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19篇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综述 王云庆;彭鑫【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保护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1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综述
王云庆;彭鑫【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保护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各领域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也随之迅速开展.通过对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成果从发文数量、类型、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可发现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具有具体深化、涉及学科广泛等鲜明特点,但也存在研究角度趋同,缺乏宏观研究和国外研究等不足.【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信息技术;分类综述【作者】王云庆;彭鑫【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7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项目作为发展互联网文化信息资源的主要策略[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开展的《世界记忆》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于2002年下半年起草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和《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纲领》草案,在2003年通
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数字化遗产宪章》,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正式纳入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中也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笔者在广泛收集整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以促进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笔者于2016年12月31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4种数据库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and数字化”为主题,共检索到文献713篇,通过逐篇阅读,剔除无关或关系不密切文献及非学术型文章后最终保留相关论文644篇,并按发表时间做了统计分析(图1)。其中会议论文2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6篇,博士学位论文14篇,其余504篇为期刊论文。按年份统计论文数量可以从宏观上掌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总体概况,如发展速度、研究水平、研究趋势等。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2005年之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尚属空白,虽有个别学者开始收集有关基础资料,但仅停留在对素材的汇编与研究数字化保存层面。直到2006年2月彭冬梅等在《美术研究》上发表《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必要性、所涉及的数字技术、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等内容,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系统研究。2008—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开始得到普遍关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2011—2013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通过与实施,加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研究论文数量出现快速增长。2014年
11月,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首批)试点工作总结会召开,标志着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为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具有较高学术水准。通过发文量分析可大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分为三阶段:2005—2010年是起步阶段,2011—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2016年进入繁荣阶段,可以预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2.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内涵研究对一项事物的研究首先基于对这一事物的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绝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嫁接,它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加之数字化保护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兴方式,因此,有关概念内涵的研究就成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杨红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就是将非遗资源加工转换成数字资源,如通过录入、扫描、摄影、转录、摄像等方式生成数字文件,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与共享的整个流程[2]。张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是通过对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组织和存储来实现对遗产的保护,不仅不占用物理空间,还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的双向转换,方便自如地对资料进行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3]。裴张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即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如数码拍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录音、摄像,虚拟现实,网络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数据库,并配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数字化再现[4]。虽然不同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概念的论述有所差异,但所包含的要素基本一致。简单来说,数字化保护需要利用一系列的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数字化”必
须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本末倒置,就“数字化”论“数字化”[5],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被数字媒介技术淹没。2.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必要性也是学者探讨较多的一个问题。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社会价值和高精度逼真的数字化技术所具有的优点这两条思路展开。谭必勇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或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了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利用,数字化保护方法所具备的技术手段多样、保护及时、传播范围广、管理科学化与精确化等特点,能够为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技术与服务支撑[6]。裴张龙认为数字化保护可以有效地再现其文化空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其生产、使用、流通、传播传承等虚拟场景,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真正体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7]。王云虎将数字化保护的作用及意义归纳为长久保存、管理共享、利于研究、商业化发展4个方面[8]。数字化保护利于政府部门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政府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为民间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给予现代科技手段和资金支持,使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更加科学化。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提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利于开展公共教育和学术研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系,从而增加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利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使传统文化资源同时承载公共服务与市场运营两方面的作用[9]。如运用高新数字化技术改造徽州传统龙川木雕,实现快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从而实现产业升级[10];针对磁州窑装饰图案,开发数字化应用设计与销售平台,提取纹饰,进行再设计[11];利用微电子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改进陕西皮影艺术,达到皮影戏演出的智能化效果[12]。可见,数字技术所具有的记录、保存、阅览、检索、共享等
功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有助于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扬。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1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和途径一般是对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或实证假设,也是对数字化保护具体操作的细化,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数字化技术,以及这些全新的数字化采集记录手段和保护手段如何应用在某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深度开发与保护传承之中。黄永林建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运用要从4个方面着手,即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标准规范和检索技术体系,利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展示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14]。谭必勇、徐拥军认为技术维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具体表现在数字化工具的选择与评价、数字化长期保存、数字化服务的技术支撑3个方面[15]。周耀林、叶鹏认为新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从科技化保护和保护机制创新入手,利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契机,逐步创设适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新体制、新平台和新方式[16]。在具体实施方法和途径上,学者普遍认为数字化信息库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能够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环境下得以创新发展。数字化信息库主要强调数据与方法的集成,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web3D技术、全息拍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录音及录像技术、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动作捕捉技术、数字叙事记录手段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管理。建成的数据库形式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等。如白族聚居民居建筑数据库采集白族聚落民居的布局数据信息、建材数据信息、彩绘数据信息,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开发平台,结合具体的真实场景与尺寸的虚
拟实现技术、3D建模技术、多媒体集成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而成[17]。数字博物馆则配有多种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数据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并通过虚拟博物馆、网络传播、视频播放、信息查询等多种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增强趣味性。如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蜀风雅韵”从文图影音四方面直观、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现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丽神奇的风采及其保护成果。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与途径的研究已超越摄影、记录和采访等简单层面的技术化手段,更能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本真面貌与生存空间。3.1研究特点鲜明首先,多数研究成果都以某一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切入点,如以“广昌孟戏”“荣昌陶艺”“剪纸”“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多数硕、博士学位论文针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系统研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而空的问题,使研究更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理论研究趋于深化,研究角度细微具体。除对一般性技术方法研究外,部分文章还涉及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如卓么措在《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探讨了数字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即数字化的关键在于是否保持了文化的本真性、原生性、活态性[18]。还有学者根据经济学信息空间理论中的编码、抽象、扩散维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线与理论问题,对数字技术的人文体现、数字网络的文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细微具体的研究视角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保证。如《云南石林彝族口述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从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程序编制及调试、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表述[19]。《基于Web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则详细介绍了平台的设计步骤[20],具有很强参考意义。《数字化传承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重构》注意到目前分类一般只进行到一级目录、没有进行细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数字化保护
带来的弊端,详细探讨了分类体系的重构的问题[21]。第三,研究成果涉及学科广泛。根据CNKI“按学科类别分组”统计,成果所涉学科包含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档案及博物馆、新闻与传媒、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体育音乐与舞蹈、民族学等41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与探讨,这说明该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疑对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第四,研究人员分布较为均衡,无论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像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等欠发达地区都出现了部分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广泛性的特点所决定的。3.2研究存在的不足首先,研究角度趋同化现象严重,某些文章有生搬硬套之嫌,缺乏创新性观点。大部分文章研究思路以“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困境的描述→数字化保护的解决对策”模式为主。即使有些文章另辟蹊径从新角度进行研究,但也鲜少深入展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群众参与问题为例,龚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中强调要凸显用户参与功能的构建[22],沈莹在《浅谈依据互联网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源》中提到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维护、更新,对用户权限的细分等问题[23],但并未深化研究。其次,缺乏宏观研究成果,如国家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系统体系方案及展示推广通用平台建设问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内容产业基础框架问题等。如甘源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讨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思想,重点介绍了基于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技术构架实现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时性、个性化的全方位展示等问题[24],但这类基于宏观视角“顶层设计”的
文章总体上是少之又少。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范围广阔、种类繁多,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难度较大,但按门类(如民间文学类、美术类、舞蹈类、曲艺类、习俗类等)进行平台整合建设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第三,文章多探讨数字化技术的具体实施手段,而对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数据库的数据深加工等问题并未做出更深入的研究,仅在黄永林系列文章中有所涉及。没有数据的标准和模块,则很难实现数据的交换、互操作、共享和传播。正如唐磊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现状》中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没有建设为适合网络时代的数字媒体传播形式,探索意义明显大于其实际意义[25]。杨红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不能一味追求与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使得一些非遗数字化应用项目流于形式。因为技术手段与传播渠道的高速更替使得存储、共享平台的投入风险不断增大,很有可能还未做完数据验证和系统完善,这一技术形态已然过时[26]。因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方式和路径,实现文化单位、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乃至民间力量的合作、共享、整合尤为重要。第四,缺乏对国外该领域理论及实践发展状况的系统研究,大部分文章多是在背景介绍中稍有涉及,而且多是对国外实践成果的简单介绍。仅谭必勇等《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系列文章对国外6个国家2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行详细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在欧美日等国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均较为成熟,借鉴海内外研究和实践成果,并结合我国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际情况加以吸收利用,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和开展十分有益。综上可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保护方式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但这一领域仍存在很多研究空白。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
术环境和全社会对文化资源的重视氛围,数字化保护方式如何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
产本质的同时实现其传承和弘扬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机遇。只有在已有研究
的基础上,开拓并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论、
技术与实践更加全面系统地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建档保护策略
研究”(16BTQ090)成果之一。
王云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图书档案学、文
化遗产学。彭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档
案学。
【相关文献】
[1][6]谭必勇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及实现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2):69-74.[2]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3]张昳.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看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0):4-8.[4][7]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59-61.[5]许哲平.从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N].中国文物报,2007-02-16(8).[8]王云虎.浙江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9]谈国新等.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6):179-184.[10]苏磊.徽州龙川胡氏宗祠格扇门裙板木雕荷花的数字化探析[J].群文天地,2011(11):252-253.[11]刘敬华等.数字化时代磁州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J].大众文艺,2012(15):189-190.[12]侯君奕.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论陕西华县皮影的数字化保护[J].价值工程,2011(28):130-131.[13][15]谭必勇等.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浙江档案,2011(6):30-33.[14]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01):1-10+157.
[16]周耀林,叶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4,(07):127-133.[17]杨绍恭.白族聚居民居的数字化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5-99.[18]卓么措.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兰台世界,2012(12):95-96.[19]赵局建.云南石林彝族口述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20]代俊波等.基于Web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10(9):32-34.[21]黄永林,王伟杰.数字化传承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8):165-171.[22]龚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贵图学刊,2012(4):1-3.[23]沈莹.浅谈依据互联网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源[J].消费导刊,2008(5):202-203.[24]甘源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6):2-4.[25]唐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现状[J].剑南文学,2013(2):192.[26]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冷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6-07-08(007).
篇二: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与
应用
作者:吕明伞硕孙国航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3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进步与发展而积累的产物,它是人类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状态,在传承中遇到了诸多阻碍,通过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是当前的潮流和趋势,本文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探究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遺产;数字化;保护;意义;应用
人类的发展给后代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利,也让后人感受到人类的伟大,非物质文化是在人类发展中不断积累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化历史传统,它传递了一些价值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多不同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始性和真实性方面比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多的优势,所以想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使自己的民族强大,那么就更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很深的价值,是人类的知识与智慧积累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民族之中世代相传,并且深深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所以它显得更有价值,值得我们去珍藏它是它充分展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权,国家的发展也需要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大力开展了诸多文化项目旨在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多,这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的时代相传,或者是找到徒弟来进行传承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师傅来带徒弟,但是这种传承所带来的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传承中,由于传承人的经历有限,不能对每个被传承人进行细致的讲解与指导,很可能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它原有的文化底蕴。
而在对外推广时,需要通过手把手来进行教学,也很少能与人有更多的互动性,一旦出现了传承断开的情况,基本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活力,如果没有传承,那么很可能会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死亡而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播途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有限,如果对每个人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就会在消耗很多精力的同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正是因为这些局限,让本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人或者是想要推广的人感到很多阻力。因此应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对于现在处于高速发展时代的人类并不陌生,它往往能将一些复杂的的信息转变成简单的容易让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信息。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包括现在被人们用来建立三维模型的软件技术以及很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能过让使用者更加立体直观的感受到所处的环境以及所用的物品。它可以将一些信息或技术通过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最后形成的这种新的技术更能让人们接受。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可能,也促进了时代的发展,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数字米开朗基罗项目,开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先河。此后,美国的数字化斗兽场和讲坛、古罗马城市数字化罗马再生、日本奥兹大学狮子舞数字化等项目,使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世界各国蔚然成风。日本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比如曾受社会主流歧视的阿伊努民族,就通过数字化影像资料有效地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以得到更好的保存。在国内已有学者讨论了动作捕捉技术在楚文化编钟乐舞数字化保护,这种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处打破了传统方式很难达到的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当下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数字化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保护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可以对地区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采集与保存,并通过图文扫描、文字识别、录影等技术进行保存,那么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一些保存不完整的的,可以利用三维建模等虚拟技术来实现复原,如今的VR技术发展快速,能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可以运用VR技术让体验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的浪费,也为传承找到了更好的办法。通过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同时还可解决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展示、传播和共享等形式进行宣传,检索平台通过网站可以随时查到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将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可以很好的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让更多的深入了解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无疑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罗方雅,技术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孙向阳,数字化技术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2016.[4]徐红,郭姣姣.数字化技术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及启迪.中南民族大学,2014.注:1.本文系2017年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创新设计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JZ2017049)。2.本文系2018年沈阳市社会科学“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设计与对策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YSK2018-08-24)。作者一介绍:姓名:吕明,出生年月日:1982.09.10,性别:男,籍贯:辽宁省营口市,学历:研究生,单位职称:讲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作者二介绍:姓名:伞硕,出生年月日:1992.01.09,性别:女,籍贯:辽宁省凌源市,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作者三介绍:姓名:孙国航,出生年月日:1994.9.28,性别:男,籍贯:辽宁省大连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及相关理论研究。
篇三: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是一个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采集数字资源存储数字资源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传播和数字消费等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共享和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可共享可展示可重用可传播的新型业态进行数字化转化复原和再现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介质加以存储以新的形态加以开发以新的渠道加以传播以新的需求加以消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等群体的知识共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采集由简单的文字图片采集向高精度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技术体系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发展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首先,因为受到口传身授这种传统传播手段的影响,许多优秀的民间文艺、习俗及手工艺因传播面过于狭窄而面临失传的窘境;其次,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文化生态不可避免地遭到现代文明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逐渐消失,导致许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活动因失去其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土壤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财富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随着网络通信、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径,并且被广泛应用到国内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其发展和推广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把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提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1]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第十三条也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2]这标志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可,并有了坚实的政策法律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全面起步。
当前我国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存储和数字化展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但是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还面临诸多的挑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时间检验传承下来的,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它包括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文化空间具有活态性(传承、演变情况)、传统性(特定的文化渊源与所处地方、环境有内在联系)、整体性(包括生态、文化)等特殊性质,仅通过文本、图像、视频或动画等说、唱、舞蹈等形式难以将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完整有效地表达和传播出来;[3]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贯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数字化技术往往针对具体的某一个环节,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研究构建多种新技术手段融合的数字化技术体系;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探讨技术体系构建的难点,并将其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全生命周期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主要指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知识类、实践类和艺术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片、音频、视频、交互展示等方式,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展示;[4]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是一个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采集、数字资源存储、数字资源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传播和数字消费等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共享和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可共享、可展示、可重用、可传播的新型业态进行数字化转化、复原和再现,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介质加以存储,以新的形态加以开发,以新的渠道加以传播,以新的需求加以消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等群体的知识共享、传播和交流。[5]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采集由简单的文字、图片采集向高精度、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从单一的管理单位集中建设、多单位共享到现在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产品开发形态从单一媒体、单向展示向多媒体、交互性方向发展。本部分将从广义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和数字化产品开发等技术发展进行论述。
(一)数字化采集技术
从技术角度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可以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层级分为视频、图像等基于记录的数字化技术,以及三维模型、三维动作等基于特征的数字化技术。当前的主流还是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以现场记录为主的采集技术,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该技术的特点是以二维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静态或动态展示,但是基于记录的数字化采集仍存在许多问题,以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传统的数字化方式是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对工艺动作、流程进行数字化记录。这种方式往往只能从有限的视角对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如果需要对动作进行修正,可能还需要传承人重新表演和录制,数据的可编辑性比较差。
因此,随着三维建模软件、动作编辑软件以及运动捕捉系统、三维扫描系统等软硬件系统的发展和普及,针对传统数字化采集遇到的问题,现在的数字化技术向三维化、高精化、动态化、交互式的方向发展,基于特征的数字化采集技术逐渐占据了主流。基于该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快速建模,构建传承人的真实感三维模型;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对经典的民间舞蹈、武术、民间手工艺等动作进行三维捕捉,并绑定到传承人的身上进行数字化展示,这种手段可以在电脑中全方位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户可以根
据需求对动作进行重新编辑和修改、重用,突破了传统基于记录的数字化技术遇到的发展瓶颈。
(二)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技术
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数字化采集的资源进行存储、管理和传播。目前对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主要有传统的资源库建设单位集中建设管理,多单位根据需求共享的单向建设和传播模式;以及资源库建设单位负责管理,各级文化部门、科研院所、文化创意企业等多单位共建共享的双向建设和传播模式两种。以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图书馆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例,在共享工程建设初期,确立了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基层中心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6]国家中心负责将收集的资源和各分中心提供的资源统一进行处理入库,并且对各分中心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服务。但是随着Web2.0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基层分中心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分中心资源建设能力的增强,传统的资源集中建设的单向传播模式已难以适应现有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资源库建设技术向分布式架构发展。因此,一种由政府部门牵头,由文化创意企业、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科研院所等作为资源提供方和资源使用方,由通信服务商、广电集团等作为资源运营方的新型资源建设模式逐渐成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建设的主流方式。依据这种设计思想,建立一套成熟的“政府有力监管、多方共享共建、集成开放服务”的传播与运营公共服务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单向传播共享转化为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可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和传播。
(三)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主要是指利用资源库中丰富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三维模型等素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开发的数字内容产品。它也属于资源的范畴,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存储到资源库中共享。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开发主要有传统媒体形式和新媒体互动形式两种,传统媒体主要是受到电视、广播等传统接收终端的功能限制而以电视纪录片、动漫片、图书、音像等为表现形式开发的数字内容产品。这种方式虽然对接收终端要求较低,但是用户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播。随着多点触摸屏、PDA、多媒体互动电视等接收终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产品的形态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数字文化产业技术升级和传播手段更新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交互性的增强,使受众的主动性和兴趣大大增强。因此,在数字化产品开发领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立体展示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开发的新媒体数字内容产品受到青睐。以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武汉数字媒体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部分数字化产品为例,古代天文知识片《斗转星移——一年之计在于春》以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漆木衣箱(出土于曾侯乙墓)为原型,对衣箱上蕴含的二十八星宿天文知识用二维、三维动画的技术进行可视化展示,并配套开发出真人参与的体感游戏“真人学禹步”,在湖北省博物馆循环展示,让观众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亲身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人机互动方面,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国家一级文物——针灸铜人,进行高精度数字化复原,通过虚拟游戏引擎技术,将针灸铜人所蕴含的针灸医学知识全方位、立体化(图、文、音、像、三维模型相结合)地呈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中医文化资源,包括常见病治疗、对应经络展示等。观众可通过触摸屏与虚拟铜人交互,了解铜人身上的各种穴位知识和经络知识等内容,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又动态、交互地展示了传统中医理论知识。因此,通过三维、交互式等新媒体展示形式以及综合利用多种展示形式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数字化产品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和主流。
二数字化技术体系构建
信息技术的革新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开发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研究还相对分散,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流程化、实用化、规范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因此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完整流程进行梳理,为技术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六个阶段:第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进行挖掘,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采集;第二,对资源进行预处理,按照相应的分类体系和元数据录入标准进行存储,建设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第三,对数字化资源库进行管理,包括提供资源的权利描述、目录服务、网络发布、检索、下载资费等服务;第四,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复杂场景构建渲染等技术,重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和制作;第五,对数字化产品通过卫星网络、IPTV、无线通信等传播手段进行数字传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第六,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或者多媒体展示、人机互动等形式在数字剧场、数字旅游等领域进行数字消费,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技术流程主要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采集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资源管理技术、数字生产技术、数字传播技术和数字消费技术。其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技术流程
(一)数字采集技术体系
数字采集技术体系主要根据一定的采集技术规范,对传统的艺术活动、民间民俗等文化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活动空间、环境和相关的器物等文化空间进行数字化记录、处理与再现。当前的数字化采集技术体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视频录制、文本扫描数字化、音乐数字化等多媒体信息的采集,而需要综合运用三维扫描仪、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立体像对构建技术等多种新技术手段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例如,可采用简单、可靠的三维建模方法以及几何与纹理一体化数据模型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对象的模型与纹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精度模型生成,突破传统的数字化采集方法,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表现的形式和手段。
(二)数字存储技术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存储技术体系主要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依据具体的数字化表现形式,采用适宜的分类体系和存储技术标准进行数字化存储。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其数字化存储既要遵循普适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在数字化存储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分类问题,需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特点,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重角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构成要素,提取知识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分类体系;其次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的统一表示和
存储问题,主要是针对目前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技术目标不一致、技术标准不统一、技术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制定符合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包括资源创建、资源描述(元数据)、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长期保存等技术标准,以及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管理的统一、科学和规范的技术管理规程,并据此研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储与共享的一致性描述和测试工具,从不同角度分别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演变、表现方法、形式、相应地域及其内涵和联系。
(三)数字管理技术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管理技术体系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中的海量素材,采用一定的共享和数据分发技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与服务问题。数字管理技术体系提出了贯穿数字内容资源整体生命周期的资源一体化服务理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内容资源的管理、存储、发布、版权保护等全过程关键环节联成一体,形成具备高质量资源服务能力的一体化海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解决海量的、分布式的资源整合与存储管理。[7]比如在平台中通过资源检索技术,对资源从类别、学科等多个维度,进行多重索引;通过关键词、语义和内容多种检索方式有效地提升资源的可检索性;通过资源浏览技术,从资源的内容、主题等角度,建立资源个体间(跨库)的隐含联系,在用户浏览资源时,自动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相关资源;通过收费模型技术,对资源下载、电子古籍文献查看等收取一定的资费;通过系统安全技术,设置多种安全机制限制用户操作,实现对资源下载地址的有效保护;通过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管理并保障文档、视频、音频、三维模型等各种数字资源的版权,保障资源自身的安全及其在流通、使用、管理等过程中的安全。
(四)数字生产技术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生产技术体系主要是利用资源的共享和服务平台,重用资源库中的资源,以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导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开发利用的素材资源,通过文化创意、数字创作、文化生产和文化营销,大批量生产可投放市场、能产生预期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数字内容产品。数字内容产品包含纪录片、动漫片,以及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方面的产品。因此,数字生产技术体系主要涵盖了动画生成技术、特效技术、渲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游戏引擎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数字产品制作技术。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产品制作和展示流程可划分为7个步骤,如图2所示。比如,建模阶段需用到三维扫描仪,动作生成阶段需用到运动捕捉系统,特效阶段需用到游戏引擎等,渲染阶段需用到高清三维渲染系统,配音阶段需要用到音效制作合成设备和软件,在展示阶段需用到触摸屏和人机交互支撑系统等。其中,建模阶段、动作生成阶段、配音阶段等流程的素材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服务
平台提供。通过这些流程的集成共享公共服务,可大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制作质量,降低数字文化内容产品的制作成本。
图2数字化制作流程(五)数字传播与消费技术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与消费往往是绑定在一起的。数字传播与消费技术体系主要是利用卫星电视、IPTV技术、多终端展示等传播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内容产品在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终端,以及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展示实体上进行传播与消费。数字传播技术体系主要涉及通信技术、动态调度技术、云计算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基于三网融合的多模式终端无缝接入技术、面向多终端的内容适配决策技术、面向用户的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价技术等;数字消费技术体系主要涉及控制技术、声光电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等,各具体的领域涉及的专业技术有所不同。比如在数字剧场里,通过融合了声光电等技术的数字化舞台,将数字化产品与舞台实景完美呈现,可以使观众置身于一个虚拟环境与真实演员结合的增强现实场景中,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沉浸在栩栩如生的三维彩色图像和令人震撼的虚拟环境中。三技术体系构建的难点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进行构建,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基于资源库开发数字内容产品,把我国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整体性保护”,即将它的文化土壤一起保护下来,
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交流与创新,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长期积累的隐形经验,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数字化保护难度较大。构建数字化技术体系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技术问题:资源元数据标准和分类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知识可视化。
(一)资源元数据标准和分类制定
网上任何数字化资源在共享、传输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分类标准和相应的元数据描述规范,如此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集、资源统一表示、资源权利信息描述、资源目录和注册服务、资源检索和发布等功能的实现;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几乎都是从特定的信息化项目需求开始的,各类面向特定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无法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后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数字化采集需要一个适合数字化保护的、科学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制定相关的数据资源的分类、采集、加工、整理标准,构建数字资源统一的标准体系,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可拓展性、可持续性就成为当前和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的重要内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可视化表达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技术与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可通过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使用传统数字化技术进行可视化外,更多的是属于知识可视化的范畴。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知识往往具有隐形性,采用文字、图形、图像、视频、三维模型和动作等基于记录和特征的数字化表达形式难以完整反映其文化空间中知识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例如通过视频或三维动画的形式可以知道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形式及内容,但是依然无法获取知识的来源、传承及演化过程,以及时间特征和地域特征等文化空间知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需要以事件为中心,综合考虑与地理、政治、历史等背景相关的文化空间,与艺术、历史人物等相关的文化风格,采用多种新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数字化。因此,如何在基于记录的底层数字化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并综合利用基于特征的数字化信息与基于本体的数字化信息的提取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和生产技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四总结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技术体系既是国家文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
是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数字化技术,并探讨了技术体系及其基本构成,讨论了技术体系建设的难点。通过技术体系的构建,研究和建立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对于更好地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数字化成果的共享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完-
篇四: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刘康婷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济南摘要:文章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建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同时要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即数字化技与文化生态平衡,数字化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文化生态;文化产业
Digital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ChinaLiuKangting
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Collegeofmanagementandengineering,Ji'nan,Shandong
Abstract:Sincethe90soflastcenturyconvertedto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mea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network,reconstructionandrehabilitationintothecanbeshared,renewableonbehalfofdigitaltechnologyhasbeenrapiddevelopment,digitaltechnologynotonlyinvariousindustrialfieldscanbewidelyused,andtotheprotectionofculturalheritagecausehasopenedupanewway.Forthedigital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llthecountriesintheworldandtheUnitedNationseducation,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UNESCO)havedonealotofwork,howeverthenon-materialculturalheritagedigitalprotection,manycountries,especiallyinChina,hasjuststarted.Thereasonismainlybecausemost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stheaccumulationoflong-termexperience,mainlybytheoralheartmindwordsanddeedsofinheritance,withlivingstate,ecological,inheritance,variationandotherspecialproperties,protectiondifficultygreatly.Keyword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digitaltechnology;culturalecology;culturalindustry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网络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不仅在各种工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而且给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才刚刚起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主要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具有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殊性质,保护难度较大。
一、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1.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首先,世界遗产分为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类。[1]我国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基本上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为止,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0处,其中世界自然遗产有5处;[2]但是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蜕变、录音带的失真等,都会使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加上拍摄角度的限制,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现代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技术,不仅可以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使他们完整有序、便于检索,这能够整体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目前,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单一的数字化存储通常忽视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特性,很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给予保存。如在传统的记录保存工作中,演员的舞蹈动作多通过文字、照片、视频进行记录。然而,上述手段难以对舞蹈表演,特别是演员的表演动作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拍摄录像或DV只能从几个有限的角度以二维图像的方式进行录制,记录的数据虽然可以方便地存贮在录像带、电脑硬盘等媒体中,但数据的可重用性和可编辑性较差。在重现时,还需要舞蹈艺术家和演员的参与。获取的数据难以被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如直接用于影视、动画制作等)。若希望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修改,则需要演员全部重新表演,产生较大的工作量。现代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整理、收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展示要求与保真效果,更为安全和长久地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难,归根结底均由于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环境,是与全人类的现代化奋斗目标相抵触的。由于人口增长,居民实际的住房需求与古村落保护发生矛盾,为解决基本的人口居住问题,出现了在原本规整的院落中加盖、分割传统民居,以及使用大量新构件而破坏文化遗产历史风貌的现象;[3]这就是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最根本的两难选择。现代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等数字复原和再现技术以及设备日趋成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与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可以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制作成可视化虚拟产品,供人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方面进行学习、交流与创新。比如采取2D、3D数字动画技术,恢复、再现和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场景、事件或过程,通过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实现与原物或原事项完全一样的恢复和再现;应用真实感角色生成、场景搭建、动作绑定、人机交互、知识建模等技术,快速生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情景和行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知识可视化及互动操作,以使尽可能多的人通过观看而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此外,还可通过互联网或存储设备将数据上传到网络共享,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更为广泛的交流,让更多的人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加了解,增强艺术兴趣,激发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比如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南通板鹞风筝,它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其中哨口的雕刻工艺最为精湛,板鹞风筝上的哨口,随大小、形状、材料各异,以及哨面进风口的位置、角度、长短、宽窄的改变发出的音量、音质、音调千变万化,加之人们巧妙地将各种音调哨口进行组合,可产生各种奇妙的空中交响曲。对于哨口的大小、形状以及哨面进风口的位置、大小、角度、长短、宽窄等等这些技术参数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归纳,设计出一套相应的软件程序,这样能
让设计出来的哨口音质、音调等更为精准;再结合虚拟场景建摸,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将哨口雕刻的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通过三维动画对哨口的制作进行展示,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欣赏到哨口制作的全过程。板鹞风筝的鹞布上的绘画也颇有讲究,画面精细,重人物,大多采自民间故事,代表着人们放飞的理想与愿望,数字化保护开发可以对其画面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特征进行数字化归纳,开发相应的软件及图形库,形成板鹞风筝特色的图形言系统,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将这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观念基因传承下去。3.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随着数字化虚拟展示技术的发展,这种虚拟展示集虚拟现实、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手段于一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进行展示,以平面显示、全景显示或立体空间成像的方式,将声、光、电产生的效果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利用三维场景建模、特效渲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动画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进行真实再现;其次,借助多媒体集成、数字摄影、知识建模等技术,建立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知识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其三,基于数字媒介统一平台而建立的数字博物馆,将多种媒介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整合在一起,借助电信、无线通讯、互联网、有线电视以及各种数字电视网络进行传播,打破特定时间、场所的限制,使之成为现代技术条件下适合于大众传播的一种新的应用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与利用更为便利和充分,使海量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利用。4.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创新思维,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可以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转化成为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之重新融入现实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③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并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可以调动民众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数字化虚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运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重建,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技术是其应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应的高性能硬件设备是其产业化的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关键技术将被攻克,高端设备也将被制造出来,这将大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最大的益处是不仅可以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在不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的情况下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数字生产(数字复制、数字出版、数字再现)和数字传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因此,利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产业化生产与经营,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文化产业的比重得到提高,这对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意义。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步伐,促使各民族服饰文化、民间技艺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消费习惯、交际礼节、节日庆典、娱乐游戏以及饮食文化等知识和技能的价值不断得到增值。
二、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
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领域功不可没,但是它的效用却仍然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方面的作用将更大。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传承、演变情况)、传统性(特定的文化渊源与所处地方、环境有内在联系)、整体性(包括生态、文化)等特殊性质,简单的数字化存储通常忽视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特性。因此,我们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资源重新审视、重新评价,并重新挖掘其潜在价值。从知识表达及可视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再认识,通过知识工程及语法粒度角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层次类型分类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方式和路径。在对情景建模和行为交互技术、知识可视化技术、动作绑定技术、Web技术等进行
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记录、保存、保护、传承工作的综合应用技术方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从而推动我国文化数字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陶伟,田银申,吴霞,世界遗产中古城研究方法与内容初探[J].地理研究,2002(2).[2]李萱,赵民.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分析[J].城市规划,2002(7).[3]谢朝武,郑向敏.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若干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报,2003(2).
篇五: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工作心得:数字化平台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在城市化、现代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斐然,例如: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多元利益群体的形成;城市快速变迁所带来的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型;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尤其是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与管理问题等。但有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被忽略了,那就是社会变迁与本土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我们知道,从社会变迁的基本规律及模式来看,只有以健全的文化心态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多元文化,在理解、尊重和互补中丰富现代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中国自己的文化优势。中国文化的特色,它赖以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相区别的本质性特征,是需要载体来承载的,而民俗文化就是重要的载体之一。作为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传统在当代社会呈现出中断与传承并存,断裂与延续交织的复杂局面。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为数不少的传统民俗文化濒临灭绝,有的甚至消失殆尽,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迅速采取保护措施,通过建立文化生态的追踪调查和评估系统,
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做出监测评价,以确保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是当务之急。
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模式近年来,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启动了一些全国性、整体性的系统工程,而且公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存在三种模式:一是政府模式,亦可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2004年,我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加上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规定,基本健全了我国的非遗保护体系。其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实现保护中国多元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目标。我国政府启动了《“十二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四级名录保护体系。2006年6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18项,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名录510项,目前,第三批名录已经审批完毕,接近300项。截止2010年,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达到1400项左右。
尽管目前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尚有分歧,但民俗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毫无争议。作为吸收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成果所形成的现代知识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使我国政府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实践也有了制度性设计,它表明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成为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情感价值倾向的承载实体,促进了民俗文化被认同为人类遗产,从而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倡导的旅游观光业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也起到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建立了一批民俗旅游村和民俗博物馆,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民俗就业、地方扶贫和文化传承保护的作用。事实表明,开展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持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是学者模式。比如,以作家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数十年如一日,积极参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抢救。目前在民俗文化保护与抢救工程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近万名成员,其中很多都是民俗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的学者,他们的特点是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精神素质,以及宽阔的视野和超越自身的济世情怀,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强烈的责任感。2003年2月18日,由冯骥才倡导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此项工程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施项目,计划在10年内,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大批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2009年初,该工程启动编纂“中国民间四库全书”,即《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俗语全书》和《中国民间史诗叙事诗全书》。此书采用按县分类方式,原则上每县一卷,小部分两县一卷,每卷30万字左右。目前,全国共有2800余县,如此计算,“四库全书”的总卷本有近万之多,总字数约8亿4千万,属当今世界最大的编纂工程。冯骥才模式的出现,表明了作为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从历史意
识、个性风度和审美欣赏的现实出发,将自身视作承载传统文化的主体,并逐渐成为民俗文化保护的呼吁者、志愿者和实践者。
三是民间模式。比如,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草根精英,通过吸收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概念产品和应用产品,重新整合民俗资源并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忽视、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作为地方剧种之一的二人转,也一度岌岌可危。它本是来自乡野田间地头的艺术,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在赵本山等人的改造下,重新焕发光彩,不仅登上“春晚”舞台,而且以“刘老根大舞台”为载体轰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二人转得以保护并传承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城市剧场让来自田间地头的二人转获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演出形式也发生变化,即不光讲究“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还吸收了大鼓、评书、杂技以及其他地方戏的精华,甚至加进了摇滚等现代元素;另一方面,商业化的运作能力和产业化的制作经验也提供了整合观众的新的可能性,并且预示了民俗文化发展的某些新的趋向。由此可知,民间自觉地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环境,能够保证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有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生态三种模式的开拓和创新,初步构成了当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将三者加以有机的整合,探索建立政府、学者和民间等多元实体相结合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新型的保护模式。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方兴未艾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以数字信息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生态,把传统的民俗生活和人文环境转化成数字程序、数字典藏和数字研究,从技术手段上解决传统民俗保护、传承和分类整合的难题,其优势有三:首先,数字化平台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获得高科技的人文表达形式,是将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加以整合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学者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传统民俗宝库日渐丰富,但同时也出现了保护和管理难题。传统博物馆式的单一陈列展示,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由于民俗资源的脆弱性,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自然环境,如光线及空气湿度等要求。即便如此,长时间展览后,展品依然会遭受难以挽救的损坏。为了保护某些珍贵的稀有资源,常常不得不采用仿制的手段。采用数字化展示平台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其所兼具的记录、保存、展览、搜索和共享等功能,有利于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规范和安全管理,开
辟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新天地。另外,社会剧烈变迁过程中,方言载体和文化隐喻随着承载群体及其世代居住环境的消失变成了永久的秘密。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单纯是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记录,把其变成“活化石”,还能利用数字技术还原民俗文化遗产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包括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人格等组合的立体空间,挖掘其现代价值,开展历史成就和未来传承统一性的价值评价。
其次,数字化平台能够将民俗文化保护与民俗主体和共享者联系在一起,探索将传统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之路,增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以数字化产品传承民族人文财富的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字化集声、像、图、文、通讯等为一体,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和感知信息,以可触摸(触屏)的界面操纵信息处理的技术,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公众普及民俗文化知识。通过数字化平台使民俗保护成为广大民众自愿接受和实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普通民众将更加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另一方面
也由此增强了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当然,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平台,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社会公众教育活动,构造文化遗产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也是在多元文化共享中保存自我文化主体性的策略之一。例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民歌、舞蹈、戏曲部分)数字地图空间演示模型,通过演示文化传承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增强民族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心,鼓舞海外华人热爱民族民间文艺的热情,提升中国人文科学的表现力。
第三,数字化平台可为传统民俗文化遗产评估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学术咨询,并辅助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估标准。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评估,建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标准的工作框架,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传统手工业民俗文化基础数据系统,在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政策、社会组织网络和经济要素的数据。这一系统以北京传统的手工行业为切入点,以居住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信仰空间的网络关系为对象,搜集和储存数据,补充和对照社会调查成果,进行行业网络和行业文化的关系研究,重点研究行业技术知识传承在行业社会网络中的作用及其社会运作。以数据库的形式将政府、学者、企
业和民众四者结成整体,沟通运作,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相结合的综合数据源,有利于建立民俗评估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体系。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个系统还将以调查研究获得的数据,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都市和谐文化环境的重建提供智力支持,并为老字号文化传统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咨询服务。
一言以蔽之,借助高效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重新整合,使其成为对社会公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平台,同时也为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提供新的保护模式。
篇六: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页码: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通过整理的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
摘要:目前,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方向。如何将数字化保护运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业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且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风险,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1)04-0140-02
Abstract:Atpresent,digitalprotectionhasbecomethemainstreamdir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Howtoapplydigitalprotectiontothe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saproblemthattheindustrymustseriouslyconsider.Thispaperfirstanalyzesthedigitiza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ndthenanalyzestheadvantagesandrisksofthedigital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ndthendiscussesthedigitalprotection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页码:
Keyword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digitalization;protection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展示以及数字传播等技术手段再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复原成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要加以利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使这些非遗技艺永远留存。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优势与风险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数字化技术发挥了明显作用,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安全性。从实际情况看,在运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之前,不论维护人员采取什么方法进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保护效果都不理想。而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能够依赖数字技术通过收集、整理、记录等方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信息,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页码:
的保护水准,使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为安全和长久的保存。二是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交流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比,其传播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式设备、移动互联等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数字技术融合媒体传播,催生出数字化传播技术,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的新技术载体。这些新技术载体既包括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数字化传统平台,也包含微信、微博、直播等自媒体平台。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这些传播的新技术载体可迅速传遍全球,其交流性大大增强。三是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众性。一方面,数字化的平台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更加大众化,借助互联网,人们不用出家门,只要通过数字化平台就能接触、欣赏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摆脱了时间、地点、体力、财力等条件的掣肘,使之真正成为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有利于人们更方便地了解、认识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和培养人民大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保性。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环保材料,而这样很容易造成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浪费及破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文化遗产,不需要消耗石材林木等自然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保性。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页码:
然而,事物一般具有两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具有巨大优势的同时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有学者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成数字作品作为某一文化因素的模型是“危险的”,数字技术会使那些不具传播优势的弱势文化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进而影响弱势文化的生存条件。同时,非物质文化遗產的数字化保护仅限于表层传播,有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制品沦为制作过程和深层意涵缺乏的文化碎片。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进入一个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环境,剥离了其独一无二的生存世界。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3.1建设非遗数据库
非遗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各级数据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存储、管理、访问、信息发布和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国家及地方各级始终把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工作。如国家建有非遗普查数据库、非遗专题资源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科研库和公众库等众多数据库,各省、地区、市亦建有大量非遗数据库,可为非物质文化遗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
页码:
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高速消失、过度开发、瞬息变异的境遇,存续环境和传承链条呈濒危之势,保护任务极其繁重。从目前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手段来看,数字化保护是当下最为理想的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是通过数字摄影和录音、二维或三维扫描、虚拟现实、搜索引擎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珍贵资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维护人员要在非遗的采集储存、应用以及传播展示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保护探索。同时,要切实利用微博、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载体,创造性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交流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且随着相关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3.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深度开发数字技术
页码:
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数字技术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其效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整体性、传统性等特殊性质,简单的数字化保护往往会忽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特性。因此,维护人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方位审视、多视角评价,并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特性及潜在的价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民间故事、民谣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剪纸、刺绣、彩绘等。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创造方式各不相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既要按照普适性的保护原则,又要采取因类而别、适合各自特点的措施和方法,即利用深度开发的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信息化存储及学术分类,并科学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性的素材数据库和符号库。比如,可通过综合运用情景建模和行为交互技术、动作绑定技术、知识可视化技术、Web技术,建立一套对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数字保护的技术方案,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对于促进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页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是当今最为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如何通過数字化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存下来,是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李芳宇,黄薇然,张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1,6(5):81-86.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32(8):225-227+248.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无止境
页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2):49-55.
作者简介:赖文橘(1974-),女,汉族,广西龙胜人,三级演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篇七: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赵林英;袁华;代俊波
【摘要】ThedigitalprotectionplatformofManchu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soneoftheresearchresultsofthe"TwelfthFiveYear"key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softheeducationdepartmentofJilinprovince,isamoreauthoritativeandmorestrongprofessionalandgreaterinfluencedigitalprotectionplatform.Thepaperintroduces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edigitalprotectionplatform,analyzesthenecessityofresearchandapplicationandthemainproblems.%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之一,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为基础建立的专业性较强、资料较权威、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大型数字化保护平台。在介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主要特色的基础上,分析其研究应用的必要性和主要问题。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3页(P21-23)
【关键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
【作者】赵林英;袁华;代俊波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通化134002;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通化134002;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通化13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4
满族非物质文化是满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璀璨的民族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以下简称“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之一,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为基础建立的专业性较强、资料较权威、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大型数字化保护平台。该平台的构建对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主要特色1.平台资源权威、类型多样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数字化平台质量的关键。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以其资料权威、类型多样、学术价值高著称,深得满学爱好者的喜爱。我国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北京、黑龙江、河北等5个省区,其中吉林长白山地区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主要资源以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主,这些成果是中心成员经过长年整理、累积而成的第一手资料,在满族文化的研究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1]这些资源以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田野笔记为主,形式涵盖图片、声音、文字、视频录像等多种类型,资源动静结合,将满族非物质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2.平台功能齐全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以“用户”为本,在构建中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为用户提供
了一个功能齐全、使用便捷的操作界面。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主要包括四个关键的功能:(1)用户注册功能。满学爱好者或者满族非物质文化需求者可以通过注册用户成为数字平台的成员,可以免费检索和下载数字平台内的资源,可以对数字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创造者。(2)信息导航功能。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将其他网络满族数字资源的检索入口集成在一起,建立了信息资源导航库,为用户提供按资源名、关键词等检索途径,以便用户更加全面的了解满族文化。(3)信息检索功能。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为用户提供篇名、关键词、作者、分类等多种检索方式,以便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个性及时获取信息;同时在平台内提供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相关知识的检索和帮助。(4)收藏功能。用户登录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后,可以将自己喜欢的网站或者文献添加到我的收藏夹,以便再次登录时快速找到该资源。3.平台可视性强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将各种信息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揭示,增强了信息的可视性,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直观、真实、动态的满族文化,有助于用户对满族文化的吸收。4.平台稳定性能高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是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是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项目组构建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之前,已经完成了CALIS三期特色数据库和高句丽数据库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平台建设经验,在平台构建过程中把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放在首位,通过对注册用户审查、数据备份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平台的稳定,以实现平台的正常运行。二、推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必要性1.有助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形式,它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满族文化长期永久的保存下来,是保护和传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推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就是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宣传,通过推广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国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有助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Web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构建”的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为今后满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原始数据积累[2],为满学研究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获取满文化资源的途径。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能够带动更多的群体去从事满族文化的研究,能够促进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最大开发。三、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中存在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产权问题;二是技术问题;三是费用问题。1.产权问题产权问题是数据库建设和使用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3]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中的产权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所提供资源的产权问题,二是其他网络满族数字资源的产权问题。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主要资源来源于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这些宝贵的资源是该中心几十年研究的精华,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在给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同时,也使之面临新的威胁,即知识产权的侵害。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损害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相关产权人的利益,阻碍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推广。此外,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为方便用户一站式检索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他网络满族数字资源集成在一起,在使用中也很容易产
生过度下载、非法滥用等产权问题。这些产权问题是阻碍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的主要障碍。2.技术问题技术是数字化平台应用中的重要保障。数据库建设过程采用哪种技术作为支撑,该技术是否成熟,是否能够保障数字平台的稳定、高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同样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意味着满族数字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要求数据库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检索、正确的检索结果和准确的网址链接,能够为用户提供文献传递和注册反馈等多种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使用这个数据库。3.费用问题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后期的管理和维护、资源的更新、文献原文的传递等各项业务中势必还要有资金和人力的消耗。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谁来支付,怎么支付也是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完全免费应用,一定会扩大平台的影响面,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但是免费应用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产权、馆员工作量增大等,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四、结语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开发的需要,是满学研究者资源获取的需要,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结合实际需求,积极的推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好的传承下去。参考文献:[1]王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之成功个案: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发现、挖掘、传承保护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61-64,69.
[2]代俊波.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31-34,40.[3]曹玉平.图书馆数据库使用中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1):20-23.[4]汤罡辉,王元,韦景竹.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44-47,52.
篇八: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李万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文化馆新疆沙湾县832100)
摘要:世界各国对文化遗的产保护及利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本文就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分析。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信息技术虚拟现实虚拟博物馆
前言随着世界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数字存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潮流。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与建设密不可分。我国运用数字化等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渐渐成为了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数字技术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宝贵文化。但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些许问题有有待解决,正因如此,在我国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技术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数字化技术相互结合,实现了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形势已经被人们广泛认知。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开始使用摄影技术记录文化遗迹信息,但是这些资料很难保存,录像带老化会导致图像复制失真。数字化遗产保护具有高精度、高逼真等特点,使用人工智能、网络宽带等先进技术,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数据信息使用相关的保存手段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展览馆,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发和利用进行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多媒体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国家应建立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受到破坏,面临着濒临消失的窘境,加强对其保护亟不可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数据库,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有效方式。现今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数据库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字化内容和方式手段有限,信息资源匮乏,仍以名录库的建设为主;录入方式相对单一,采用资源堆积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存储,并且对动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入较少,图片库和视频音频资料很少。二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统一的制定科学管理规范和建立资源数据库,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都是各行其是,信息资源孤立,没有形成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存在严重的建设重复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必需要做好数据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保证数据库建设成功后可以有效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国家应该统一建设和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平台。同时地方政府应在对信息资料查询发掘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资源的整体加工、分类后编码,按照统一的标准录入数据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一个统一的数据系统,将其分为基层数据库系统和高级数据库平台系统两个部分。在各地方的地级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安装基层数据库,将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按照具体的要求及分类标准输入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中,将数据信息传入到高级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高级端中各地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然后通过网络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传播,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3.地方应该重点建设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得益于明文的发展。首先应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资源保护。由于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保护,在短期内不能进行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下,各地方相关部门应分清缓急轻重,加强对重点内容的保护。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标准规范和检索技术体系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标准规范的具体意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据库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并且制定统一的数据分类标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繁多,并且在各个省市中都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录。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分类类型相对粗放,远远不能满足数据库的分类标准和检索体系构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分类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确立统一的对资源管理进行管理的理念,科学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及分类的前提下,遵循规范的资源数据库建设体系,构建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制度。要求开发者严格遵循所提供的标准及开发行为统一,保证资源结构属性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2.制定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标准数字化保护标准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建设的第二位、从数字化体系标准管理、数字化体系技术标准、专业化标准等各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所有类别、各个环节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仍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划,在地域性目标建设、技术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国家必须要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的建设,以及对该体系标准的制定,确保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章可循。高效的开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规范应该对当前我国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国际数据信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标准的最新规范进行研究,围绕资源的创建、描述、检索、组织等需求,根据不同资源信息属性,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3.建构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检索技术体系随着各项数据库的建立,用户检索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检索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连接,加强数据库的检索功能。
利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展示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1.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新研发的高新技术,是借助电脑模拟产生虚拟世界,使用视、听、触等感官模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及时的对三度空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建立虚拟现实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效连接关系,实现原物的还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情景再现,让更多人通过这项技术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2.可视化展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知识的可视化是在计算机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研究领域。开展将数据、信息及资料转化为图形等形式的支持工作,包括数据分析及信息搜索等。可视化通过某些方式实现了对原来数据信息的转化,将数据信息转化为一种可以显示的形式传递给用
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使用可视化展示技术,可将有关非物质遗产文化中的知识及信息转变为图形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其内涵,从而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考文献:[1]余飞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元数据应用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7.[2]叶鹏.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2015.[3]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4]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篇九: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6结束语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技术手段中的不足使大量的残损文物得到了重现将很多之前无法了解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还原不得不说这对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传承的保护和延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本身所体现的价值无法估量
探讨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历史文物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承载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重任。数字媒体技术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了保障,为文化发展、交流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将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进程,其中产生了大量具有文化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称其为文物。但时间长河是无情的,在现在的环境下不利于文物长久保存。怎样才能有效保护文物是从古至今的难题。如今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对文物的精密修复和复原、虚拟展示、登记记录查找等方面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1]。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难题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了对文物的发掘、抢救、修复和保存。为文物创造适宜的存在环境,让文物能够清晰地展示,为文物构建特定的保存环境进行长期有效保存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传统的文物保护中存在现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物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部分人为了追求个人的短期利益,放弃了对文物的保护,导致买卖文物的违法案件屡禁不止。只看重文物的经济价值,忽视了文物历史价值的投机主义者大有人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国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世界经济的快速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部分人面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时考虑的第一件事仍然是经济利益,所以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被破坏的现象。此外,除了人们的观念问题,在如何更好地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技术难题[2]。
2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缺陷
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2.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够
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部分国民素质跟不上文化发展的脚步,缺乏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全民族历史的承载,每个人都有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2.2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完善
部分管理单位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目前保护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现有制度约束性的薄弱。因此,很难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足够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西方文化传播到了全球各地,我国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接受了西方强势的文化融合,无论是生态文化还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文化观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蕴含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承,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内涵[3]。
3如何制定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3.1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要增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自发的责任感。工作人员首先要意识到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自发地进行自我提升,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根据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按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实时监督,并对其进行逐渐完善。要对所有的工作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整合,更要面向全社会宣传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提高国民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4]。
3.2提高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意识
国家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保护。不断完善相关的保护制度和工作方法,时刻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摒弃以文物价值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想法,提升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态度,明确落实到人的保护责任。要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进行实时考评,约束工作人员的不当做法,并适当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鼓励,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提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训练和培养,加强专业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工作技巧,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方法。更要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让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地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做有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不做损毁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情,杜绝侵害国家财产、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
4国内外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发
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和世界各国对文化资源逐渐重视的基础上出现的跨学科、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其注重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用性,所以国内外都积极开始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英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很早就开始研发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进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具体来说,数字媒体技术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历史遗迹进行扫描、计算、数据输出,最终进行三维立体显示,利用计算机将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还原,为大家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文物或遗迹原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考古专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5.1对历史遗迹进行数字模拟还原
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准确地搜集发掘出历史遗迹的基础数据,再根据数据进行现场历史遗迹的还原。很多历史遗迹因为太过古老,受到自然环境或是人为影响,普遍存在风化、氧化、液体侵蚀、在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中受损等现象,对历史遗迹的损害非常大,难以观察出历史遗迹的原始状态。而最常出现的是在历史遗迹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对历史文物或遗迹现场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而这些损伤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无法被解读,造成信息缺失,这对呈现完整的历史文化遗迹将是致命的打击。
5.2针对历史文物进行完美修复及还原
当前针对历史文物修复工作最为有效的技术就是数字媒体技术。众所周知,文物的出土是给文物换了一个生存环境,这并不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所以要为出土文物尽快营造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这就需要尽快完成对文物的修复。对于已经残缺的文物和年代久远难以修复的文物,我们采用数字化修复技术,通过电脑软件进行计算,利用三维立体成像根据文物现存的部分进行原始数据的测算和构建。
5.3为历史文化遗产建档,建设数字博物馆
数字媒体技术收集、存档的文物数据不但可以为考古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历史研究时提供快捷的数据查询,还可以在庞大的文物数据基础上让文物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展示。通过互联网展示文物大大方便了对此感兴趣的民众,足不出户即可随时浏览,同时也为打造数字博物馆建立了基础。
6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技术手段中的不足,使大量的残损文物得到了重现,将很多之前无法了解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还原,不得不说这对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传承的保护和延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本身所体现的价值无法估量。根据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可以预见未来数字媒体技术还将更加进步与完善。期望数字媒体技术继续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展豪.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中國茶文化为例[J].视听,2018(3):207-208.
[2]周世明,李东垟.初探数字媒体艺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7(2):170.
[3]葛保周.浅论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新闻研究导刊,2017(3):256.
[4]高莹.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2):22-23.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
的应用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在现代得到传承,本文将围绕数字技术展开相关研究。研究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指出了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数字技术在其传承保护中的应用策略与配套工作。通过研究,做好配套工作,采取文中应用策略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作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保护,促使其在现代得到传承。
【关键词】数字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0.引言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蕴含了大量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代表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源远流长,不断传承下去,但在时代变迁背景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严重的流失现象,其中小部分已经鲜为人知,这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造成文化损失,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内部稳定,因此这种现象绝对不允许发生,故国家很早之前就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旨在扭转流失局面,使其继续得到传承,而以往工作取得的成果并不显著,效用也在不断衰弱,并没有扭转局面,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处于流失状态,更不用说让其得到传承。这种现象引起了相关领域的关注,指出以往工作方式比较粗放、浅显,没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深入原因开展,因此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同时侧面说明相关工作需要改进,应当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来开展,这就使得数字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若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该项技术作用,即可达成传承保护目标。由此,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中正确应用数字技术,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状
1.1难以传播
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方式变得广为人知,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再通过文化遗产魅力使得他们继续进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潜移默化的就成为了其传承者,且后续不断扩散的传播将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局面,起到保护作用。但现状中事与愿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并不顺利,存在较高的难度,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源于久远历史,因此形式上更贴近当时社会人群的审美与精神诉求,与现代社会人群的审美与精神诉求不符,故即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大范围传播,也很难吸引人们关注,这种传播被称为“无效传播”,客观上仅仅是一种信息输出的,难以被人接收;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韵味深厚,往往需要人们细细评味才能发现其中魅力所在,但现代社会环境的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大多数人都没有耐心去细细评味,也使得人们更喜欢一些直观的、简洁的内容,这同样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人们关注,变得难以传播[1]。
1.2工作方式传统
我国很早就成立了相关组织,专门负责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体系也很早就已经建立,而根据当前工作现状发现,相关组织依旧在适应早期建立的工作体系开展工作,因此工作方式比较传统。从这一角度出发,传统的工作方式并非没有价值,只是在各个方面存在缺陷,并不能有效达成工作目的,其中主要缺陷为:第一,很多组织都采用现场表演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以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相关组织在日常工作中会培训专业表演者,并未下一次表演做好准备,然后定期到指定地点进行表演,由此让观众更好的感受歌舞表演的魅力,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深入人心。这种方式或许确实具备效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域范围性限制,即只有指定地点周遭人群才能前来观看表演,也就代表只有这一批人有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而这一批人始终是少数,且仅仅通过表演,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传承者,因此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有效性很低;第二,无论是现场表演,还是其他传统工作方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缺乏连贯性,即同样以现场表演为例,相关组织一般是
先在一个地点进行表演,然后继续前往下一个地点进行表演,如此循环,在此期间每个地点上的前后两次表演就必然会出现较长的间隔,导致上一次表演取得的成果在间隔期间被削弱到近乎于无的地步,导致工作难以取得优秀成果,因此要引起重视。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策略及配套工作
2.1数字技术的应用策略
数字技术是一系列具有数字特征的技术统称,常见的有数字设计软件、网络数字媒体等,这些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当中很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变其传承保护现状,但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充分发挥技术作用,对此有必要设置相关应用策略,借助策略来达成目标,下文将对策略具体内容进行论述。
2.1.1创新传播内容,实现“有效传播”
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效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内容传统,与现代人的审美、信息获取需求不符,因此要改变“无效传播”现象,化无效为有效,就应当对传播内容进行创新,对此数字技术可以提供帮助。传统内容创新中主要可使用数字设计软件,该项技术的功能是进行数字化设计,能够生成各种数字风格的设计成果,且成果并不是静态的图片,也可以是动态的视频,同时风格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像素风格、数字动漫风格等,这些风格在现代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深受大众喜爱,因此完全可以利用数字设计软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诸如相关组织可以以某个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设计,将这个曲艺表演过程转化为数字风格的视频,使得传播内容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将这种内容传播出去即可得到人们的关注,再依靠视频内信息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让现代人喜欢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传承者,同步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保护,实现了“有效传播”[2]。
另外,数字设计软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容创新工作中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作为工具没有主动作用性,具体要如何创新依旧由人工决定,因此为了让传播内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工作人员需要发挥自身专长,不断创新出更多形式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容,不要拘泥于某种形式,这样能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长久传承下去,能彻底扭转流失局面。
2.1.2建立全新传播渠道,改进工作方式
传统工作方式虽然存在很多缺陷,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因此工作方式的改进思路为:在传统工作方式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全新的传播渠道,围绕渠道提出新的工作方式,由此结合传统工作方式能多方面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保障传播有效性。
首先,全新传播渠道可选择当前主流的各种网络数字媒体,这种媒体在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中迅速发展,现已十分成熟,有着广泛的受众面,大多数现代人都有浏览这种媒体的习惯,也喜欢通过这种媒体来获取信息,故这种新型媒体完全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传播渠道来使用。这一基础上,相关组织可以搭建相关网络数字媒体,再借助其他成熟的网络数字媒体带动自身发展,为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奠定基础[3]。
其次,结合全新的传播渠道,相关组织要思考该渠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方式,并将新方式与传统方式结合,实现工作方式改进目标。关于全新传播渠道上的新工作方式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其二以供参考:第一,在相关组织采用传统方式开展工作的同时,可以使用设备进行现场视频录制,然后对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后期加工,进行适当美化,最终将其发布在网络数字媒体上,这样既可接触媒体广泛的受众面让更多的人观看表演,扩大传播影响范围,也可以在现场表演的同时让观众关注网络数字媒体,这样即使表演不在当地展开,他们也能通过数字媒体观看表演,保障了工作的连贯性与有效性;第二,相关组织可以利用当代流行的“网红文化”,在网络数字媒体中打造出一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的“网络红人”,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方式同样能保障工作连贯性与有效性[4]。
2.2配套工作
虽然数字技术能够帮助相关组织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但要发挥其全部作用,除了要掌握相关策略以外,还要重视对应的配套工作,主要工作是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引进、网络数字媒体运营与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2.2.1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引进
数字设计软件确实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容进行创新,输出大量具有数字风格的内容来帮助传播,但要做到这一点,相关组织就要拥有数字设计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且因为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人才不仅要掌握数字设计软件,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能力与素养。从这一角度出发,因为大多数相关组织都不具备这样的人才,所以必须要开展培养与引进工作,其中培养工作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依靠教育组织来培养人才,而自身给教育组织提供实践培养场所与必要资源帮助,由此即可获得对应的人才。同时人才培养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因此在此期间相关组织还要想办法引进现成的专业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岗位薪资待遇,增加岗位吸引力,但为了避免增加经济负担,相关组织可以对岗位实施绩效管理,使得人才工作贡献与其薪资待遇挂钩,作出的贡献越高,则薪资待遇越高,反之越低,这也让相关组织能做好人才筛选,最终打造一支优质的工作队伍,夯实基础。
2.2.2网络数字媒体运营与管理
网络数字媒体的创建非常简单,但要让其发展起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有效渠道,相关组织就要开展运营工作,并且为了避免其发挥负面作用,还需要进行管理。首先在运营工作方面,相关组织应当重视媒体内容的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障媒体内容符合大众审美与兴趣取向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用户,促进媒体发展,而为了达成目标,相关组织应当要求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用户取向调查工作等,以便实时了解具体取向,把握发展方向。其次在管理工作方面,相关组织要意识到网络数字媒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而言是“双刃剑”,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诸如在利用网络数字媒体打造“网络红人”的策略中,如果“网络红人”为了博取研究,曲解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情绪,这种情绪在网络环境中十分容易“发酵”,会对媒体
平台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抹黑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因此相关组织要严格审核发布内容,任何存在负面影响的内容都不允许发布[5]。
3.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因此相关组织要做好该项工作,有必要针对工作现状问题加以改进,改进中数字技术是很好的工具,相关组织理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便借助技术工具对工作进行改革,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晓丽,牛加明.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肇庆端砚为例[J].艺术百家,2016(3):3.
[2]王巍,窦巍,马驰.图形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8,39(12):7.
[3]何微.试论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以VR与AR技术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9(18):30,32.
[4]宋歌.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3):138-140.
[5]李劼晟.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6):129-132.
作者简介:王琦,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篇十一: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作者:蒋卫刚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26期
摘要:依托于数字技术手段,可实现文化遗产的形态转化,并将其作为生产资源,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数字技术的高效应用,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永久保存与完整保护,并对其进行再生、修复、利用等,最大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在此诉求下,相关人员需注重丰富非遗形态转化方式、非遗保护手段,从而将数字技术更好运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
关键词:数字技术;非遗保护;传承;应用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图形技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世界范围内的精品馆藏,身临其境般体验沉浸式博物馆参观,领略世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基于此,我国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与作用,将其以创新手段融入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在具体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数字化管理工作过程中,需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涵,更具有侧重点与方向性地分析与研究数字技术的应用方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作为学术概念提出的。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属于舶来名词。在我国文化发展与传承工作当中,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概念进行界定是在2001年后才向联合国提出申报。在这之前,中国政府还专门组织研讨活动,对申遗项目进行了客观化、专业化的分析与研究。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社会组织、个体间针对文化遗产构成要素的各种社会实践,主要指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它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一定变化,受到社会环境、文化等诸多要素影响。部分非物质文化可能会发生消弭现象,而部分非物质文化倘若获得有效保护与传承,会通过新时代人的参与而有所创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更强调利用信息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与保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与传播的过程中,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非遗的转换、二次加工、还原、共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是从新的视角对保护与传承工作
进行解读。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众多新媒体的推动与宣传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被更多的人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可实现资源的创新生产与传播,使其为社会文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在生产文化产品过程中,可充分将数字技术非物质文化进行结合,令其能永久保存,真正实现世代传承与发展。
三、非遗传保护与传承数字化的必要性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延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家庭关系的传承方式还是以学堂形式非遗保护,在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与手段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与不足。即在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護的同时,需确保能将文化精神有效渗透到群众中去。在将非遗与群众进行有效连接的整个过程中,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发展。但基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在覆盖面拓展上会受到一定限制,还会导致优秀的文化空间受到挤压。尤其是针对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宣传与管理不当,很容易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损坏现象。倘若部分地区具备极为丰富的非遗文化,会导致保护与传承工作难度提升。单纯依靠人力或是传统工作形态,无法真正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效率。由此可见,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将产生更高效、更快捷的宣传渠道与传承策略。利用数字技术可实现非遗文化数据化处理,大大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遗文化的损毁概率,将对非遗保护与传承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非遗保护与传承数字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相关人员不断优化与完善数字化管理模式,确保其能真正发挥优势与作用。
四、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有效策略
(一)注重丰富非遗形态转化方式
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过程中,需能够充分体现技术手段的优势与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众多精良的工艺作品是其重要的展现形式,在对这些作品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在生产、流通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资源转化。应将非遗科学转化成生产力或产品,使其能够获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优秀的前提条件。关于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应引起社会大众更强烈的认同感,确保其产生一定的连贯性、持续性。在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需通过有力的宣传,使普通大众能够对文化多元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认知。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各地方应通过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当下更多年轻人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并通过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使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直观的认识。在不断寻求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方式的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数字技术。第一,注重丰富非遗形态转化方式,确保优秀的工艺作品能够获得永久的保存与完整的传承。例如,在对非遗作品进行展示与宣传的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三维技术、3D多边形技术,有效改善传统展示方式的弊端,避免作品的损坏与丢失。第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极强的交互性与对光线与环境的自由控制能力,有效转化作品的材质信息。通过创建3D模型,大力提升
工艺作品等转化效率。第三,针对非遗作品的修复,可利用数字技术对图像的基本属性进行修改。或融入图形技术,修护非遗作品的局部,从而达到高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二)积极丰富非遗保护手段
数字技术的融入,将使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展现形式、传输手段等都发生极大变化。在具体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过程中,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科学改变文化的载体,并积极丰富非遗保护手段,使优秀的工艺作品等真正得到有效的传承、完整的保护。一方面,可利用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传统非遗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化。以数字的形式对其进行保存与传输,更好存储传统载体。尤其在作品展示与宣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数字版本或信息化手段,避免传统载体的损坏或丢失,从而达到高效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关地区可积极创建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经典故事进行编排与讲述。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编排数字化舞蹈或开发声音驱动技术,确保非物质文化与数字技术产生创新知识点。无论是信息记录、数字化处理还是建立虚拟遗产概念,都应从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视角出发,设计非遗保护手段或措施。建立与完善非遗数字化服务体系,使其以不同的手段实现保护与传承。例如,各地区可积极结合自身非物质文化特征、地域优势、文化背景等,建立非遗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数字资源管理库,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支撑体系等,形成全方位、多维度、多形式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手段。同时,基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科技的更新换代,不断引入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充分利用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断丰富非遗保护与传承数字化手段。基于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等形式,确保非遗保护与传承更紧密联系当下社会年轻人的实际,以技术手段强化年轻人对非遗的认同感与喜爱度,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真正传承与发展。
篇十二: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作者:黄学军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08期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古村落文化遗产集中反映出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生产生活习惯,青砖绿瓦、粉黛白墙的钟灵毓秀之美,是传统古村落最为突出的文化表现形式,体现出乡土中国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依托数字化摄影技术、虚拟化数字处理软件、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古村落历史文档、古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扫描与处理,存储至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可以达到古村落文化遗产永久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属性包含多个维度,传统人文景观、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属于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也是千年以来中国农业文明不断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已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乡村集体共有4153个,这些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是区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繁衍生息的根基。但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0十年时间内,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减少至270万个,且多数为文物普查部门认定的古村落或文物建筑,且自然村落仍以平均每天250个的速度继续消失。而且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古村落由于常年失修或无人居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采光通风、结构损伤等问题,这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保护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各地区加大了对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保护,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采取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古村落开展大型旅游景区、文
娱旅游线路等的建设,这一开发模式对古村落的人文环境破坏较大,古建筑内部结构的大拆大建、商业化改造,使其丧失了原本的文化底蕴,千城一面成为古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二是以保护古村落原始性为理由,对那些已经发生严重锈蚀、坍塌的古建筑不管不顾,任其在长时间腐蚀中逐渐消失,以上两种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都不可取,难以保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自然村中空心型古村落问题普遍存在,多数村民人文审美理念薄弱,在古村落文化传承中缺乏保护意识,基层村委会村落保护相关经费不足,对于古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修复与建设,仍然处于对文物古迹研究的初级阶段。如河北井陉县大梁江村古村落,主要为明清时期古建筑,建筑用材仅仅包括水泥、砖瓦等廉价材料,长年风吹雨打侵蚀下,古村落原始的建筑样貌、自然景观已经破败不堪,但村委会却难以拿出足够资金对其进行修缮与重建。由于古村落处于深山之中,交通不太便利,难以吸引到旅游开发商、游客参与古村落建筑的观光和修复,这就使得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定难题,那些传统历史遗存很可能在自然或人为力量作用下而逐渐消失。因此,对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破除文化实体难以保存的唯一路径,也是推动古村落文化永续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
依托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如高清摄像或扫描技术,以及AdobePhotoshop、AutoCAD、3dsMAX、MicrosoftWord等软件,加强古村落实体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存分类记录与呈现,形成传统历史文化、现有文化资源之间的一一对应,以实现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脉传承的目标。首先,由地方政府指派专业管理人员负责,依托古村落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从多个维度对古村落历史风貌、人文特色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其建构成为完整的时间链序列,其中不同时间阶段存在多元化的文化景观要素,分别被存储于数据库的多个信息板块之中。在古村落实体博物馆,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三维立体仿真建筑物、模擬动画视频,呈现给游客,供前来参观的游览者观赏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演变进程,以及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形式,同时还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中,与旅游项目开发商、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以此完成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传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对多维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多元分层次的统计分析、存储与展示,为后续古村落文化遗存的重新修缮、保护研究及开发等提供数据服务支持。
其一,借助于数字摄像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古村落数字化服务平台。由村委会工作人员,使用数码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区域古村落内存在的传统文化遗产素材进行一一拍摄、扫描与归档,包括古村落平面纸质文档扫描,以及传统古建筑三维结构数据的立体化扫描,并将扫描后数据信息,上传至大数据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分类存储至相应数据库中,构建起具有海量数据资源的古村落一体化服务平台,由此从多个维度形成古村落实体文化、虚拟文化资源转换与传承之间的互相对应。
其二,加快古村落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网络化的文化交互体验。在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完成数据扫描、录入后,利用AutoCAD、AdobePhotoshop、3dsMAX等软件,展开古村落建筑平面建筑的三维贴图、立体仿真模拟,构建起与实物相仿的古村落三维模型结构,将其投射于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控制面板界面,其中GIS虚拟仿真面板包含古村落位置、自然景观概况、人文景观介绍、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等信息。城市游客群体可以在数字化博物馆网站页面,使用手机端、平板电脑端登录至古村落网页平台,浏览古村落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演变进程,从而直观感受到古村落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三,围绕古村落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开发数字化创意产品。近年来流行的“口袋古村落”创意产品,包括数字手办、民风民俗猜谜、观光游览卡牌等数字化游戏互动产品,便于游客在古村落文化旅游中寓教于乐,发现乡村鲜为人知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提高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附加值和经济收益。比如:以敦煌莫高窟为主体的《恋恋敦煌》数字化创意产品,就是以数字微电影形式,全方位展现敦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游览者可以在手机APP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了解古村落文化背景、数字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数千名敦煌居民扎根大漠、修复与治理莫高窟的事迹。通过古村落微电影、创意动画等形式进行生动展示,使旅游开发商、城市游览者从真实的影像中,感受到古村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继而参与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
(作者为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方言学视域下的江华瑶族民歌研究”(项目编号:18YBA04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思屹:《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旅游学刊》,2010年第1期。
②罗小龙:《古村落遗产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探研——以南京江宁区杨柳村为例》,《中国农史》,2014年第4期。
③姜玉峰:《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播意义——以上九山古村落为例》,《青年记者》,2017年第26期。
责编/孙垚美编/杨玲玲
篇十三: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摘要:目前,博物馆已经广泛地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工作。数字化技术也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博物馆在采集与保存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非遗数据库和网络共享平台,这依赖于博物馆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博物馆将在未来发展中,借助数字摄影和录音、二维或三维技术、虚拟现实、大数据、云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播与利用。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学和科学价值。我国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以及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品类繁多、特色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随之发生改变,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珍贵的实物与资料因保护方法不当而被毁弃。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非物质性,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重点强调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精湛的制作技艺、丰富的精神内涵、独到的思维方式等非物质的内容。有鉴于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心不在于固态或静态的复制保存,而在于通过活态的方式进行保护,要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环境和文化认同性。
2007年最新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调整,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1]p134这个定义重新表明了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即它对人类遗产所富有重要使命,也阐明了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责与作
用。目前,博物馆已经广泛地运用数字化、新技术、新媒介等手段开展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工作。数字化技术也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随着物联网、云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与无线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数字化热潮在全世界不断升温,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核心资源,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播与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1]p8在具体的操作与实践中,需要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存,借助数字摄影、虚拟现实、多媒体、互联网与三维信息获取等技术,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系统,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了非遗保护工作的主旨目标、指导方针、工作原则、基本制度与具体措施,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p206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建立在非遗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基础之上,需要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查、传承人访谈以及技艺过程的采录等方式,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相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目前,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1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图书馆、
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1]p16传统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通过陈列展示构筑历史记忆。在博物馆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已经在实践之中,随着展览和展演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演进,博物馆理应义不容辞地发挥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陈也应当是博物馆的基本使命之一。
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研究、展示与传播等活动,依赖于博物馆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以博物馆已有的信息化服务器、藏品数据库、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等为基础,将非遗项目的历史流变、民间艺人档案、传播方式、制作工艺、原材料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等进行数字化整理后存入数据库,然后通过互联网展示出来。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比如图像、音频、视频、地理信息系统、3D动画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精确而细致地记录,并采用多种展现手段(非遗数字化展示馆、非遗保护相关网站、非遗数字化档案数据库等)提供给公众认识、学习和研究,对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二、博物馆非遗数字化资源的采集与保存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保存工作,主要依靠手工记录、录音技术、摄像技术和录像技术,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非遗资料,包括书籍、图表、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纸本会发霉发黄,照片的颜色会发生退变,录音带、录像带会老化磨损,这会造成非遗资料保存的失真,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相对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存方法,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储存灵活、传播迅速、应用前景广泛三个方面。[2]随着电子设备发展的日新月异,
数字化资源的储存格式、容量与载体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传播的速度、编辑与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数字化资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媒体、网络终端、展览和研究机构等,数字化为非遗的记录与保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扫描、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保护手段,包括通过数据库,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些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1]非遗数字化资源的采集与保存是博物馆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记录非遗项目资源信息的载体形式主要有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上述手段不能满足特殊资源的记录要求时,还可使用其他采集技术,如3D动画等。非遗资源数字化采集所形成的数字资源类型主要包括数字文本、数字图片、数字录音和数字录像。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和编制项目资料综述文档等。非遗项目基本信息资料包括项目概要、环境、历史沿革、发布区域、保护情况和价值等,主要传承人、传承谱系等;另外还需要查阅、登记项目的历史文献和已有的调查材料,掌握该项目资料存储状况和研究成果,包括史志典籍、研究论文、论述论著、产品检测报告、行业标准、申报文件、申报辅助材料、申报片、宣传片、专题片等。非遗数字化保护所采集的资源主要用光盘、硬盘和电脑服务器储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二是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的双向转换;三是可以方便自如地对资料进行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四是可以高速、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方便、迅速地进行检索、调用。更为重要的是,以电子数据的方式进行保存可以长久存放。
博物馆工作人员既可以自己进行非遗数字化资源的采集,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科学研究或者非遗保护机构进行采集,还可以直接使用文化部门已经采集的资源,包括非遗项目所在社区、保护单位、团体、传承人、非遗保护机构、相关博物馆、文史研究馆、展览馆、科技馆、美术馆、档案馆、图书馆、地方文史办、
报社、画报社、民间收藏组织或个人、出版社与书店、音像店等已有的数字化资源。博物馆在取得这些非遗数字化资源后,通过分类、整理和研究,可以参照文物数字化馆藏体系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可以通过全国各级博物馆或者其他非遗保护机构建成全国的网络共享平台,上下级数据库间数据的接收、上报的存储,也是一种异地备份形式。数据库从管理程序上保证数据安全,针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使用权限,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定出不同的安全等级。博物馆也可以参照其他的数字化资源对非遗数据库进行管理,这种做法实际上也将当地的非遗数字化资源作为馆藏体系纳入到博物馆永久的保存中。三、博物馆非遗数字化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利用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便利,除了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以及展览、展演、课堂教学外,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现代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这些传播措施更加便捷与高效。博物馆应当积极拓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展示媒介。博物馆可以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和非遗数字化资源共享机制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物联网、4G移动网络、智能应用终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宣传。博物馆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视化、情景化地展示在数字终端设备上,实现快速、有效的传播与展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法。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是以记录保存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通过对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组织和存储来实现对非遗的保护。同传统资源相比,数字化资源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价值,它可共享、可持续发展、易于传播和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应用的频率增加它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博物馆可以应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展示和传播,即把传统戏剧、传统工艺或习俗的流程利用
数字化技术的便利,进行详细注解,并做生动讲解。在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利用现代化技术保存、记录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成为文化延续、民族发展、国家复兴的必然手段之一。现代技术不仅让人类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赋予了文化遗产蓬勃的生命力。
有条件的博物馆,可以建设“非遗数字化展示馆”,这是一种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它与普通非遗展示馆、博物馆不同,不仅仅是静态藏品的展示,比如对传统技艺的展示,可以将一些传统工艺制作过程的历史流变、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民间艺人档案、传播方式、制作工艺、原材料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等进行数字化整理后存入数据库,然后通过博物馆数字化平台以及互联网展示出来。非遗数字化展示馆还可以提供信息查阅和检索功能。各级博物馆在其他非遗保护部门的支持下,可以开展地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建设。目前,文化部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基本建立了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博物馆可以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数字化展示馆的发展与普及,必将使大众更加便捷地认识、理解、学习中华民族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博物馆还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还可以结合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博物馆可以从非遗数据库中寻找资源,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拍摄动漫宣传片,3D电影等,将数字化的成果转化为传承人权益保障的有力工具,推动非遗知识产权、所有权的保护。
数字化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新的途径。博物馆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与传播。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博物馆应当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由行政部门、传承人、技术人才等人员参加的专家队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规划研究,使此项工作能够达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编:《博物馆法规文件选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3]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4]李树文等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周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大众文艺》2014年第14期。[6]黄永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篇十四: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同时地方有关部门应当重点建设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加强地方非遗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不同地域和时代的资源进行有效保二基于现代技术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利用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在探索以及保护非遗资源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建档研究以及传播与利用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分析
作者:陆志康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
【摘要】数字化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及利用,应当提高其精度,而且应当体现高逼真性。实践中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现代网络宽带技术手段,克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传承与利用,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背景;保护;传承与利用;研究
现代社会背景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利用至关重要,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保护以及传承利用表现出新的内涵与意义,而且也体现出丰富的价值。一方面为全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选择,另一方面也是民族文化的血脉延续。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用数字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以及传播和展示等技术,并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转换成可实现共享的一种数字形态进行保存和有效利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现代技术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这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有效方式和方法。目前来看,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数据库建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难题。第一,数字化方式手段和内容有限,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而且多以名录库为主。同时,采用的录入方式和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很多资源堆积在一起,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收入相对较少,视频音频资料以及图片库等少之又少。第二,现阶段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工作,并未建立统一的规范以及数据库,各地非遗数据库的建立各行其道,以致于资源相对比较孤立,未能形成共建共享的信息库。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当加强数据库顶层建设设计,确保数据库建成后能够发挥其作用。为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当统一规划建设非遗数据库,以此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珍贵的资源能够统一保管与维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加强重视,对信息资料进行深入的发掘,并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与要求,对数据库资源加工与处理,对资源进行整体加工以及分类编码,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将数据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之中。需要说明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据系统具有统一性,其主要保护基层数据库、高级数据库部分。在各地级市非遗资源保护中心,应当建立基层数据库,并且将所需的数据信息根据具体要求以及标准输入非遗数据库系统之中,然后再将信息数据传入高级端。同时,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统一整理高级端基础信息数据,通过网络传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非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非遗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地方有关部门应当重点建设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加强地方非遗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不同地域和时代的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二、基于现代技术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利用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在探索以及保护非遗资源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建档、研究以及传播与利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传承与利用,是发挥其作用以及保持其生命力的有效路径。现阶段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了非遗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传承与利用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利用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能一味的保护和存储,为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应当迎合市场发展需求,对非遗文化产品进行优化创新。一方面体现在种类以及样式的丰富上,从以往的观赏品向生活品过渡;另一方面,颜色、外观以及样式上也要升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向着多样性以及独特性方向发展,遗产来有效吸引广大群众的眼球。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因此而受益匪浅。作为良好的信息传播平台,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转化成文化产品,并且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其展现于各平台系统之中,以供广大消费者参考,并以此来有效促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比如,在中秋节以及国庆节时,可以专注于国内各类非遗活化以及电商公益,加强行业引导以及培养非遗传承人,致力于非遗产品的打造,比如黎锦、苗绣等非遗项目,从而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能够有效地融入到人们的审美观念之中,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利用。
2、建立非遗数字化资料库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保护工作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各种非遗项目会基于个案采取多种保护方法。其中,数字化保护技术手段时非遗保护方式的新方式,而且效果非常的显著;实践中可以看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开发以及存储和利用,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将传统文化记录下来,并且采用独特方式呈现于大众视野之下。比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建立成非遗数据资料库,其中包含了文字、图片等,详细介绍非遗项目的沿革、简介以及功能价值等,以此来博取公众眼球,从而使民众认可、利用和传播非遗文化。同时,还可以采用音频以及视频的方式,对非遗技艺进行展示和完整的记录,其中涵盖了技艺的制作全过程以及展演展示,即对非遗技艺进行全方位和多视角的记忆。
3、采用虚拟可视化技术手段来再现非物质文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该种技术手段是一种新研发的高新科技方法,其利用电脑模拟功能形成虚拟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西安作为十三代帝王的首都,算得上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为此,西安计划利用50年的时间“恢复”唐皇城的壮丽与繁华。若采取现代虚拟技术手段,则不仅可以完全实现,而且非常的容易。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大唐长安得以再造,而且可以给我们展现哪个时代的古朴关中、陕南以及陕北地区的村落,感受唐朝人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原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但是传统手段操作难度较大。然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除味觉以及嗅觉无法有效“复原”,其他均可达到逼真的效果。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应用。可视化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中的一项,可将信息数据和资料等有效转化为图形等,其中包含了数据信分析以及信息的搜索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采用可视化手段可有效转化原来的信息数据,并且将信息数据以可视的形式传递给广大用户,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和全面的了解非物质文化内涵,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主要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数据库,而且地方应当加强特色非遗资源数据库的重点建设。实践中因大量的非遗资源需要保护,所以应当采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各地主管部门应当立足实际,分清非遗资源保护工作的缓急轻重,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路径风险与优化对策[J]纳税,2017(07).
[2]张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4).
[3]邹宁宁.谈谈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兰台世界,2015(12).
[4]王诗谣;代沁泉;许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计量分析(2002-2017)[J]图书馆论坛,2018(06).
[5]孙丽萍.信息网络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探究[J]戏剧之家,2019(01).
篇十五: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在工业化以及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再结合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话题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热门话题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所以早在2004年我国也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且还制定出了专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一项工作也因此而拉开序幕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
究
作者:吴梦龙来源:《艺术研究》2019年第02期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进步中的价值也越发的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明重要财富,可以说是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文明精神。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为这一项工作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手段,而本文也是以剪纸艺术为例,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播剪纸艺术
文化遗产本身就代表了我国传统灿烂文化,也代表了祖先在那个时期下所创造的先进科学文化,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显示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现如今这个经济、文化交流越发频繁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强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也越发的紧迫,因为这对于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促进我国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而为了能够做好这一项工作,本文则以剪纸艺术为例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剪纸艺术相关概述
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优秀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让我们产生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因此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早在2009年的9月,剪纸这一门艺术就已经被成功的列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由此可见,剪纸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剪纸这一门艺术最开始能够追溯到北朝时期,距今可以说有15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东汉时期造纸术发明之后,剪纸艺术更是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普及;在进入唐代之后,剪纸艺术内容以及使用的材料也变得越发的丰富多样。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剪纸这一门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直到今天,剪纸都被广泛应用在节日、婚庆以及家居装饰等方面,如图就是常见节日剪纸,而其所代表的就是人们对于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总之,剪纸这一门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构成,也是中国人民智慧不断发展的结晶,更是在经过长期融合以及积淀之后才会产生的精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
在工业化以及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再结合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话题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热门话题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我国也不例外,所以早在2004年,我国也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且还制定出了专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一项工作也因此而拉开序幕。可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依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剪纸艺术保护意识
在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也影响到了一大批的群众,所以很多群众在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都没有意识到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性。就我国剪纸艺术较为盛行的区域来看,很多记忆较为高超的群众,也没有将其作为一门艺术亦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将剪纸作为维持生计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还是那种不外传的谋生工具。在这种现状之下,“不外传、不收徒”也就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制约,最终也就无法真正有效的实现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播。
2.了解剪纸艺术的渠道有限
就剪纸艺术这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来看,群众了解剪纸艺术的渠道也十分的有效。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在大多是群众数据调查过程中,只有30%左右的群众明白剪纸艺术的什么,而在这其中认识的人大多是借助于网络、书本等渠道而了解到的,可以说了解这一门艺术的渠道十分有限。也正是处在这种趋势之下,群众对于剪纸这一门艺术的认识情况也就十分有限,很多人都不愿主动参到剪纸艺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之中,更有甚者还抱有身份冷淡的态度。
3.剪纸艺术保护投入资金有限
在2004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结合剪纸艺术要如何进行有效的非物质外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而且是借助于中央财政资金拨款才能促使民间剪纸艺术得有传承和扶持。由此可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剪纸艺术保护投入资金也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就目前时代发展现状来看,剪纸艺术保护投入经费有限也是中国非物質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剪纸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措施
1.基于虚拟交互式的剪纸体验
在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应用,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播,进而也就能够真正做好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数字化环境之下,基于虚拟交互式的剪纸体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因为在人们生活质量以及新媒体手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将其有效的应用绘画教学之中也就能起到较为良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传播与传承。例如,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就能够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课题数据,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从大批资源中寻出剪纸艺术最为基础的元素符号,并且将其有效的创建成基础的元素库、剪纸图案库、剪纸符号库等等,通过这一方式来实现剪纸艺术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另外,在对剪纸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从系统设计思路、结构出发,寻找出最为合适的剪纸艺术来设计出高质量的剪纸艺术效果,进而也就能够为软件统的创建工作奠定较为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保护的时候,还需要基于Coreldraw件的VBA开发完成了剪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ilhouART1.0来实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到虚拟交互剪纸之中,从而也就能够交互也没进行交互交流,真正懂得剪纸工具、纹理等方面的技术以及专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最终也就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与进步。
2.虚拟交互式剪纸系统的具体应用
在对剪纸艺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虚拟交互手段下的剪纸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剪纸文化艺术保护与选择,还能在实際应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出剪纸文化艺术传播以及保护的效果,进而也就能够真正有效的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交互式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效果,最好是加强群众对于剪纸艺术的认识,借助于有效的手段来真正实现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播。例如,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小学发展理念以及教学课程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开设剪纸艺术这一课程本身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可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依然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盲目且被动地接受,同时也无法及时有效的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最终也就无法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可是,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虚拟交互式系统和剪纸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也就能够对学生展开更为有效的剪纸艺术教学,从而起到较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真正实现从小的保护与传播,最终也就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剪纸艺术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剪纸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博物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场所,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也可以从剪纸艺术文化、历史以及县城作品出发来将其展示在博物馆之中,这样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剪纸艺术;如果能够在参观过程中再结合虚拟交互式剪纸系统来进行展示,就能让用户更好地参与到剪纸艺术欣赏之中,这样就能真正帮助群众认识、感受剪纸艺术,从而有效地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为此,在应用虚拟交互式剪纸系统进行剪纸艺术传播与保护的时候,可以积极将其应用到剪纸艺术教学以及博物馆参观之中,以此来进一步实现保护与传播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尚未脱离民族特殊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审美、生活以及个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类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举措,而剪纸艺术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对其做好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则能进一步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注释:
刘宁.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以剪纸为例[J].青春岁月,2017(15).
王晓芬,苑鹏军,王艳贞.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探索[J].山花月刊,2009(1):164-168.
陈文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淮安剪纸为例[J].新闻传播,2016(12).
篇十六: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实践与思考
作者:欧波来源:《魅力中国》2015年第31期
摘要:本文从分析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历史与现状入手,介绍了广西民族博物馆近年来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探索实践和取得的成果,引申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工作体会,探讨了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
前言:
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先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纽带。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幅改善了人类沟通与知识传播和使用的方式,很多传统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解读和传递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及历史和文化价值,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同。面临新环境、新问题、新思路而发展起来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对文化遗产重新进行记录、数据收集、资料整理、开展科学分析及多元展示,突破了传统手段的局限,为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展现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技术选择,为破解遗产保护的诸多难题寻找新的突破口,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历史与现状简述
西方国家有大量文化遗产,借助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展较早,成果也十分突出。从可追溯的1990年美国开展的“美国记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关注文献遗产、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建立了3个数据库)至今已近30年,而个人电脑从8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至今也才30多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2003年发布了《保存数字遗产宪章》;政府、研究机构和民间团体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投入资金大,文化遗产数字化可以作为常态工作运转;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长期走在前端,技术转换条件更为优越;研究机构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相关研究,学校开展门类丰富的课程和短期培训培养人才;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会议、论坛交流频繁,保护项目全球范围合作,不断探索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技术。[1][2]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在保护领域的发展方向、探索实践及技术层面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数字技术保护成果。如“数字故宫”、“数字敦煌”、“龙门石窟数字化”、“民间表演艺术的数字化抢救与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批精品文化遗产数字保护工程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积极地展现了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诸多单位和部门都在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等工作,科技手段也在逐渐渗透到不同领域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开展的数字保护合作项目纷纷涌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取得了公众普遍的理解和支持。[1][2]
二、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实践
广西古属百越之地,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壮、瑶、瑶、苗、侗及其他民族的先民,世世代代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给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传者,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完善的时代,负有使命地主动开展了一系列广西文化遗产数字采集、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方面的工作,并取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笔者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一名普通成员,因为工作的关系以主持或参与的方式也加入到了这些数字化的科研与工程项目当中,能为此尽一份绵薄之力至今深感荣幸。文化遗产数字化主要分为数字化采集记录、研究管理和展示阐释三个方面,以下是近年来博物馆在广西文化遗产一些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简述:
(一)开展岩画数字化保护,为广西左江岩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科技助力
广西民族博物馆(以下简称为博物馆)于2013年底承接了文化部科技司“广西左江岩画数字化记录与应用研究课题”,并同时承担了广西文化厅“广西左江岩画数字采集及成果应用开发项目”。博物馆与科技公司合作,综合运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及计算机技术,针对广西宁明、龙州县内左江沿岸的24处岩画点,灵活利用了多旋翼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数码相机、全站仪等多种外业工具,解决多项技术壁垒,具体运用无人机航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全景影像等多种技术完成了所有岩画点的精确测绘,及对岩画本体及周围环境的高真度信息采集。最终成果获取了岩画准确的三维数据、高精度的点云数据、高清的正射影像数据、高清的音像数据及岩画所处自然环境地面和空中720度全景影像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岩画三维数字模型及互动模拟场景;制作岩画高清宣传视频、黑白数字拓印;开发了综合展示数据成果的广西岩画信息管理系统等。本项目在岩画数字记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果数据精度高,影像清晰,数字化展示系统全面,创新的成果已直接运用于花山岩画申遗文本的撰写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觀专题陈列,精确的测量数据也为岩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地提高了左江岩画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3]鉴于岩画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将继续筹备开展岩画数字保护的二期项目。
(二)探索广西民族文化“1+10”陈列文物数字化保护模式
博物馆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的通过批复,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动社区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化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当地具有代表的民族文化、代表性文物、典型性民族建筑和居住环境等基本信息,根据互联网+广西民族文化主题,采用多元、活态化的展现方式,探索性地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群一体多元的网络展示架构。项目自开展以来取得的数字成果是多方面的,在精品文物数字采集、村落场景数字采集、多元文化综合展示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最终数字成果获得了博物馆和10座生态博物馆地面及空中的720°全景展示、10座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专题陈列的地面全景虚拟展览、5座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的航拍视频、博物馆壮族专题陈列的720°HDR高清激光全景展示、10件馆藏珍贵文物的精细三维模型、18套代表性民族服饰的180度环拍展示、三江侗族华练风雨桥和贺州江家客家围屋两座民族建筑的建构还原动画、手机移动端博物馆APP(Android、ios两个版本)开发及部署及博物馆官方网站提升等。
(三)馆藏精品铜鼓三维建模
近年来博物馆与本地科研院所、武汉和深圳等地多家科技单位均合作开展了馆藏铜鼓的高精度三维建模及展示系统开发等课题与项目。其中博物馆与广西财经学院合作开展的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中(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采用多基线交向摄影方式对铜鼓获取大量叠度的序列影像,通过多基线立体匹配、多光束交会和区域网平差等方式实现特征匹配和多光束立体定位,提高铜鼓表面点云数据的可靠性与精度,建立了铜鼓三维模型[4]。博物馆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的铜鼓精细化展示系统项目,是采用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设备对铜鼓进行三维扫描,利用采集的数据制作了铜鼓三维激光点云、三维模型、数字拓片等应用成果,后期还通过定制式软件开发,实现了铜鼓的三维精细化展示,主要包括三维交互、精细测量、二维线划描图(平、立、剖面图)展示及文字说明等功能。这些经验的积累为后期采集馆藏铜鼓数据,建设铜鼓数据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四)民族建筑、传统村落数字采集及应用展开初步研究
建筑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民族建筑是当地文化思想的结晶。近年来,博物馆主动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不断尝试开展了广西三江、贺州等地的民族建筑和传统村落的数字采集、展示及应用研究。建筑数字采集方法主要有全站仪测绘、近景摄影测量、实景照片数字化、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无人机航空测绘等方法,数字化内容包括民族建筑群落的位置、周边环境、地形地物等,获得的初步成果有三江林溪镇高秀村整个村落的倾斜摄影数据及模型、高秀村新旧两座侗族鼓楼及当地民居的三维模型、三江华练风雨桥和贺州仁冲村江氏客家围屋的三维模型及构建复原动画等。
三、目前存在问题及工作体会
博物馆在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在对文化遗产开展数字记录、展示与传播的同时,注意突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断传递文化价值,并取得了许多很好的成果。
(一)存在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
与国外相对齐全的各种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相比,目前国内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缺乏相关规范依据。[6]标准化是文物数字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7]现行文物、文化遗产的标准,不足以支撑文化遗产数字记录、展示与传播的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项目目前各自为政的现状,也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同时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开发利用。
2.缺乏行业顶层设计和共同意识
文化遗产数字化集合了多种学科和技术领域,应用性强,不同类型、地域的文化遗产间差异也很大。在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文化遗产数字建设在经过初期开展的多样广泛的探索实践后,继续发展到深入阶段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科学引导,容易造成盲目建设,进而造成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浪费。
3.基础研究不足,需求不明确,反为技术所累
文化遗产研究不足,容易造成文化遗产展示内容仅限于对本体的平实说明,展示信息缺少脉络联系,不能反映文化遗产背后承载的故事及其深刻的内涵。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多采用项目合作或委托的方式开展,由于项目经费、工作周期及双方角色专业领域的跨度等影响因素,建设双方有时也很难快速开展深入的思想碰撞。数字化能够解决遗产保护的什么问题?数字化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数字化能对当地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如果对文化遗产缺乏深刻的理论研究,在指导数字化工作时容易陷入跟风开展,甚至可能会出现过度追求和依赖新技术和新方法,使数字化建设偏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始初衷。
4.缺少数字化建设资金支持
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高成本工作,博物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光靠财政投入很难解决数字化工作的常态化正常开展。
(二)几点工作体会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1.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视野,不只文化遗产本身,还应包含其所依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故事。
2.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进行必要的定位。笔者认为,数字化可以有效保护文化遗产,但它只是一种保护的辅助手段。数字化极大地丰富文化遗产概念的外延,对文化遗产的传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无法代替文化遗产本身。我们在开展数字化保护工程过程中,在使用数字技术时,不要忽略了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所在,陷入到对技术的盲目追求,更不要本末倒置,把技术凌驾于文化遗产内容之上。
3.多专业、跨学科的开放团队,严谨的工作流程,对文化遗产的深刻研究,对文化遗产真实的信息记录是数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数字化科研或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有涉及文化遗产各个领域的内容研究团队和搭配的专业技术支撑团队,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以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按专业分层次参与到建设项目中。
四、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工作思路
(一)尽快确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规范依据
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资源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标准规范等确立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标准,指导各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落地项目,促进技术集成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应用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具体项目实践,针对具体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在实践中集合跨界人才队伍,实现真正的技术集成创新。注意突破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的主从关系,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民族文化精品。
(三)培育复合型人才,跨界融合創新
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需要大量复合性人才的参与,建立起结构更为优化、体系更加完整的工作团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是以跨领域、跨专业的团队合作为特征的,它需要既具有前瞻性眼光、深度理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具备顶层设计能力、掌握内容资源、理解新技术新概念并熟练掌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广泛跨界交流,推进学科融合
搭建基于学术、面向社会、整合资源、对话全球、普及青少年教育的数字遗产交流平台,加强对国际先进及失败经验的学习,让数字技术领域的研究者与相关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者汇聚,建立文化与科技、专家与公众、事业与产业的国际化创新融合平台,实现全球数字遗产行业科学合理的发展。[8]
(五)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经济支持
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项支持资金,将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通过捐赠、设立专项资金或者保护基金等方式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参考文献: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1]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与传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27-36
[2]秦境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5:5-8
[3]蓝萍.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铜鼓数字化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9):30-32
[4]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分类法ICS(第三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2003年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篇十七: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现途径新媒体的时代特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当前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资源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平台的创建提供了保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如今,网络革命正在悄无声息地包围我们的日常生活,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我们跨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一、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媒体是数字化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从定义上来说,各行各界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新媒体一词最早流行在美国,《》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1]。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封闭与延时性,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与即时性等特点,传播面广,受众群体多。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单向接受信息,还能承担信息传播与制作者的角色,受益于无线互联网、宽带网络等渠道,使得用户群体可以高效、无障碍地交流沟通[2]。从以往人们的生活空间来看,传统媒体把所有人的角色分立成传播者与接收者,受众者仅承担单一的角色功能,接收到信息后不再进行二次传播或传播空间相对封闭,传播速度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手艺人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受众人群都是基于血缘及地缘传播,受众面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体交往空间增大,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原有单点传播变成了多点传播。新媒体的介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的形式进入民众日常生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我国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关注,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出了第一步。
2016年10月,文化部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建设,并且正式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从名录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实践转化,新媒体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图像、文本的记录,数字化保护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二、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土壤的丧失导致其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以往人丁兴旺的氏族产业,基于血缘的传承脉络逐步因为家庭结构,观念转变趋向地缘、业缘甚至师徒制传承,再到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根本,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合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3],而新媒体的产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常态化的方式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1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赋予了新的文化基调。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具有更多的趣味性与多元性,它为大众呈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文本内容,而是从图像、视频、音频等各方面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始借助影视进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以微电影及纪录片的形式让人们广为熟知。从2012年开始,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开始盛行,自开播以来热点及关注度一路高歌猛进,收视率达两亿。还有央视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及网络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等,均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题材,受到大众关注度高达1100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乡土、枯燥、不贴近生活,新媒体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是遥不可及的只停留在博物馆里的展品。另一方面,如果单从技术性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片面的,要将其带入一定的情景模式中,为大众还原那个时代的文化场景与文化生态,让更多的受众
人群,从历史、文化、社会各个角度,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与演变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2新媒体传播行为的互动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提供了群众基础。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之一就是互动性及开放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微博、贴吧、微信等的兴起,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了渠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微博为例,从建号至今已有560万关注,每日发布文化日历为大家科普文物信息及当日历史大事件,逢节气或岁时节日设计壁纸和海报让人们了解节日的由来及习俗。除了发布与故宫相关的文化资讯外,还以诙谐幽默的话语点评故宫中的一草一物,并定时举办活动,对故宫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问答并抽奖赠送礼品。这样互动性的体验,拉近了大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了大众的接受度。大量的转发、点赞和评论都表明了群体积极的参与性,人们在传播行为中除了承担信息交流中的接收者,还承担提供者与发布者的角色。从原有单向接收,变成单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扩大其群众认知度与影响力。3新媒体传播主体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了资源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灵活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以静态的方式去记录和保护,更不是光靠语言能够叙述清楚。简单的文字与图像记录并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一方面,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步骤、技艺特征详细地描绘出来,并且文字、图片记录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磨损与毁坏,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存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非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后人学习,他们常见的状态往往是沉默寡言地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创作,他们所习得的更多的是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并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记录。
新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采集提供了全新的手法[4],运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全系扫描等现代技术,将所得信息进行编码与整理,保证其完整性,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共享与利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现途径新媒体的时代特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当前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资源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平台的创建提供了保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条件。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从宏观上来说都缺乏整体性,内容单一,以名建库的现象普遍,名录内容只有文字描述申报时间、申报地点、编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并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单一数据库的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来说只是流于形式,需要采集录入的不是名字与编码,更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同方式的记录,对传统戏剧及音乐、曲艺类可以采用音频及视频动画的方式记录;而美术绘画类可以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色彩、构图、造型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3模型、动作捕捉等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整的保存,避免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丧失本真。与此同时,还能够保证在不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再创新,并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工作应当充分调动各个地区,发动民众参与,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地域属性、文化内涵、人文情怀和时代特征,更好地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模式,提取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与传承基因,以保证民族文化的正确传承[5]。2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交互平台。根据信息库资源,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生产过程等进行再现,逼真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现在的文化场景,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文本信息组合成真实的三维环境,让大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与其互动。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将故宫整体布局做成全景地图,用户可以选择点开不同院落了解其详细结构和历史背景。除此之外,还有故宫专栏,通过三维数据可视化为主要技术手段,同时还支持端与移动端,高拟真度再现紫禁城的盛景,深度解析紫禁城中的建筑与藏品,随时随地通过全新的视角为大众提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独特方式。3利用新媒体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广大的群众基础,而新媒体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造了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的高收视率及关注度证明了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一定兴趣,纪录片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为大众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表现形式、发展过程、文化内涵,提高大众的接受意愿。除此之外,利用设计介入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有的品牌形象与视觉符号,将其转化为符合大众审美及消费特性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得非物质遗产在得到发展和保护的同时,实现产业增值。新媒体庞大的用户基数、广泛传播空间、先进的信息技术等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能力,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当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之后,人们便开始关注精神世界的满足,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发展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平台的建立、设计创新的介入等,都使它以更加趣味性和日常化的形式展现给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能是静态的,而是需要通过技术与文化创新,在保留其本真的同时使它更好的发挥其独有的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社会的土壤,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扎根在大众生活中。参考文献[1]白宇新媒体时代蒙古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2]钟蕾,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包装工程,201510[3]朱荔丽,谢园生活革命视阈下的传统手工艺活态发展研究[]包装工程,201718[4]罗京艳,朱荔丽天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兰台世界,201320[5]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20151作者谢园朱荔丽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篇十八: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非遗木雕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作者:张志敏来源:《大观》2021年第10期
摘要: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保护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说明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提出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路径,以推动我国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202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精细木作技艺的数字化研究”(2020SJA2034)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体现了我国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文化意识等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任务。我国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当中。木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较多,如东阳木雕、金漆木雕等都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VCD光盘存放文字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等,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当中起到了推动性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也在加强该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中国北京大学的故宫数字化项目、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大学合作的数字化米开朗基罗项目等等。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一些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木雕具有较高的活性,其在建筑、家具等相关领域当中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现阶段,数字化技术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可能。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数字化雕刻技术的应用,而对于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木雕非遗保护当中的研究还比较少。
二、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
第一,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可能会造成木雕作品和数字化雕刻技术在艺术价值方面的矛盾性。木雕的工艺一直在创新发展中,通过手工就能够雕刻出精美的作品,因此有人认为只有通过手工雕凿的方式才能制作出精美的木雕。实际上,木雕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精细的手工工艺上,利用数字化机器雕刻并不会影响到作品的艺术价值,雕刻作品的质量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但是,在数字化雕刻作品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之前,手工木雕作品与数字化雕刻作品的冲突依然存在。
第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数字化技术在木雕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三维建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在木雕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由于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该技术也将在木雕非遗的保护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通过使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质量及效率。木雕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认可度较高,得到了很多产业的支撑。现阶段,人们对木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方面表现为对精美的制作工艺的欣赏,另一方面仅仅用于装饰点缀。此外,木雕的价值较高,不能被普通的消费者接受。而利用数字化技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加快作品的设计与生产,而且质量较好,价格偏低。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人们对木雕作品的不同需求,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带来木雕非遗的异化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教授曾说,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能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数字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警醒我们,必须科学地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开展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现阶段,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雕刻机器难以达到人工操作的精准度,而且不能实现复杂的镂空雕刻,因此不能过度地依赖于数字化技术。
三、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与开发路径
第一,要确保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原生态,科学地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首先,要切实加强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以建立专业的研究机构、博物馆,并且对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培养。现阶段,对优秀木雕作品进行收藏是保护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其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有序开展展览、存储、管理、宣传等工作。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不但要求要对木雕图形等进行收集,在特殊的情况下还要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木雕作品进行存储和修复,以还原其三维造型。最后,还要对木雕作品制作的全过程以及相关的雕刻方法等进行记录,同时记载与木雕相关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事件,从而再现不同时代的文化现象和特征。将数
字化技术应用在木雕资料的管理当中,不仅能够给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有利于对木雕非遗的相关作品信息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宣传和展示。
第二,将传承和创新进行结合,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目前,由于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三维图形设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将其应用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与制造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木雕作品设计及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视频采集、三维扫描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也有着关键性的应用。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此技术对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计算机与雕刻机、人脑和凿刀等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是设计木雕的主体。因此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需要对凿刀和雕刻机进行合理的应用,同时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木雕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对木雕非遗作品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还要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促进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加大对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力度。从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来看,木雕的再设计和创新发展是开发和传承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木雕作品的主要工艺步骤为设计、打坯、修光、装配、上漆等等,而数字化技术能够被有效地应用在上述的各个环节当中。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雕刻机已经被应用到木雕的设计、制造等工序当中。比如,传统的加工方式是把木雕图案复刻到原料当中,再进行加工操作,但是这和设计者的理念往往存在偏差。通过辅助设计技术能够呈现出三维的图形,把偏差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而言,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对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路径的研究,了解到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而且可以极大提升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质量及效率。因此,要将数字化技术合理应用到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当中,将传承和创新进行结合,确保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原生态,加大对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力度,从而促进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琴.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天工,2020(2):108-109.
[2]吴群,况宇翔.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81-84.
[3]高伟霞,吴智慧,余继宏.非遗视角下的地域传统手工技艺数字化开发及生产性保护:以苏作家具木雕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2):63-64,70.
[4]刘瑶.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5]况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柯愈勄為例[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5.
[6]王强,韦培,罗辉.数码工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探索:以木雕纹饰为例[J].创意设计源,2017(1):77-81.
作者简介:
张志敏,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
篇十九:数字化展示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作者:陈杨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5期
摘要:花瑶挑花艺术既是花瑶人认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又是记载和传承花瑶文化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播花瑶挑花的重要意义,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传统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中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在海拔1300米高的雪峰山麓东北部,位于湖南隆回、溆浦两县接壤的虎形山瑶族地区,有一支古老的瑶族部落,人称“花瑶”。花瑶挑花是花瑶族的一项古老的挑花技艺,因长期生活在封闭、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被花瑶族人一直传承至今。随着挑花传承人逐渐老去以及商品经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冲击,这一传承百年的古老技艺急剧消亡和流变。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合理利用数字化网络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以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文化遗产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承文化遗产,从而打破传统口耳相传形式的局限性,建立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肥沃的土壤。
一、利于花瑶挑花整体性保护
传统的保护方法通常是将历史文化资源陈列收藏于博物馆中向观众展示与传播,而文化主体一旦脱离了它固有的原生环境,主体与环境相分离,就注定了文化主体会走向灭亡,最终成为令后人缅怀的“历史标本”。针对文化遗产脱离不了承载它的原生环境这点出发,学界对于非遗文化提出了整体性保护,活态性保护的观点,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并不希望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孤立的、实验标本式的陈列,而是想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活态性的成长并蓬勃发展。因此,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有了数字化记录和永久保存的方法,人们可以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花瑶挑花的基本信息,对现存的花瑶挑花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对花瑶挑花传承人的采访与记录进行完整的收录存档,对花瑶民族的生产活动、婚嫁祭祀活动进行完整的保存,更加直观和全面的了解花瑶挑花的整体面貌,以一种活态、直观的方式加以保护。
二、有利于花瑶挑花的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靠“口传心授”,它依托于人本身的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到延续。老一代传承人年纪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了,记忆力衰退,大量的传统挑花图形可能因此而埋没于历史尘埃当中。而新一代年轻传承人在继承传统图形图案的过程当中,又缺乏对传统图案的解读和研究,容易让原本古拙意趣的传统图形流俗于粗制滥造的简化图形,造成令人堪忧的局面。数字复原与数字再现技术就是运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传承人从非遗当中解放出来,脱离以人为核心而存在的基本属性。运用数字复原与数字再现技术制作成数字化虚拟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供人们学习、交流与创新,也可以防止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断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体系,将几千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传承人当中具有各自特色的非遗资源收入到数据资源库体系当中,并进行科学论证和提炼,对其中的图形符号、典型纹样、地域属性、时代特征、色彩体系等文化基因进行不同程度的标识和提取,建立起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为特征的非遗基因信息,可以为少数民族的非遗进行创新和与科技的融合提供丰富的素
材库。
三、有利于花瑶挑花的广泛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长期以来服务于少数民族大众,应当全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普及工作。要实现非遗文化的广泛共享,不仅需要唤醒广泛大众的保护意识,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科学的传播。同时,花瑶挑花非遗文化资源共享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推陈出新,这种要求的迫切性变得更加强烈。基于数字媒体平台而建立的数字博物馆等形式,也将多种媒介形式的历史文化资源信息相整合,借助电信、无线通讯、互联网、有线电视以及各种数字网络进行广泛传播。数字传播和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较,可以打破时空限制,用户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分享,从而使得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利用,更容易建立起全民参与的广泛关注。保护花瑶挑花的非遗文化,不是在博物馆展示或保存花瑶挑花的“非遗标本”,而是要让非遗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认知上养成对非遗的接纳和习惯,使得非遗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我们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所在。
四、有利于花瑶挑花的产业化开发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中有不少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经济利用价值、市场开发前景的优势文化遗产。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有效的营销战略,充分实现少数民族传统非遗的经济价值,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内部造血”获取资金,才能将这些资金反过来用于少数民族传统非遗的保护和传播,走可持续保护之路。
花瑶挑花产业化开发程度低,传承人的收入目前还得不到有效保障,更不用说对集中的研发平台进行资金的投入。传承人的生活要想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让花瑶挑花非遗实现产业化转型,让挑花作品具备市场元素,与市场接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挑花艺术研究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发展非遗文化产业,必须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主体,从创意激发、技术投入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实现传统非遗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