友志(天津一汽产品开发中心造型部主任)王跃进(天津跃进玻璃雕刻厂经理)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集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创作为一体的职业学院,沿袭着中国工艺美术传统技法,兼顾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不仅是培养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家的摇篮,更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1959年创建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培养了第一批大专毕业班;1962年天津工艺美术学院调整改建为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以其雄厚的专业实力为社会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1963年建立天津工艺美术学校,为全市重点中专;1984年建立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是国家培养的全国第一所成人高等工艺美术教育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经过调整和完善,2002年建立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为职业学院以来,已培养高职设计专业人才达2380人,在校生规模达1200人以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近百人的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40%、讲师占45%、此外还聘请10多位中外专家为客座教授.学院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12万册,订有多种国内外最新设计刊物,资料丰富,学院备有微机电教设备,电子阅览室及各种专业实习室,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学院工业设计系建于1984年,其前身为日用器皿造型专业,为天津乃至全国开办较早的工业设计专业。现有产品造型设计和展示设计两个专业,自开办以来,已有近600名毕业生,在国内外各类型设计及管理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各行业设计及管理工作中的骨干.工业设计系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14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现有在职教师8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名,德育及管理教师1名;校外

  2

  兼职教师3名。历年来,现任课教师出版专业著作和教材7本,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为国家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资源库建设中核心课程CAID3d和人机工程学两门课程正在建设当中.在社会服务上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成果。例如系里教师为医疗电子企业设计的血压计、低频治疗仪等产品投产创造的国内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出口额达到600多万美元。

  工业设计系的大多数学生不仅专业学习上成绩优秀,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自2004年至2011年期间,连续8年参加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设计大赛,每年都有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优秀奖一百二十六项以上,在其他关于计算机技能大赛、知识产权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毕业生在就业上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天津一汽连续多年录用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学生进入产品设计研发部门,他们的工作能力受到了企业的好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受到了天津及各地的电动车、自行车等制造企业的欢迎。每年的毕业生均有进入此类企业从事造型设计、贴花设计和模型制作等方面的工作。

  (二)需求分析1、社会需求具有较高审美功能的产品已成为当今人们的重要需求.在当今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经济不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工业产品已极大的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在这种较高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精神文明已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产品设计承担着开发这种具有审美功能产品的任务,它已成为各个研发企业的高度重视。由于和人们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的各种产品,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设计和更新,因此形成了人们对产品设计旺盛的社会需求。2、行业需求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产业的结构形成对产品设计的强烈需求。以电动车和自行车行业为例,天津的电动车和自行车产销量居全国之首,为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避免同质化,需要企业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提升水平需要大量的专业设计人才。3、岗位要求由于市场对产品设计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于产品设计的开发投入也很大,所以对于工业设计师的水平要求就很高,这样设计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满足人们对优秀设计产品的旺盛需求.

  3

  4、培养目标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就是要培养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的规律,尤其是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际需要的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实现其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三)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壮大,对于高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做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要提高认识,适应这种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大纲,构建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案;构建以高

  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目标,以“专业职场化"教学为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突出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专业职场化”教学需要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国内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教学、实习实训体系,在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具体目标1.推进校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未来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制造业的聚集地,必将形成对

  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产品造型设计人才也必将成为今后的急需人才。为了适应这种

  新的人才需求,我们将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改

  革和创新,我们将以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以现代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组织相关行业或企业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根据行业或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签订企业人才需求意向或订单.例如:

  A。天津一汽讲座会,确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意向;B.跃进工艺玻璃厂的工艺讲座,确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向等等.2)在学院原有“双证书”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增加职业资格认证的品种,扩展行业职业证书的渠道。

  4

  3)与企业采取有效地合作机制,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例如:

  A.与天津敏兴快速成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快速成型模型课程;B.与上海弘益实业公司合作开发油泥模型课程;C.与天津跃进玻璃制品厂合作开发热熔玻璃项目。4)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项目,包括企业委托的产品设计项目进学校、进课堂;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发产品设计项目;学校自主研发的产品设计项目寻求投资方或合作方,以此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革和提升,促进校企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参与中得到有效地锻炼。例如:A.与天津环球塑业公司合作进行产品造型设计的塑件开发;B.与天津长江阳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散热器项目设计的合作开发;C。寻求自主研发新型快调冷热节水龙头专利项目的投资或合作开发。2.探索系统培养:统筹中高职课程衔接,构建教学与实践课程体系。在原有中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使其相互协调、有效衔接。调整专业实训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使高职课程体系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见图表一: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框架图见图表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5

  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框架图

  衔接性基础课平台职业技术课平台

  技能训练课平台专业设计实训平台

  公共课平台专业选修课平台

  实践性平台

  就业方向指导平台

  图表一: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框架图

  6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衔接性基础课平台

  (职业技术课)素描、色彩、结构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技能训练课平台

  (职业技术课)

  专业绘画技法、模型基础、包装设计、室内设计、计算计辅助设计、油泥模型强化训练、效果图强化训练、软件运用强化训练

  公共课平台

  (职业基础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健康教育

  职业技术课平台

  (职业技术课)

  制图与透视、器皿造型基础、工业产品造型结构、产品造型设计基础、CI设计、工业设计史、人体工程学、产品工学基础

  专业设计实训平台

  (技能训练课)

  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功能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选修课平台

  (选修课)

  摄影、立体塑造、展示设计、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

  实践性平台

  (新开辟课程)

  委托性实践课题、合作性实践课题、研发性实践课题

  就业方向指导平台

  (新开辟课程)

  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讲座等形式)、岗前培训(讲座等形式)

  图表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3.强化实践育人:

  7

  根据本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在校企共同办学的模式中培养人材。

  1)采取有效的建设措施,使课堂教学模式向职场教学模式转型,按照工业设计的实践要求布局整个教学环境。主要包括:

  A、教室与职场环境相结合,建成具有专业氛围的职场化教室环境;B、楼道与展廊将结合,建成具有成果自由交流功能的展廊式楼道环境;C、机房与学术厅相结合,建成具有专业理念和心得交流功能的机房环境;D、实习室与展厅相结合,建成用于成果发布的展厅式实习室。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体验着强烈的专业氛围,由此生发专业人的自豪感和职业信念.2)积极创造条件,建成职场化的专业实践环境,使学校与企业形成无缝化对接.主要包括:A、办公室与工作室相结合,建成各个专项课题的教师指导的特色工作室,负责强化学生的专项职业技能;B、利用现有实习室等环境,建成专题设计和开发的孵化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实践能力;C、组建工业设计系校企结合实践管理机构:负责人才培养孵化器、人才推广部、工业设计研发部、校企结合开发部的管理。通过以上校内实训基地和机构的建立,进一步创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环境和机制。3)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健全6个校外实训基地,针对不同类型产品设计的方向为学生创造较丰富的实习实训条件,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展览、讲座、宣传和推介以及合作等形式,扩大与各方面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学生较充裕的实习实训场所。4.转变培养方式:在原有专业教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任务进课程、项目带设计,从虚拟设计课题向真实课题转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1)在原有的学生技能展示和竞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建更加有效地教师指导指导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有计划、有组织、有质量的推进学生技能展示活

  8

  动,并且探索从技能和成绩展览向成果和成品展交会方向转化,培养学生市场化的设计理念。

  2)联合有关设计公司、产品制造企业以及各类生产和加工单位,提供学生认识实习的场所,或以合作的方式与企业达成数字化传输教学模式.

  5.建设教学团队鼓励专职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的设计研发,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聘请各个相关设计行业或企业的专家为兼任教师,促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并相应的形成长效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的专兼教师团队。1)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的骨干作用,在充分搞好教学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的探索,将教学与实践进一步密切结合起来,2)定期举办设计成果展览、发布会和专题讲座。3)建立校外兼任教师专家库,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一定量的教学、校内实习实训和定期的专题研讨会.4)建立健全产学结合教师团队的制度和实施办法。5)加强教师的传、帮、带机制的建设,构建较完备的教师团队。

  6.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的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做好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学和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1)配合学院教学督导制度,完善工业设计系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础管理制度。2)配合学院的评教工作,进一步指导教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较高水平的教学运行机制.3)建立毕业生人才数据库及管理制度,长期跟踪其就业状况、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为在校生的培养及教学成效的总结、问题的反馈以及未来的调整提供相应的依据。4)构建校外信息获取渠道及运行机制,通过问卷、上门咨询和专题活动等形式,获取来自家长、企业及各方面的反馈信息,用以调整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

  三、建设内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9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创新校企联合、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场化教学环境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课题与引进课题相结合、校企共建及专兼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场化的专业环境中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加深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校内实习环境中进行职业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的学习,加大仿真和引进课题的比重.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环境中进行毕业实习、顶岗实训,以提高学生真正的专业技能和设计水平.

  根据产品设计职业教育的培养规律及以上培养途径达到职业技术课行业化,职业训练课专题化。因此我们将着重以课程的形式划分和建设教室和实习室,使教学环境模拟化、实习环境职业化、企业实训实战化,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尽快提高专业水平,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架构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课构成,以职业技术课和职业训练课两个主要类型加以实现.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做好高职课程的精简和提炼,以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到实践类课题中锻炼和提高水平。根据专业目标、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评定标准所需要,组织相关的课程,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课件与实训流程,添置相应的教具与实训工具和设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对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坚持职业技术课与行业人才能力需求相结合。2)坚持职业训练课与引进企业项目相结合。3)坚持艺术设计职业教育规律,按照虚拟课题为先、仿真课题居中、实战课题断后的顺序展开.4)坚持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设计、工艺,提高动脑、动手能力。(三)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将本专业校内实习室按工种分类扩展为按课程类型进行设置,职业技术课类实习室共计5个(设计表现课程实习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室、人体工程学实验室、模型制作实习室、功能与结构试验室)。校内实训基地由课程专任教师及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教学任务并制定具体的实训课题与流程。

  10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天津市产业发展状况,确定校外实训基地以交通、家电、文具行业为首批校外实训基地发展对象。具体单位有:天津一汽、富士达电动车、捷马电动车、辰巳产业园、宏达工业设计公司、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德中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山艺术工作室、跃进玻璃工艺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由校外兼职辅导教师制定企业顶岗实训方案与计划.(四)课程建设1、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高职专业工业设计资源库核心课程CAID3d和人机工程学两门课程的建设。2、进一步完善和编写讲义,形成一整套工业设计专业校本教材并制作相应课件;以课程研究为基础形成相应的出版教材或论文。3、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与工业设计专业高职教育相结合,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例如职业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4、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为根本目的,以岗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需要为标准,与企业联合制定教学、实训及评估标准。

  (五)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团队双师化、职业化的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1、专业带头人4名,企业专家4名,双师型教师7名,有企业经历和行业能工巧匠3名,专兼职教师比例约达到1:1.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和项目开发,教学效果明显。2、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安排教师分别参加国内、外培训,交流学习,顶岗锻炼,产品研发,考取职业资格等工作。4、建立校企共建的教师培养和教师顶岗锻炼的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职业能力。5、聘请兼职教师,建成一支专兼结合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六)教学运行与保障教学以专业教学和企业专家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介绍、辅导实训、课外认识和操作实践、顶岗实习以课程教师与企业专家公开评价的教学运行方式。保障机制采取加强领导,专家指导、督导,过程管理,定期评价,制定规章制度,

  11

  绩效考核,人员、财务保障,资金预算到位等方面相结合。(七)教学质量监控做好专业课程的教学总结、成绩分析、数据分析,针对暴露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

  法,在下一轮课中加以修正。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用以调整把握未来教学的方向。(八)社会服务1)开展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制作服务;2)承接设计咨询;3)承接校外实训服务资源共享;4)承接社会所需的设计培训工作、职业鉴定工作;5)开展委培、代培工作;6)教学与实训交流发布成果;7)教材研发;

  四、建设实施步骤

  根据专业建设各方面的项目和内容,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进度和安排。2011年—2013年主要建设项目实施步骤:(详见表一至六)(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下述内容—基本建成职场化教室环境、组建校企结合实践机构、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等。(2)课程体系建设:分析行业、企业的需求调研、基本完成课程体系的重构.(3)基地建设:完成建立产品展示模型实习室、快速成型机房配套、建立产品功能及结构实验室、建立产品造型设计孵化器机制、增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4)课程建设:建成课件共享平台、撰写论文、编制校本教材、初步建成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制度并展开工作、初步完成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国家高职工业设计资源库子项目建设的验收等。(5)教学团队建设:组织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类院校教师交流学习、教师顶岗锻炼等.(6)教学质量监控:聘请专家教学指导、初步建成评价、信息反馈管理平台、建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12

  总计:请求中央财政支持400万元:其中软性建设231万元,硬件设备169万元,硬件设备投入占央财总投入比例为:169/400=42.25%.

  以上专业建设有关项目的体系、课程、制度、机制等的建设内容,均通过调查研究、专家指导、综合分析、形成措施、分步实施来加以实现,通过专家指导、落实到人、团队合作来保证专业建设的有效实现。

  五、专业群建设(略)六、资金预算:表格与建设进度匹配(下页)

  13

  建设进度及预算:

  序

  建设内容

  号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项目合计8个具体建设内容合计21项

  建设进度

  2011年

  2012年

  合计(万元)

  经费预算

  2011年2012年央财央财

  200200

  1

  7

  11月拟定实施方案,做

  1机制体制创新

  产品造型设计孵化器机制建立

  好学访,建立运行机6月机制建立,并完成3制,启动可转化产品的项以上师生作品立项,2师生设计作品2项以上进件作品的产品转化。

  1

  7

  行立项。

  合计(万元)

  8

  7

  10月,引进1名行业企

  创新人才培养2模式

  组建校企合作机构

  12月开始实施

  业人员到校内实训基

  地,与本专业教师共同

  7

  6

  管理,形成可操作的管

  理办法。

  职业资格证培训、获取

  12月,调研学访。

  引入与本专业对应性更强的职业资格认证1种以1上,形成培训方案。

  1

  合计(万元)

  34

  42

  制作教学课件,12月具体实施,制定编充实教学资源制教材、课件的奖励措

  10月,完成学院内课件5个、充实更新本专业教

  4

  8

  施和管理办法。

  学资源。

  编写校本教材

  12月开始研究专业主干课程情况,筹措实施。

  10月,撰写主干课程教材5本以上,修订部分校本教材

  6

  8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构建与实施

  12月具体实施

  课程与资源建3设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12月具体实施

  5月,项目教学方案形

  成,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6

  8

  开始实施。

  编写1本实用性强的校企

  合作重点教材,开发1门6

  6

  校企合作课程。

  高职工业设计资12月学访调研与初步实12月,完成2个学科项

  源库建设子项目施

  目建设。

  4

  4

  相应制度建设12月开始调研学访

  6月,修订、补充、完善。

  4

  4

  重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12月具体实施

  6月,完成衔接教材2本

  以上,相应课件2个以上,可用资源库1个,完

  4

  4

  成衔接重构。

  合计(万元)

  30

  30

  5月,建立一只老中青结

  合、企业与学校共同参

  青年教师顶岗锻11-12月制定切实可行的与的6人教学团队,研发

  4教学团队建设炼和带队实习措施与办法。

  设计项目,带队顶岗实

  20

  20

  习,定期培训交流,开

  发项目1个。

  组织教研培训和12月,开始学院内教学10月,形成教研和学术

  学术交流活动年会。

  活动的有效机制。

  10

  10

  14

  合计(万元)

  7

  20

  5顶岗实习6设备购置

  完善顶岗实习制12月开始筹备运行,修5月,2010级、2009级

  度建设和实训课定各项实习实训管理办学生中实习实训学时增6

  10

  时调整。

  法。

  加。

  实习经费、实习意外险

  12月,初步预算。

  4月,投入实施。

  合计(万元)

  1

  10

  98

  71

  建设专业职场化11月制定计划,逐步打

  教学环境

  造

  5月,职场化教室、展廊、导师工作室等方面建设完工。

  35

  24

  产品展示模型实习室和配套机房设备

  11月制定计划,逐步购置

  5月,安装油泥模型工具和设备等20台套

  10

  15

  快速成型机房配11月制定计划,逐步购5月,安装三维扫描仪1

  套设备

  置

  台,雕铣机等设备。

  35

  10

  产品功能及结构11月制定计划,逐步购实验室设备置

  5月,购买实验教具和配套教学展柜、工作台等。

  10

  15

  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及评价、信息反馈管理平台

  11月制定计划,逐步购置

  5月,系统管理平台正式运行。

  8

  7

  合计(万元)

  4

  4

  7第三方评价

  聘请行业专家、管理者教学指导11月实施交流

  聘请行业企业人员3人

  次,同类学院专家2人次4

  4

  以上。

  合计(万元)

  18

  19

  8毕业生监控

  资源、评价、信

  息反馈管理平台的培训、运行、

  12月具体实施

  使用

  6月完全投入使用。完善

  监控体系、开发校友资

  源,聘请过去成功案例

  的校友成为管理平台的18

  19

  二级用户,与专业针对

  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运筹

  。

  七、预期效果

  1、初步建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行业技术应用相结合为特色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2、建成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并根据此要求使每门课程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目的,

  15

  调整绘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训练课的课程数目的比例和课时数,进一步调整理论+实践课程的实践课时的比例和要求,使之与高职教育的特色相吻合,与行业、产业的应用和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更进一步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

  3、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校内外实习、实训的软硬件环境,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使之基本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在此过程中能够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利益。能够对校外实训基地在时间及空间上进行最大程度的拓展,保证与产业行业对接的连续性及深入性。校内实训基地能够进行金属、木材、陶瓷、石膏、油泥、玻璃、塑料等模型的制作。

  4、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争取高质量完成国家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资源库建设中核心课程CAID3d和人机工程学两门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讲义和课件,制作校内教材,在此基础上出版教材,发表高质量论文.

  5、加强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分别参加国内外培训、交流学习、顶岗锻炼、产品研发、考取职业资格等工作,建立校企共建的教师培养和教师顶岗锻炼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职业能力,聘请兼职教师,建成一支专兼结合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6、建成产品设计及培训等服务平台,与各地区合作开发专利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八、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对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并对专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查。成立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小组,详细制定各分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确保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2、人员保障我院将组织以工业系全体教师为主,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项目团队,以确保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3、经费保障为用足用好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建设项目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

  16

  专款专用"的原则,根据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进度,详细编制各项经费预算。实行请购申请和院系分管领导审批制,各项教学建设经费、设备添置等经费应专款专用。明确采购及保管责任人.对每次的购置支出做好详尽的支出明细单。对所购物品,应及时做好登账、编号、登记工作.

  4、政策保障制定本项目的管理办法,将本项目细化为多个子项目,如: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行定期总结、期末评估验收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反馈整改。根据每个子项目的具体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评价反馈信息管理办法,校内社会服务管理办法,教师外出进修、实习管理办法,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同时建立责任人制度和项目监察制度,以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5、质量控制设立专门的子项目建设负责人,负责确立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检查项目实施的情况。并由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子项目的进度及实施情况进行监察。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加强教学监督,力争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师的培训、顶岗、交流学习等工作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2012年2月修订

  17

篇八: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0•【字号】深府[2012]137号•【施行日期】2012.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

  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深府〔2012〕137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深圳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10日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工业设计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是制造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是企业

  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发展工业设计业,对加快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我市工业设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成长,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制定本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和市

  场调节相结合、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专业化发展和开放融合发展相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设计创新能力,培育高端设计人才,全面提升我市工业设计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加快工业设计业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用5年时间,即至2017年,全市工业设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圳设计”知名度显著提高,努力将深圳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工业设计业集聚城市。

  --工业设计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培育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设计企业、20家以上工业设计领军企业。

  --工业设计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10-20家国家及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1-2个集聚国际顶级设计资源的工业设计支撑平台。

  --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建设2-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集聚区和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

  --工业设计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引进一批国际顶尖设计机构落户深圳,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业设计展会在深圳举办。

  --高端设计人才不断涌现,引进一批优秀设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培育一批国际化、高水平、具有创新活力的设计大师。

  二、提升工业设计业创新能力(三)鼓励开展设计创新攻关。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和设计,开展关键工艺、核心技术、共性环节设计创新攻关,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直至国际标准,取得一批重大设计专利,形成对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设计成果,提高工业设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四)增强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业设计中心,着力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开发设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

  力。组织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支持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500万元、400万元和300万元的支持。

  (五)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工业设计产业联盟。鼓励科研院校、设计机构与企业以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服务链为纽带,联合开展设计创新,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六)促进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设计成果与产业对接,支持基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设计创新成果应用推广。鼓励工业设计在城市公共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实施一批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先进制造、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品质的工业设计成果应用项目。

  三、推动工业设计业高端化发展(七)支持工业设计专业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分离设计机构,设立工业设计企业,积极承接设计外包业务,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化程度。鼓励企业加强设计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品牌创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成长性好、行业带动性强的工业设计领军企业。(八)促进工业设计业集聚发展。加强产业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现有园区用地中规划工业设计功能区,满足工业设计企业用地需求。鼓励新建或通过城市更新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园区,建成一批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工业设计示范园区,推动工业设计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九)推动工业设计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利用深圳产业优势,立足高起点,大力发展智能设计、时尚设计、品牌设计、社会设计、新媒体和体验交互设计等高端领域,鼓励“设计+品牌”、“设计+科技”、“设计+文化”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四、提高工业设计业国际化水平

  (十)推动工业设计国际化发展。充分利用深圳“设计之都”平台,加强与国际知名设计城市和设计机构的交流合作,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配置全球设计资源。鼓励工业设计企业加快全球布局,实施跨国并购,在境外设立设计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获取国际市场、技术和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

  (十一)引进国际顶尖设计机构。推动深港工业设计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设计机构来深圳设立设计研发总部、分支机构或共建设计研究中心,引进最新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市工业设计水平。

  (十二)举办工业设计重大活动。支持举办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红树奖”工业设计大赛、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年会以及高水平的设计创意展示展览等工业设计重大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活动品牌,成为深圳城市名片。

  五、构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体系(十三)开展工业设计基础研究。编制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建立工业设计统计调查制度,定期发布行业发展白皮书,加强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研究。支持建立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和前瞻性工业设计研究。支持工业设计知识普及教育,推广工业设计理念,增强全社会设计创新意识。(十四)建设国际资源支撑体系。集聚全球工业设计创新资源,建设与国际接轨、实用高效的材料展示、检索及分析、色彩管理、专利资讯、人才数据库、信息资讯等工业设计资讯数据库,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端资讯支撑。(十五)构建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工业设计业创新服务体系,规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行业提供快速成型、虚拟制造、成果展示、市场交易、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对开放式、公益性、专业化、国际领先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投资额50%、最高800万元的支持。(十六)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

  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为依托,广聚设计创新资源,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社会组织提供行业信息资讯以及开展设计对接、宣传推广、人才培训、成果展示、高端论坛等服务活动。

  六、强化工业设计高端人才培养(十七)培育高端设计创新人才。建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激励、引进、评价机制,推进高级工业设计师认定和工业设计类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和产业集聚区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鼓励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培训和设计大赛,开展优秀工业设计企业、优秀工业设计师认定。对红点奖、IF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深圳红树工业设计奖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奖项获得者给予奖励。(十八)支持工业设计特色教育。加强与国内外著名设计院校合作,引进先进设计教育办学理念,建设国际一流的工业设计特色学院。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和社会培训力量,鼓励本市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工业设计专业和课程,支持培训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建设计人才实训基地。七、扩大“深圳设计”品牌影响(十九)促进工业设计品牌化发展。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面向珠三角、辐射全国的设计服务网络,增强品牌意识,开展品牌运营及设计推广,创建个性化设计品牌。鼓励行业整体参与国内外知名设计评奖、展览、竞赛等活动,塑造深圳设计整体形象。可使用“深圳设计”标识,提升“深圳设计”品牌影响力。(二十)加强工业设计业宣传推广。建立工业设计业宣传推广长效机制,制定年度宣传推广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工业设计业推广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平面、网络及户外等媒体加强工业设计业宣传,提高“深圳设计”知名度。八、优化工业设计业发展环境

  (二十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市工业设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工业设计业发展及重大事项,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设计产业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十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自2013年起连续5年,每年在市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和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各安排5000万元(共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工业设计业发展。各区(新区)设立相应的工业设计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市、区联动工作机制。

  (二十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工业设计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得收入,免征增值税;经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按照税法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工业设计企业新建或购置的新建房屋(不包括违章建造的房屋),自建成或购置之次月起,免征房产税三年。企业用于工业设计且符合税法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二十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设立深圳工业设计发展基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可投入一定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工业设计领域。鼓励担保机构、银行拓宽工业设计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信贷和担保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发行债券或融资上市。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工业设计企业。

  (二十五)优化人才安居创业环境。引进优秀设计创新团队,鼓励海外高层次设计人才来深圳创业,符合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推荐入选“孔雀计划”,享受创新创业专项资助以及居留和出入境、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将设计领军人才列入我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范围,经认定后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设计企业集聚区配套建设的公共租赁房优先向设计人才出租。重点企事业单位设计人才依规定享受人才安居政策。

  (二十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和社会服务体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支持建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数据库,推广工业设计数字作品备案,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专利申请和著作权登记,鼓励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保护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和设计师权益。

  九、附则(二十七)市工业设计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工业设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二十八)本措施支持的工业设计企业均需在深圳注册。本措施规定的优惠政策与我市其他相关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二十九)本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限5年,由市工业设计产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篇九: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工业设计是将知识、技术、信息和创意转化为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系统及服务的创新创造活动,决定着制造和服务的品质、价值和竞争力。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培育工业设计骨干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促进我市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工业设计对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实施,制定本措施。一、培植更高能级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一)夯实工业设计基础研究。鼓励我市高校院所、行业组织、产业联盟和工业设计企业加强对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理念、规范标准、创新应用和计量管理等基础性工作研究,丰富工业设计理论、理念素养与思维方法养成,形成高水平的工业设计规范与标准体系,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理念与模式变革;大力支持研发贯穿工业设计活动全过程的表情分析、建模渲染、平面效果、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__打印、样板制造和表面处理等软硬件工具,构建门类齐全、先进适用的工业设计工具体系,促进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方式和效率变革。对我市高校院所、产业联盟、行业组织及企业开展的有关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以及研发的有关工业设计软硬件工具设备

  项目,列入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攻关、数字经济等资助计划,给予财政资金资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强化工业设计创新载体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完善认定指标体系与程序规范,优质增量,优化存量,不断强化工业设计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加强围绕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工业设计创新体制建设,鼓励制造业企业建立以工业设计中心为核心载体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鼓励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和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大工业设计投入,大力提升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充分运用工业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的紧密耦合关联特性,更高标准、更高层级地发挥工业设计对产品、企业和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

  设立“深圳工业设计中心认定项目”资助计划,对制造业企业内设的工业设计部门,经有权部门认定为国家级、省市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___万、___万元奖励;

  设立“深圳工业设计领军企业认定项目”资助计划,对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成长性好、专业度高、行业带动性强的专业化工业设计企业,经有权部门认定为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的,给予最高不超过___万元奖励;

  设立“深圳企业(设计师)获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项目”奖励计划,对参与国内外具有国际影响力工业设计大赛并获得奖项的深圳企业或工业设计师个人,视其获奖项目的专业化水平、产业化程度和影响力大小等综合情况,给予其单一获奖项目最高不超过___万

  -2-

  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三)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

  作部署,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面向市场、强化应用的创建原则,探索建设XX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充分发挥其开展工业设计基本理论与标准规范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设计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开展人才培养与交流、促进全球设计资源供需对接与交流合作、建立工业设计数据资源中心等职责,为我市工业设计增强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理念创意、标准规范、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等支撑作用。

  编制和实施XX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方案,对经有权部门认定的省市级和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___万和___万元的资助。(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二、推动更高质量的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四)驱动工业设计全方位创新发展。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依托我市制造业发达优势,立足高起点,构建“设计+研发+服务”创新设计体系,采用最新设计理论理念、流行趋势和管理方法,推动工业设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发展定位上,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设计之都”定位,统筹专业设计公司跨行业服务优势和制造企业内设机构专业深耕优势,形成我市工业设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着力培育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比较竞争优势的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和工业设计大师,及其独立品牌工作室;

  -3-

  在创新设计理念上,坚持以绿色生态设计为先导,综合并行、智能、非物质、可持续、___、__与__、__与__和系统集成,以及汇集东西方经典美学、优秀文化传统等设计理念与方法,着力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化水平;

  在创新设计价值上,充分发挥工业设计耦合贯通先导属性,着力推动设计服务从低价值的单一产品和简单制造设计向高价值的集市场需求研究、产品定义、品牌文化、材料研发应用、技术工艺、外观造形、功能结构、营销策略、服务体验、市场反馈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性设计的转变,强力提升工业设计价值,引领和助推制造业产品、技术、与生产、营销方式的创新迭代发展;

  在创新服务领域上,鼓励工业设计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行众创、众包、众设等服务新模式;支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产业环境、产品概念、品牌风格、用户研究、技术迭代趋势、营销模式和服务规划等先导性设计咨询服务,和团队管理、研发流程、评价体系、工程规划等设计管理服务,以及服务方式、商业模式和新业态等设计服务,大力拓展和增加工业设计服务领域与产品品种,促进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产品与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推动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在产业园区用地或楼宇建设规划中划分“工业设计功能专区”,支持将老旧工业区改造成“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打造一批设计资源聚集、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工业设计示范园区。

  实施“深圳工业设计示范园区认定项目”资助计划,对获得国

  -4-

  家级、省市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认定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300、___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篇十: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吴雨亭;刘海青【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7)005【总页数】4页(P94-97)【关键词】产教融合;产品设计;课程构建【作者】吴雨亭;刘海青【作者单位】红河学院美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

  产教融合是近几年高校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15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就是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2017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又再次强调了产教融合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红河州唯一的一所地方性高校,红河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有关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从2013年设立以来,一直坚持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不断摸索尝试,探索产教融合的实施方式。本文拟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及优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以期为提升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用建议。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建设的优势产品设计专业所涉及的面相对较广,在云南省多所开设有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校中,许多高校均有自己所面向的特色领域。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建设的时间较晚,缺少经验,需要向其他有经验的高校学习,但在办学定位中,如果总是“模仿”与“跟随”有经验的高校,在专业特色上难免会出现雷同。同时,新增设的专业往往基础薄弱,加上红河学院地处偏远地区,与昆明等高校相比,接受新事物、新科技、开拓视野的机会少得多,即使借鉴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也难以达到同样的人才培养效果。因而,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想要得到提升,专业的建设想要有所突破,首先就要有良好的专业定位。产教融合的提出正好给地方性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建设提供了突破性的发展机会,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一)产教融合为产品设计专业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一,红河学院地处红河自治州,这里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很多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这些资源为地处红河州的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第二,红河州具有许多别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产业,如建水县是我国四大名陶中“建水紫陶”的产区和发源地,个旧市“锡工艺”产业和石

  屏县“乌铜走银”工艺也是较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品产业。虽然这些产业的规模并不大,但足以支撑地方院校实现“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的行业当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行业的实践‘学生走出去’‘专家引进来’等”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二)产教融合满足了专业和企业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产教融合实施的基础来自于企业和高校双方的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双向发力、互动整合而使教育融合为一体。从目前红河州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每个产业都不乏技术熟练、制作技巧精细的工艺人员,但却非常缺乏能够进行产品创意开发的设计人员。而在学校教育中,产品设计专业培养正好是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以产品造型装饰为重点的设计、教学、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教育能够提供给学生关于产品设计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对产品开发生产制作环节的实践指导。由此来看,企业可以提供给学生具有当地特色化的工艺教学,同时提供给学生设计实践的机会,而学校教育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作为新增的专业,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只有办学呈现特色,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而与红河州当地特色产业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教育,无疑是深化专业特色优势的一条绝佳之路。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就目前来说,产教融合在各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中已不是陌生的词语,但如何实施产教融合对于专业建设来说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年来,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在对产教融合的探索中也遇到了如下的困境:(一)教师的配备与课程设置的问题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要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就需要为学生配备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师。在红河州的特色产业中,不乏有经验丰富、艺术创作能力强、手工艺精细熟练的工艺大师,这些大师可成为产教融合课程中的企业导师,对学生

  进行工艺品的创作指导。但红河州地方性产业以传统工艺居多,能够聘请到的企业导师基本上属于工艺美术师,虽然他们具备非常丰富的产品创作及制作经验,能够承担起某一类工艺产品的艺术创作和手工制作技艺的教学。但对于设计行业而言,产品设计需要培养的是具备设计师的思维意识,能够洞察市场的需求并且根据需求进行产品的创意开发的设计型人才,仅仅靠聘请红河州当地产业中的大师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在对多元化产品材料、产品加工方法、产品功能开发、产品概念设计等设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上会有所欠缺,弱化了对产品设计师所需具备的设计专业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产品设计专业之前已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但这套课程体系受到了学年制、学分制等因素的约束,很难将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带入到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具体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课程缺乏长时期的技术实践、市场实操等内容,并不能真正满足“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建设中,就需要把控好学生的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保证学生能够在掌握产品设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产教融合的特色化学习,同时需要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积极争取红河州当地产业中的相关人员到校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努力开拓与红河州之外的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争取邀请到更多行业中的设计师参与到专业的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指导条件。(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牢固性和持续性不强在目前产教融合教学的尝试中,到基地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己与熟识的企业联系,再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没有正式规范的课程设置和文件计划支撑。这些基地的使用往往会随着任课教师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实训课程安排相对随机。同时,由于学生每一学年除了修读专业课之外,还要修读其它课程,在课程的安排上,如果学生长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可能会影响学生其它通识课程的修读,违反学

  校的教务管理规定,因而课程建设中到实训基地进行学习的计划往往会沦为空谈,牢固性和持续性不够。要让实训基地真正达到辅助人才培养的目的,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行业实践锻炼,那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就需要考虑好校外实训课程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和意义,考虑好学生各学年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及授课模式,同时与学校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留出可供学生外出实训的时间段,保证学生其它课程的有序进行。此外,还需要邀请企业人员切实参与到课程内容及教学计划的构思当中,双方就学生能力的培养、产教融合的具体运行等问题达成共识,以便实现学生的实训效果落到实处,企业能通过双向选择选到合适人才的良性循环合作模式。三红河学院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随着学校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产品设计专业紧密结合红河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红河州地方特色产品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支持建水紫陶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群建设”为宗旨,以“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示范区”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根据上述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建设中的优劣条件分析,对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考如下:(一)建立与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第一,要建立与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体现产品设计行业的实用性,理论知识既要符合专业特色,又要与行业相接轨。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学到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根据专业发展变化、市场需求、当今产品设计行业中出现的新理念、新技术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能力能够始终站在设计领域的前沿。

  第二,要建立与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结合红河州特色文化产业,开展自身特色实践课程教学。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制定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强化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一是课堂教学与市场教学相结合;二是专业教学与技能实训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技能,了解产品施工、材料、制作工序,培养学生产品设计能力。(二)做好应用型课程模块体系的构建在课程模块的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产品设计专业将学生的能力分为了三大模块:文化素养、专业知识技能及设计实践应用能力。对应这三大模块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构的建设上,要做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下,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运用到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当中,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改革方法:采取基础课+技能课+实训课的课程结构模式。基础课。包括学生在本科教学中所需掌握的各类理论课程,本模块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综合文化素质,达到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人才知识要求。技能课。包含所有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所需掌握的专业应用能力课程。也就是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熟练的手绘、计算机、模型制作技能以及设计语言运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对不同行业以及文化环境的适应和理解能力等,重点塑造学生广博的专业知识。在学校教育中,主要通过“产品项目设计实训”系列课程,采用课堂与专业工作室并行的复合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构建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与配套课程考核机制,并辅以与之相契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地缘和学科专业优势,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

  实践课。以选修的形式为主,由于文创产品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红河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也多种多样,本模块的课程将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开设《产品设计实践》系列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某一类产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制作工艺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设计实践应用能力。这一模块的实施安排在大三至大四学年,通过将大三、大四的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校外实践,使学生在与市场接轨的实际工作中切实地将所学技能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最终达成“文化内涵,专业实践,应用创新”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在学分设置上,技能课及实训课的学分所占比重较大,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训练。总而言之,通过基础课+技能课+实训课的学习,学生在四年本科教育之后能够掌握产品设计领域所需的专业技能及知识素养,同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红河学院产品设计及其他文创产品设计的工作经验,实现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三)积极开发建设特色课程在特色课程的建设上,主要以教师科研、地域特色为依托,打造具有红河州地域优势的课程体系。第一,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广泛调研,依托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学科与专业相结合,将教师科研项目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打造产品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特色。第二,积极加强虚拟工作环境的建设,通过在学校中模拟产品设计工作环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应用型课程教学新模式。第三,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积极建设精品课程,打造《建水紫陶工艺技法》《地方民族民间艺术考察》《产品项目设计实训》等精品,实现专业课程的示范作

  用。第四,课程体系的地域特色。依托地域优势,将“红河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丰富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目标、内涵及教学形式,使课程教学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媒介,解决课程教学与传承文化的关系。(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与教学环境。第一,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考核)大纲”“毕业设计(考核)实施办法”,做到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第二,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化教学的保障能力,实践教学条件更趋先进、完善。第三,依托工作室及工作室群开展“实题与虚题”的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第四,与多家设计公司、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送学生开展教学见习及专业调研。第五,定期开展在校师生的学术专业研究及观摩活动。总的来说,产品设计专业本身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红河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的分析,以期能够将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到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当中,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特色专业、促进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效果提供些许有用参考。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刘和剑,赵峰.产教融合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建设路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8(35).[2]蒋亚华,韩浩章,刘宇,李素华,张颖.产教融合背景下“园林工程”课程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

  报.2018,24(21).[3]费志勇,陈梦玲.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8).[4]王晓玉.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育人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8(18).

篇十一: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P>  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措施(202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培育工业设计骨干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促进我市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工业设计对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制定本措施。

  一、培植更高能级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

  (一)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鼓励我市高校院所、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强工业设计基本理论、规范标准和计量管理等基础研究。大力支持研发表情分析、建模渲染、虚拟现实、样板制造和表面处理等贯穿工业设计活动全过程的软硬件工具,构建门类齐全、先进适用的工业设计工具体系。对相关单位开展的工业设计基础研究、软硬件工具开发项目,按现行政策标准给予财政资金资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强化工业设计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创新发展壮大,对经认定为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的,按照不超过企业在工业设计软硬件建设方面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鼓励制造业企业建立以工业设计中心为核心载体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对经认定为国家级、省市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的,按照不超过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分别不超过500万元和300万元;鼓励参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奖项,对获得奖项的企业(设计师),视获奖项目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影响力等情况,分别给予获奖项目5万元、10万元或50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制定深圳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方案,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面向市场、强化应用”原则,创建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为我市工业设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理念、创新创意、标准规范以及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等支撑。对经认定的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按照不超过研究院建设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对升级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的,按照不超过研究院升级建设总投入的50%再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科技创新委,各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二、推动更高质量的工业设计创新发展

  (四)提升深圳工业设计的辐射能力。支持具备实力的企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重大经济圈建设,承接国家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电子信息、工业母机和精密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的工业设计重大创新攻关项目;促进深圳工业设计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打造立足粤港澳、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工业设计创新高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实施“深圳工业设计”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加强工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把工业设计质量控制贯穿于研发、试制、检测、定型等设计服务的全过程。实施工业设计质量品牌双提升行动,对企业实施的提升工业设计精细化质量管理、品牌战略规划、品牌营销推广、品牌国际化与交流合作等项目,给予财政资金资助;将“深圳工业设计”纳入深圳标准

  认证范畴,支持认证机构制定“深圳工业设计”认证规则,建立科学严谨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认证方式,引导推动企业申报认证;允许经认证合格的企业或产品,将“深圳工业设计”标识标记在实物产品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推动工业设计国际化发展。鼓励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工业设计机构的交流合作,以在国外设立设计中心或收购国外设计机构等方式,快速融入全球工业设计网络,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支持国外设计企业、科研院所来深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或共建设计研究中心,提高深圳工业设计国际化水平。对企业实施的国际化战略项目,以及国外设计机构来深设立区域总部等项目,按深圳市现行的总部认定、国际科技合作、外贸发展专项等政策,给予财政资金资助。(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商务局)

  (七)推动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在产业园区用地或楼宇建设规划中划分“工业设计功能专区”,支持将老旧工业区改造成“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打造一批设计资源聚集、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工业设计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三、发挥更强有力的耦合贯通引领作用

  (八)引领先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加速转型。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发挥工业设计与技术创新高度耦合关联的特性,着力提升产品的外观造型、友好体验以及工程易用性和环境融合性,把工业设计贯穿于产品生命的全周期,推动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从技术领先向技术与服务双领先转变、向价值链更高端的服务型制造迈进。对该类企业实施的工业设计引领创新与转化应用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九)引领优势传统产业转变增长方式。重点在黄金珠宝、服装、家具、钟表、皮革、内衣、眼镜和工艺美术等时尚产业,聚焦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重点工作,围绕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结构、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强化工业设计在集成创新、时尚高端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从规模、速度的外延式增长向设计、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的内涵式增长转变。对该类企业实施的工业设计引领创新与转化应用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引领中小微制造企业加快成长步伐。实施“工业设计走进中小微制造企业”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开发适合中小微制造企业的设计服务产品,帮助中小微制造企业推进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助力中小微制造企业走“专精特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加快做强做大步伐。对中小微制造企业实施的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等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应用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万元。(责任单位: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十一)深化工业设计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融合。鼓励工业设计企业积极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发挥工业设计对经济社会全领域贯通渗透的特性,强化工业设计对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引领服务作用,推动以工业设计改善生

  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打造全球一流的工业设计人文城市。(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四、构建更多元化的人才培育体系

  (十二)改革工业设计人才教育模式。积极推动深圳市各高校设置体现中国特色、融汇国际标准、符合深圳市制造业发展趋势、横跨学科门类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结合“新工科”建设,推广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模式,大力培养符合深圳市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十三)完善工业设计特色培育体系。依托深圳市各高校院所,加强工业设计、时尚创意院系学科建设,开展高层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支持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高校院所来深圳市合作办学、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社会机构、高校院所和制造业企业联合建立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同培育机制,开展工业设计学科教育和专项培训。推动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传承工业设计大师技艺和精神,培养工业设计工匠大师型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人力资源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四)创新工业设计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根据国家、省工业设计职称评定制度,协助深圳市工业设计从业人员积极申报高等级工业设计职称;支持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探索创新开展深圳市工业设计大师评定制度,加快工业设计人才职业化建设,增强职业成就感。对经评价认定的工业设计大师、高级工业设计师等高级人才,比照深圳市现有产业创新人才的政策,给予其相应待遇。(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住房建设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五)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以项目合作或设计策划等方式,面向全球引进高端工业设计人才;鼓励国内外工业设计人才来深就业或开设独立品牌工作室,按照现有人才政策给予资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搭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支撑网络

  (十六)建立工业设计研究服务体系。依托深圳市各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工业设计研究服务体系,围绕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开展基础研究,建立开放共享的行业数据资源库、材料数据库以及通用模型库,为工业设计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设计工具、设计标准、计量测试、成果转化与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

  (十七)搭建协同创新服务支撑平台。支持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深圳市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技术与装备设施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搭建开展设计创新智库咨询服务,共享研发工具与检验测试设施,促进组织形式创新,实现设计需求对接,推进众创、众包、众设等协同创新发展的工业设计生态平台。对建设旨在提供共享设计资源与信息、构建协同创新设计生态等多样化服务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支撑平台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八)搭建交流合作展示交易平台。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交易

  平台,举办促进工业设计国内外要素聚集、理念与技术交流合作、成果展示推广交易等活动;对标国际一流,持续办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工业设计专业展览展会等活动,吸纳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依托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和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高起点、高规格打造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吸引国内外杰出设计人才和一流设计成果汇聚,促进交流合作,提升深圳工业设计国际影响力。对社会组织和企业创办、举办的工业设计领域重大活动,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费用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经市政府审议决定的专项活动除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九)营造良好的工业设计文化风尚。完善工业设计文化传播机制,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工业文化知识普及活动,加强工业设计文化培育。鼓励中小学校与龙头领军企业共建“中小学生工业设计培训基地”,开设工业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启蒙教育,开展“中小学生走进工业设计”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工业设计文化认知度和普识度。对举办推动我市工业设计文化宣传普及的展览展示、知识培训、学术交流论坛等重要活动,开展以我市工业文化遗址、重点特色工业企业为载体的工业文化旅游、工业博物馆、产业展馆建设等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费用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六、营造更加优化的产业发展生态

  (二十)落实财政资金与金融政策支持。实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对工业设计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各区(新区)结合实际制定支持本辖区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市、区联动工作机制。鼓励深圳市已设立的各类政策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国内外创投机构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对工业设计企业的投资。(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设计师及时进行专利申请和著作权登记,建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库。建立健全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预防、预警和应对机制,严厉打击对创意设计、设计品牌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切实加强企业和设计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社会机构面向企业和设计师开展创意设计、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防范,以及商标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等专题培训,增强企业和设计师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维权能力。强化对企业和设计师知识产权维权行为的激励,对企业和设计师采用法律手段维护所属专利权、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给予财政资金资助。(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二)建立工业设计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将工业设计产业纳入深圳统计调查范围,编制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完善企业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信息数据库,定期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加强监测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十三)加强工业设计的宣传推广。在市民广场、会展中心、图书馆、机场、车站、港口等公共区域,着力建设宣传工业设计活动与成果的展示演示载体;在深圳广电与报业集团等媒体机构开设栏目、专栏和专刊,合力构建多元化的工业设计文化发布传播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深圳市工业设计活动与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将深圳工业设计文化作为城市名片之

  一,推动深圳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品牌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七、附则

  (二十四)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保障本措施的具体落实。本措施发布前受理的项目,沿用《深圳市工业设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经贸信息规字〔2018〕11号)及相关操作规程执行。

  (二十五)本措施规定的优惠政策与深圳市其他相关优惠政策不得重复享受。

  (二十六)本措施由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原《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2012〕137号)同时废止。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篇十二: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产品设计的可持续性研究

  作者:姚伟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3期

  摘要:可持续的概念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也包括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可持续设计其实是达到环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这三个效应,西方国家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比较早,可持续设计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状态,经济是相关联的。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产品设计的可持续性,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产品设计;可持续性;措施

  1、可持续性设计概念内涵

  “可持续设计”是个包容性的概念,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持续设计理念研究,如提倡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有自身特点,柳冠中教授结合设计学规律和系统论知识,提出了“设计事理学”。从“造物”转为“谋事”的思考创新,核心思想与可持续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论有相同之处。通过整合产品以及服务构建“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探索可持续理念实践对社会创新起着积极作用。

  假如参照目前公认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来界定可持续设计,笔者认为可持续设计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属: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其中,环境可持续性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可持续产品设计发展的最初阶段,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往往是被刻意忽略。而发展至今,可持续产品设计的内涵已越来越丰富,与当初已有很大不同。同时,业界和学术界对于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关注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产品的环境可持续性,也从产品本身的物质层面逐渐扩大到非物质层面,如最初关注的往往是所用材料是否环保、使用过程是否有污染、能否直接带来环境效益(如节能、净化、少排污等等),转而关注产品的非物质层面的环境效益,如教育意义。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产品在社会中扮演着环保类公益广告的角色,在用户的生活中长期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也具备了环境可持续性,虽然它本身或许不能直接带来环境效益。另一方面,近年来对于文化可持续性的关注逐渐增多,涌现了许多地域传统文化或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设计与研究,这正是可持续产品设计在社会可持续性这一维度上的逐渐丰满与完善。不难看出,可持续产品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内涵上越来越趋近可持续发展观。

  2、产品设计的可持续性措施

  2.1整合化设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件产品具备更多的功能,避免制造两件或多件产品带来的能源消耗。常见的方式就是将几件相关联的产品合并到一起,例如移动电话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集合了闹钟、记事本、地图、相机、日历等功能。如一款整合了台灯和手电筒的照明产品。它是用可再生材料(竹子)作为主要原料的产品设计,减少资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照明的方式是还原了人们传统熄灭蜡烛的方式,即用盖子罩子,隔绝氧气,也是一种无意识设计(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给大众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使得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而是注重产品和情感的结合)。(图1)

  2.2简化设计

  实现功能同时,避免结构的复杂,简约而不简单。设计师应该从设计过程中的一开始就着手简化设计。目前市场上的垃圾桶一般都不便于随意携带,只能固定于一个使用区域,这款产品解决了这一问题。便携垃圾桶在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相对于一般的设计方式它节省了70%的原材料。它的主要设计点是简单的连接方式,根据用户意愿可随意拆装,改变产品的使用体积,便于携带。实现扁平化产品包装,节省运输成本。

  2.3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可以需要,将单元体(不同或相同)相互组合形成新的产品,提供新的功能。通过将产品拆卸,可根据使用场景更换使用功能,模块化让定制产品成为可能,同时便于产品的升级和维修。它是通过单元体相互的组合、拆分,来实现不同的的功能,优点是节省用料、成本和占地空间,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设计方法。2.4通用化设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通用设计:实现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共用特性,最大限度地采用在功能上与尺寸上可互换的标准件、通用件、借用件、原材料及品种、规格、结构、尺寸要素。设计师有责任去考虑当一个产品走到尽头后会发生的问题,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一旦产品报废,该如何拆解外壳和内部零件,并分别作出相应的的处理。相反,这样也可以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组装相对容易,节省成本改进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当消费主义热潮渐渐退去,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实现可持续的道路不仅需要设计师一己之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这条道路崎岖漫长,充满困境,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劲松.工业产品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J].湖南农机,2007,07:164-165+167.

  [2]陈传文,鲁群霞.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设计[A].MinistryofAppearanceDesignExaminationoftheStateIntellectualPropertyOfficeofP.R.China、IndustrialDesignInstitution,ChineseMechanicalEngineeringSociety.Proceedingsofthe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Design[C].MinistryofAppearanceDesignExaminationoftheStateIntellectualPropertyOfficeofP.R.China、IndustrialDesignInstitution,ChineseMechanicalEngineeringSociety:,2004:4.

  [3]陈传文,鲁群霞.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设计[A].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宁波市银州区人民政府、宁波工业设计研究所.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宁波市银州区人民政府、宁波工业设计研究所:,2004:4.

篇十三: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P>  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设计水平,拓宽设计创新需求和市场,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推动省会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冀政字〔2017〕3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提升工业设计创新发展能力

  1、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2、鼓励国内外知名设计大师、知名设计机构来石家庄设立工业设计机构。对新引进的知名设计机构(公司)分支机构、知名设计大师工作室,设立2年以上(含2年),服务企业10家以上的,经第三方评估确认给予分支机构20万元,工作室10万元奖励。各县(市、区)对引入的工业设计分支机构(工作室)提供不少于3年的免费办公用房。

  3、支持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可申请一次奖补,奖补标准为服务合同实际发生额的50%,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与工业设计机构建立三年以上稳定合作关系的,奖补标准可提高到30万元。

  4、支持基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对经审核认定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转化效果显著的项目,按核定支出费用5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

  二、提高工业设计综合服务水平

  5、鼓励工业设计创意园区建设。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

  6、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组织、优势企业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的工业设计研究。对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进行研究分析的项目,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万元。

  7、支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建设高效实用的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专业知识库、信息咨询库、成果展示库等开放式、公益式、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投资额50%、最高30万元支持。

  8、引导成立工业设计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加强业务指导,完善协会组织架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运营机制,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三、扩大工业设计国内外交流合作

  9、支持我市优势企业和优秀人才参与国家、省级工业设计培训、论坛、展览、竞赛等活动。对获得iF国际设计金奖、红点之星、红点至尊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的,每项奖励10万元;对获得iF和红点其它奖项、IDEA奖、GMARK奖、河北省工业设计金奖(含大赛类)的,每项奖励5万元。

  10、支持本市企业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工业设计评选活动(含大赛类)。对获得产品类奖项的给予10至30万元奖励,对获得概念类奖项的给予2至6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奖评选等政府组织的活动。

  11、支持工业设计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产业园区举办形式多样的工业设计大赛、论坛交流、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活动。对各项活动资助标准按不超过审核认定支出费用的5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不超过30万元。经市政府批准举办的行业内重大交流活动,可以一事一议,享受全额资助。

  四、加强工业设计供给侧支撑

  12、成立石家庄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统筹协调工业设计发展及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13、设立石家庄市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设计发展,落实相关鼓励扶持政策。

  14、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工业设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工业设计企业提供技术转让、设计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得收入,免征增值税。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研发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1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工业设计成果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和著作权登记,鼓励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保护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和设计者权益。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并列入社会信用“黑名单”。

  16、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措施。

  本措施由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篇十四: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P>  XXXXXXXX技术学院专业调研报告

  一、标题

  XXXX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2019年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报告二、

  前言

  (一)调研目的产品艺术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调查报告中的产品艺术设计的概念是狭义的产品艺术设计的概念,即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设计所带来的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产品艺术设计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产品艺术设计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功的商业模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需求、产业环境、竞争态势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适合自己的、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产品艺术设计是市场细分的表现,也是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产物,因此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按照项目量收取服务费用,没有自己品牌的产品,但是公司的平均利润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员工的薪酬相比其他专业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产品艺术设计扮演的角色一直也是配角,但是产品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属于技术创新,是一种整合型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让企业起死回生。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大众对此的认知度并对此行业的前景究竟作何设想呢?对于就此问题,我们调研小组分别对于大众以及产品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以下简称专业人士)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二)调研时间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8月20日

  (三)调研对象调查采取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在对

  专业知识和调研课题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先去厦门龙山文创工业设计园、集美青年创意设计中心、集美海蛎文创园进行访谈调查,共采访了六家公司,其中有视频资料的一家,有录音资料的一家,其他四家只带回了公司的部分宣传资料。对工业设计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我们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针对工业设计的从业人员和普通大众,均通过问卷发放、回收和统计数据,因此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我们在网上查找和添加工业设计群,在群上发链接,有57个人填写了问卷。普通问卷以学生填写为主,共回收了94份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与访谈得出的结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我们的调研分析包括针对从业人员的问卷分析、针对普通大众的问卷分析和访谈调研分析。各个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又没有完全独立,针对从业人员的问卷分析综合了访谈调研的部分内容,

  (四)调研方法一、问卷分析(一)针对从业人员的小题分析(以对从业人员的问卷题目为顺序,再分析问卷的基础上综合访谈调研的内容。)1、参与问卷的从业人员男性占85%,女性占15%,工业设计行业以男性为主,说明工业设计更偏向工业,需要有一定的工科基础,使得女性的从业人员较少。男性工作更有干劲,更喜欢挑战,创新思维更强。商业模式的转变最终靠具有创新的员工和管理者。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种优势。2、填写问卷的从业人员约有一半是来自厦门特区城市的工业设计机构。此次访谈调查的厦门地区为主,虽然没有其他大城市如此多,但是对于一个经济特区城市的工业设计相对于其他城市发达些。3、填写问卷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25岁以下,几乎没有40岁以上的。

  作为新兴行业的工业设计的从业人员,队伍年轻化是主要特征,学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也比较迟,因此毕业的人员都比较年轻。年轻人具有敢想敢干,不怕难,为探索商业模式的新道路奠定人才基础。但是工作不稳定,喜欢跳槽也是年轻人的特点,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激励机制。

  4、工业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和设计管理等,填写问卷的从业人员80%以上都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主要是以产品设计为主,其他工业设计为辅,各分支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商业模式的探索也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的公司。

  5、从业人员大多属于工薪阶层,大部分工资都在5000以下,占82.86%,其中3000以下的占了51.43%,表明工业设计人员工资处于较低水平,对招收设计人才不够具有吸引力,对大学生选取该专业也不够吸引力,对员工的激励有限。薪金不够高是阻碍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工业设计缺乏人才,主要是新专业,学校还没有培养足够的人才,即使有培养,教学与实际有些脱节,导致人才更难找。薪酬较低比较难吸引人才。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如厦门龙山文创园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给高级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分股权,采取提成制,员工的工资发展没有上限,更是可以超过经理的工资。给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发挥,如果员工有好的点子,公司可以出60的资金支持员工做出项目,参加《创业厦门》的项目——“好习惯”则是出自点子库。我们调查的工业设计公司每周均有培训或者交流会,不仅促进员工间的良好关系,更能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6、工业设计的公司规模各有不同,主要还

  是集中在中小规模的公司。国内大型工业设计公司还没有发展起来。中小企业更具有灵活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中小企业更重要,关系着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调查的厦门工业设计园的企业普遍公司规模小,厦门龙山文创园工业设计公司为五十多人,集美青年创意设计文创园、厦门海蛎文创园创新工业设计公司也就二十来人,其他的公司也是不超过五十个人。公司内部分成几个小组,再把公司的项目分给小组。导致公司规模小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工业设计公司创业资金少,公司培养出的人才都寻求独立发展的道路,选择创业的道路。

  7、通常都要加班,人均每周1-3次,工作压力大。8、专业人士对自己从事的行业的兴趣一般,没有特别高昂的热情,这也影响了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9、从图中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公司工业设计人员占到工业设计公司的运转离不开其他人员的工作。工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光有设计师是不够的,需要市场营销等一些列的运作团队共同协作。厦门工业设计公司这方面还比较落后,较少有在自己的市场调研的团队,通过外包的形式进行市场需求的分析。厦门龙山文创园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慢慢优化自己的团队,非设计专业的人员占了30%。在访谈中还发现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是大中专毕业的学生,本科生不算很多,研

推荐访问:产品设计专业持续扩大办学影响措施 办学 产品设计 持续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