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尤金奈达的评价3篇

对尤金奈达的评价3篇

时间:2023-01-05 20: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尤金奈达的评价3篇对尤金奈达的评价  在20世纪6070年代他首先提出了dynamicequivalence概念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注意在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体等方面与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尤金奈达的评价3篇,供大家参考。

对尤金奈达的评价3篇

篇一:对尤金奈达的评价

  在20世纪6070年代他首先提出了dynamicequivalence概念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注意在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体等方面与原文的对等但由于这种动态的对等十分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于形式上的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内容和形式矛盾这样一种印象于是在80年代奈达对这一概念作出了修正改称functionalequivalence功能相当

  奈达翻译思想简介

  摘要:尤金・奈达(EugeneANida)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之一,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的著作横跨45年,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对大量翻译问题作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特别是在《圣经》的翻译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我国学术门户开放后较早引进的当代外国学者的译学理论,他的翻译观也是国内译界评价和引用,探讨最多的,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dynamicequivalencefunctionalequivalence

  一.奈达翻译思想简介1.发展阶段奈达的翻译思想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社会符号学阶段(《新编奈达论翻译》谭载喜)描写语言学阶段(40-50年代),他主要从语言的词法,句法并结合翻译理论阐述语言的本质和语际翻译关系,试图找出更加科学的语言翻译转换规律。交际理论阶段(60年代),他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系统地阐述了翻译问题,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造,而且还是一门科学。社会符号学阶段(70年代以后),他主要研究语义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他认为语言只是一种符号现象,对这种符号现象的解决必须依赖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翻译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原语在译语中忠实地表现出来,让译文读者象原文读者一样,可以感受到原文的种种意蕴。2.核心概念奈达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Translating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ce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first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termsofstyl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Nida),因此他认为翻译决不仅仅是一门科学;翻译也是一门技巧,但归根结底,出神入化的翻译则是一门艺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Dynamicequivalence(动态对等)和Functionalequivalence(功能相当)这两个核心概念。在20世纪60-70年代他首先提出了Dynamicequivalence概念,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注意在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体等方面与原文的对等,但由于这种动态的对等十分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于形式上的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内容和形式矛盾这样一种印象,于是在80年代,奈达对这一概念作出了修正,改称functionalequivalence(功能相

  当)。功能相当这一概念的实现分为最高和最低两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指:虽然由于原语和译文两种语言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相同,翻译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但译者应该力求做到相当,使得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用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而最低层次则是指译文读者可以想像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二.奈达翻译理论的贡献从其理论成果来说主要体现在:1.把信息论和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dynamicequivalence和functionalequivalence”的翻译标准;这种主张以意义为先,形式结构上做些大的改变,可能非常合理的思想遵循了开放性翻译原则,对翻译界关于“直译”和“自由译”的争论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法。2.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认为要评判译文质量的好坏,必须看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如何。这对于一直以来只强调文本的翻译质量,而忽视译本的服务对象,是有着很大的进步性的。3.将语言学的内容应用在翻译领域,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本身的可译性。两种语言即使形式上差异很大,在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这种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新的姿态,对增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三.结语作为一个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奈达兢兢业业,将其一生奉献给了学术事业。近年来,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especiallyastheresultofseeingwhatishappeninginsomanyschoolsoftranslatinghereinEurope.Imyselfwastoooptimisticaboutthepossibilityofapplyinglinguistics,sociolinguistics,andsemioticstotheissuesoftranslation.《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但无论发生怎样的改变,奈达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活力以及为翻译理论作出的贡献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1.《谈谈对奈达的所知和理解》张经浩《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2.《奈达翻译理论评述》熊德米《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7卷第4期3.《不能用“等效”原则解读奈达的翻译理论》李田心《外语学刊》2005年第2期4.《奈达翻译定义之我见》李田心《外语研究》2004年第6期

  5.《奈达翻译思想与“奈达现象”研究》肖普勤黄凤枝《文教资料》2005年第24期6.《“动态-功能对等”翻译的合理性及其破缺》李红霞《探求》2004年第6期7.《永远的奈达:一个Paradox》孙迎春《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8.《奈达等效翻译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张蔚《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6月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翻译实践部分应用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在此借用一下霍姆斯的词汇)首先我们看到最外围的是具体翻译实践部分,它直接与应用

  翻译理论相接触,翻译理论则处于整个简图的中心位置。翻译理论直接作用于应用理论,进而通过应用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应用翻译理论充当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活动之间的桥梁作用。比如说指导译者决策的是“功能对等理论”,那么它在应用理论部分就会主要从读者接受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尽量转变原文中的句式结构或格式以适应译文读者的需要。这说明翻译理论是在整体上或是在宏观角度上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同时我们发现在简图中,有一部分翻译理论是直接和翻译实践部分相连的。这部分理论可从宏观角度去指导实践活动,同时也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去影响译者的决策(如文化形象的翻译问题)。将翻译研究与语言学研究作以类比,我们会发现,核心语言学同样也不能直接指导教学实践,它们之间是通过应用语言学来连接的。对于翻译而言,同样应由应用理论来连接。此外,我们还要看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成果的意义。由于翻译理论是从描写和分析译品中总结出来的,因此理论亦可反过来用于指导对译品的批评与赏析。通过对译本好与坏的分析及评价,探求其深层次原因,亦可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翻译理论对实践的促进作用。3.翻译理论研究本身的意义哲学上有一种观点,“存在就有意义”。直接把这一观点作为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理由,似乎有些强词夺理。但回顾从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到现在的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说明理论有它自身的意义,有它自身的价值。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翻译活动本身,从最初仅限于译本(或原文与译文)的研究到对译文读者的研究,再到现在对译者本人翻译策略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心理的分析,人们已经从简单的翻译现象(或表象)研究深入到了对人脑中“黑匣子”的研究。同时,翻译理论研究的兴旺也促进人们开始客观地看待翻译活动。目前仍有人持“能写作则写作,不能写作则翻译,不能翻译则写译论”这样的观点(屠国元、肖锦银,2000)。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过写作的经历,懂得写作的不易,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翻译中的种种困难。他们常简单认为会了两种语言就可以做这两种语言间的翻译。事实远非这么简单。大量理论的深入研究无疑表明了翻译并不是简单地搬一两本字典就能做的。早在1951年,董秋斯就曾指出两种反对翻译理论的意见(认为翻译是艺术和认为翻译是一种技术的观点),“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理论”,“不过日用而不知罢了”,“问题是,此乃不正确的理论。„这种理论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翻译工作的进步‟”。(陈福康,1992:365)随着外语教学的日益普及,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翻译活动,译者的社会地位也不断地提高。这其中翻译理论研究功不可没。四、尾语奈达先生的理论倾向转变对我们的翻译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我们并不能根据他的一家之言就改变我们的理论研究。从他的转变中我们要吸取些经验教训,首先要明白翻译理论的真正作用,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研究活动;认识到翻译理论的研究是开放式的,同时理论研究不能拘泥于某一家某一派的方法,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描写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考试大收集整理

篇二:对尤金奈达的评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作者:丁莹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的影响。通过介绍其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功能对等的评价与影响,使读者对尤金的翻译理论有更明确的把握。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尤金·奈达(EugeneAlbertNida,1914—2011),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曾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弗赖斯。他学识渊博,涉猎范围十分广泛,精通多种语言,曾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主要从事《圣经》,翻译和修订的组织工作,以及《圣经》译员的培训和理论指导,有着非常丰富的翻译培训和讲学经历。他是一位多产的语言和翻译理论工作者,共发表过文章250多篇,著作40多部,其中学术影响较大的有《翻译科学探索》(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翻译理论与实践》(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语言结构与翻译:奈达文集》(LanguageStructureandTranslation:EssaysbyEugeneA.Nida)、《跨语交际的社会语言学视角》(TheSociolinguisticsofInterlingualCommunication)等。他是迄今为止美国翻译理论界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是中国介绍得最多的一位西方翻译理论家。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他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的目的是清楚地传递信息,使得交际双方能够沟通,因此,翻译首先要译意。由于不同的语言表示形式各异,因此译意必须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奈达的所有翻译理论都是围绕这一基本思想展开的。

  关于翻译的性质,他先是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从语义到语体,在目的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传统的翻译方法是以形式为标准的翻译,运用这种方法的译者认为,各种语言大致是相似的,译者可以从一种语言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种方法一般被称为“形式对应”,也就是重点要放在原文或源语的表达形式上,译者尽一切努力从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奈达认为一个称职的译者,应该经过一个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过程,把重点放在原文的内容上,力求使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趋于一致,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中心。他说:“衡量一个翻译作品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检查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换句话说,要判断某个译作是优还是劣,是合格还是不合格,我们必须以读者的客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反应,而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感觉为衡量标准。”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基本相等,那么便可认为是合格的翻译。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译者对译文的反应,并应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加以对比。

  奈达这一思想引起了不少误解,很多人认为翻译只需要翻译内容,而不必顾及语言的表达形式,所以奈达后来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认为翻译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还包括语言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在某种程度上,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就改变了意义。奈达对翻译时改变形式提出五个条件:(1)直译会导致意义上的错误;(2)引入外来语形成语义空白;(3)形式对应引起严重的意义晦涩;(4)形式对应引起作者原意没有的歧义;(5)形式对应违反目的语的语法或文体规范。其实,奈达最初对“动态对等”的定义,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已经对“语体”这种形式因素作了规定,它要求目的语文本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现源文本旨意,与传统的“自由翻译”或“活译”是不同的,因为自由翻译没有此种要求,往往是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

  奈达对“功能对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说法是不够的,可能有几种译文都达到了功能对等,但没有一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是完美的对等。因此他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这一概念,即“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作出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在这两种对等之间,还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因此允许翻译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评价与影响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翻译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强调对原文的忠实、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较多地强调处理语言中的特殊现象,如修辞、格律等形式上的东西,而往往忽略译文读者的反应。然而,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汉英修辞格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英语中的押韵就很难用汉语表达。除此之外,汉英中有些修辞格虽然名称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差别很大,在翻译时,很难寻求目的语中对应的形式,因而,用传统的翻译理论很难评判并指导某些具体的翻译实践。

  奈达主张更多地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考虑译文的成功与否,尽量使译文流畅自然,甚至可以针对层次不同的读者由一种原文译出不同的译文。这种理论在翻译及翻译理论上引起的结果是革命性的,产生了深远影响,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在美国本土,至少有两本较有影响的教科书,一本是约翰·比克曼和约翰·卡洛合写的《翻译圣经》,一本是米尔德里德·L·拉森的《意义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都是运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写成的。从上世纪50年代直至今日,在美国《圣经》翻译领域,译者一直普遍遵循。奈达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篇三:对尤金奈达的评价

  EugeneNida

  DynamicEquivalenceandFormalEquivalence

  EugeneA、Nida(1914)isadistinguishedAmericantranslationtheoristaswellasalinguist、HistranslationtheoryhasexertedagreatinfluenceontranslationstudiesinWesterncountries、Hisworkontranslatoinsetoffthestudyofmoderntranslationasanacademicfield,andheisregarededas“thepatriarchoftranslationstudyandafounderofthediscipline”(SnellHornby1988:1;Baker1998:277)

  Nida'stheoryofdynamicequivalenceishismajorcontributiontotranslationstudies、Theconceptisfirstmentionedinhisarticle“PrinciplesofTranslationasExemplifiedbyBibleTranslating”(1959)(《从圣经翻译瞧翻译原则》)asheattemptstodefinetranslating、Inhisinfluentialwork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1964)(《翻译原则科学探索》),hepostulatesdynamicequivalenttranslationasfollows:

  Insuchatranslation(dynamicequivalenttranslation)oneisnotsoconcernedwithmatchingthe

  receptorlanguagemessagewiththesourcelanguagemessage,butwiththedynamicrelationship,that

  therelationshipbetweenreceptorandmessageshouldbesubstantiallythesameasthatexisted

  betweentheoriginalreceptorsandthemessage(1964:159)However,hedoesnotgiveaclear

  definitionofdynamicequivalenceuntill1969

  、Inhis1969textbookThe

  Thoe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dynamicequivalenceisdefined“intermsofthedegreetowhichthereceptorsofthemessagesinthereceptorlanguagerespondtoitinsubstantiallythesamemannerasthereceptoresinthesourcelanguage”(1969:24)

  Theexpression“dynamicequivalence”issupersededby“functionalequivalencev”inhisworkFromOneLanguagetoAnother(1986,withDeWaard)(《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However,thereisessentiallynotmuchdifferencebetweenthetwoconcepts、Thesubstitutionof“functionalequivalence”isjusttostresstheconceptoffunctionandtoavoidmisunderstandingsoftheterm“dynamic”,whichismistakenbysomepersonsforsomethinginthesenseofimpact(Nida1993:124)、In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得语境》,“functionalequivalence”isfurtherdividedintocategoriesontwolevels:theminimallevelandthemaximallevel、Theminimallevelof“functionalequivalence”isdefinedas“Thereadersofatranslatedtextshouldbeabletoprehendittothepointthattheycanconceiveofhowtheoriginalreadersofthetextmusthaveunderstoodandappreciatedit”、Themaximallevelisstatedas“Thereadersofatranslatedtextshouldbeabletounderstandandaprreciateit

推荐访问:对尤金奈达的评价 尤金 评价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