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0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0篇

时间:2023-01-05 19: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0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同时也表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0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0篇

篇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同时也表达了民族传统习俗特色。这些文化上所形成的差异同时又对英、汉这两种语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英、汉这两种语言同样也在传统习俗、文化背景以及词汇内涵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文字;影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历史渊源可追根到古代中、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间的不同。中国由于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势东低西高,其气候特点是封闭式的季风性大陆气候,正因为中国大陆的这种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了中国的古人们生活异常艰难,考虑事情时也总是把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因素包含在内。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就是从这种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事物的哲学思想中应运而生。同样,由于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们开始习惯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以及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逐渐形成了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阴阳论,比方,天和地,男和女,强和弱,正和邪等等。万物的产生、变化和开展皆因阴阳的交互作用。汉民族的先祖们深谙对立统一为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英美民族那么与汉民族全然不同。英美的祖先们的生活在海洋,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不是压抑或恐惧,相反,他们试图去战胜和征服。正是这种战胜,征服的强烈的欲望给英美民族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开展以动力,并促成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开展。而“天人相分〞的观点正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形成的,在他们看来,宇宙万物都是对立的——支配与被支配,主动与被动。人,那么是主动地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是绝对的。在考察事物时力求符合逻辑,他们会对事物进行详尽的分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表达在英语和汉语的交际用语〔包括表示感谢、抱歉、应酬,以及用语、请求与表示邀请等〕上。

  1称谓语言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交语言中的称谓有很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汉语中,常用于对亲属的称谓,习惯性的泛化于非亲属身上。例如,年轻人称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平辈“大哥〞“妹子〞〔多见于中国北方〕;称与父母平辈而年龄比自己父母小的人为“叔叔〞和“阿姨〞;假设年长那么称为“伯伯〞;甚至还会出现“爷爷〞和“奶奶〞。但在西方国家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应用于社交。因为,西方语言中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的形式,只用于关系十分密切的人之间,例如,英语课文中经常提到的“UncleSam〞。2答谢语言一般来说,东方国家的人们很介意关系的“生〞或“熟〞,尤其是家庭成员〔包括远房表亲等〕通常避讳“讲客气〞。因此,在西方国家中常用的“谢谢〞这个词语,在中国家庭中常常会让家庭成员听起来觉得较为生分。而在西方国家中,“ThankYou〞这一词语几乎用于一切场合,甚至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也绝不会因此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产生距离感。无论是端茶倒水,还是亲自下厨、珍馐款待;无论是顺便帮助,还是有心壮举;无

  论是细细欣赏,还是高声赞美——事无巨细,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下,随处用到一声“ThankYou〞,这是最根本的礼貌。

  还能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根本需求的答复习惯。例如,我们在自小学习英语时老师曾经屡次提到的事例:外国友人问及是否需要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XXX?〕,假设想要,就不必推辞,应当答复“Yesplease〞,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国人通常习惯地客气答复“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本来心里有所希望,但最终却被友人误解,认为这就是所谓的“No,thanks〞,而闹出不少笑话。各类关于语言文化的趣闻大多出自于此种类似例子,由此可见一斑。

  3隐私问题中国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为了表示关心,经常会问到如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等一些问题,而西方国家的人那么认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他们对此类问题比拟反感。如果你冒昧地问人家的年龄,别人可能会答复这是秘密。为什么人家不愿意谈及自己的年龄呢?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看起来精力充分,希望自己青春永驻,进而对自己的实际年龄守口如瓶,这种现象在妇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人为了表示关心,经常会问:“你去哪里?〞〔Whereareyougoing?〕或“你在干什么?〞〔Whatareyoudoing?〕,而这些应酬性的话语在西方国家那么成了刺探别人隐私或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4招呼语言“你吃饭了没有?〞〔Haveyouhadyourdinner?〕这是中国人日常在打招呼时习惯性的问法,但你跟西方国家的人也这样说,他们会误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话题是西方国家的人通常打招呼的常用方式。5介绍用语英语初学者通常都喜欢问:“What’syourname?〞,但对于它的用法却不太明白。实际上西方国家的人在谈话时,通常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样一来,谈话对方自然也就马上回应说出自己的。即使在面谈、填写表格等场合需要问及对方时,也只会说“MayIknowyourname?〞或“Yourname,pleas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会给被问及者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参考文献[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22[2]王还?有关汉外语法比照的三个问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顾嘉祖,陆昇主编,郑立信副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学号:09416611

  常州大学

  题目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学生

  杨静晶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093

  二○一一年十一月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摘要:中西方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伴随着经济

  的迅速发展,中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随着相互间了解的加深,中西方间的文化冲突也日益增多。语言交流是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语言的使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议题。在未来,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将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跨文化交际

  Abstract:Chineseandwesterndifferenthistoricalbackgroundanddevelopingprocess

  leadtothegreat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them.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theeconomicandculturallinks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aregettingcloser.Withthedeepeningofmutualunderstanding,thecultureconflictsbetweeneasternandwesterncountriesareincreasing.Languageexchangeisthemainformofcommunication,andtheuseoflanguagehasacloserelationshipwithculture.So“Culturaldifferencesandlanguagereflects”hasbecameanimportantissue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nfuture,theability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willbecomeanimportantbasisforustomovetowardstheworld。

  KeyWords:culturedifference;cultureandlanguag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目录

  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21、风俗习惯的差异(DifferencesinSocialCustoms)......................................................22.社会礼仪的差异(DifferencesinSocialCeremony)......................................................23、社会关系的差异(DifferencesinSocialRelation)....................................................2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DifferencesinValueConceptandMoralCriteria)..35、教育方式(Educationmethod)................................................................................................3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41、什么是文化.................................................................................................................................4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4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语言体现...........................................................................................................51、称谓语.........................................................................................................................................52、问候语.........................................................................................................................................53、餐饮用语.....................................................................................................................................54、礼品馈赠.....................................................................................................................................55、思想情感表达.............................................................................................................................5

篇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5篇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根据研究,据说在美国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米为宜。在进行一股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2米的距离。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多数讲英语的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但这是另一回事。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

  方接触。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会说Sorry;Oh,I’msorry;E_cuseme等表示“对不起”的道歉话。

  在中国,常常听到西方妇女抱怨中国人抚弄了她们的婴儿和很小的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接接或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也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西方的母亲往往怀着复杂的感情站在一旁不说话,感到窘迫,即使抚弄孩子的是自己的中国朋友或熟人。除轻轻触摸外,再谈一谈当众拥抱问题。在许多国家里,两个妇女见面拥抱亲亲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多数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夫妻和近亲久别重逢也常常互相拥抱。两个男人应否互相拥抱,各国习惯不同。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两个男人也热烈拥抱、亲吻双顿表示欢迎,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也是这样。不过,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若干年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时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在白宫前下车,美国总统上前紧紧拥抱,表示欢迎。福田首相吃了一惊,日本代表国成员也愣住了。许多美国人感到奇怪—一这种情况很少见,完全出乎人们意料。如果美国总统按日本人的习惯深鞠一躬,大家也不会那么惊讶。但在美国和日本都不用拥抱这种方式表示欢迎。

  在英语国家,同性男女身体接触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一过了童年时期,就不应两个人手拉手或一个人搭着另一个人的肩膀走路。这意味着同性恋,

  在这些国家里,同性恋一般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肢体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光接触。在这一方面可以有许多“规定”:

  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着,看多久,什么人可以看,什么人不可以看。这里引用朱利叶斯·法斯特的《肢体语言》一书中的两段,很有意思,可供参考;

  注视对方的不同情况决定于相遇的场所。如果在街上相遇,可以看着迎面走来的人。直到相距8英尺远时再移开视线走过去。但在到达此距离之前,双方都用眼睛暗示一下自己要往哪边走,打算往哪边走就往哪边看一眼。然后,双方侧身略变方向,即可错开,顺利通过.

  同相识的人谈话时根据美国习惯,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应注视对方。任何一方不看对方,都可以表示某种意味。如;害怕对方,轻视对方,心神不定,感到内疚,漠不关心。甚至在对公众讲话时也要时时直视听众,和许多人的目光接触。如果演说的人埋头看讲稿,照本宣科(许多中国人往往是这样的),而不抬头看看听众,对听众“说话”,人们就会认为他对听众冷漠,不尊敬别人。

  在谈话的时候,听的人一般要注视着说话的人的眼睛或脸,表示自己在听。如果对方说的话比较长,听的人要不时发出“嗯”、“啊”的声音,或者点头表示自己在注意地听着。如果同意所说的观点,可以点头或微笑。如果不同意或者有所保留,可以侧一下头、抬一下眉毛或露出疑问的神情。

  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的。即使用欣赏的目光看人——如对方长得漂亮——也会使人发怒。许多外国人到其他国去旅行,因当地人盯着他们看而恼火、很别扭,认为那里的人“无礼”而感到气愤,

  殊不知在该国是常事,看的人不过是好奇而已。许多在华的讲英语的外国人对此流露过不满情绪。

  “眉目传情”(或“目语”)是青年或成年男女之间传递感情最常用的古老的方法之———在美国尤其讲究。有人对此作过详细研究:人们对异性怎样表示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怎样表示鼓励或拒绝,怎样表示赞成或不满,怎样表示爱慕或厌恶。然而,在美国也有许多差别。男人用眼睛的方式就和妇女不一样。不同年龄、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的人在这一方面都有差别。不同种族的人也有差别。

  在一些国家里,人们认为能直视对方的眼睛是很重要的。在一部关于列宁的著名电影里有这样一幕:有一个肃反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叛变了,肃反委员会主席捷尔任斯基得知情况询问他时,此人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根据这一点捷尔任斯基认为证实了他有罪。许多美国人也同样重视目光接触的作用,但并不是美国的所有民族都这样。

  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十来岁的波多黎各姑娘在纽约一所中学里读书。有一天。校长怀疑她和另外几个姑娘吸烟,就把她们叫去,尽管这个姑娘一向表现不错,也没有做错什么事的证据,但校长还是认为她作贼心虚,勒令停学。他在报告中写道:“她躲躲闪闪,很可疑。她不敢正视我的眼睛,她不愿冒着我。”

  校长查问时,她的确一直注视着地板,没有着校长的眼睛。而英美人有“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这样一句格言。

  碰巧有一位出生于拉丁美洲家庭的教师,对波多黎各文化有所了解,他同这个姑娘的家长谈话后对校长解释说:就波多黎各的习惯而言,好姑娘

  “不看成人的眼睛”这种行为“是尊敬和听话的表现。”幸而校长接受了这个解释,承认了错误,妥善处理了这件事。对这种目

  光视向不同的含义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使他记住各民族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目语的规定很多,也很复杂。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见一斑,这里就不再细谈了。

  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不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下面是一位美国朋友给作者的来信的摘录,谈到了某些行为在不同文化交际中间造成的误会: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笑与美国的笑有不同的意思。比如,一个美国人存放自行车时,一不小心自行车倒了,他会因为自己动作不麻利而感到困窘。这时如果旁边的中国人笑起来,他会觉得受到耻笑,非常生气。我还看到在餐厅里发生过类似情况。一个外国人偶然摔了一个碟子,他本来就感到很窘,而在场的中国人发出笑声,使他更加觉得不是滋味,又生气,又反感。

  当然,中国人的这种笑,不论是对本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并非是嘲笑当事人,也不是幸灾乐祸。这种笑有很多意思。可以表示:“别当一回事儿”,“一笑了之”,“没关系”,“我们也常干这种事”等。不过,对于不了解这些意思的人,这样一笑会使他们感到不愉诀,

  而且会对发笑的人产生反感。手势是个很难办的事。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进行战争的首相温斯顿·邱吉尔曾作了一个手势,当时引起了轰动。他出席一个场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会,他一露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做了一个表示victory(胜利)的V形手势——用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做这个手势时,手心要对着观众。不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把手背对着观众了。群众当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往哈哈大笑。这位首相所做的手势表示的是别的意思。那不是表示“胜利”的V形,而是一个下流的动作。

  另一个例子同尼基塔·赫鲁晓夫有关。他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苏联领导人。在美国访问期间,他的言论和举止引起一些争议。引起争议的手势之一是,他紧握双手,举过头顶,在空中摇晃。他的意思显然是表示问候,表示友谊。但是,在场的人和电视观众对此并不欣赏。美国人很熟悉这个动作——这是拳击手击败对手后表示胜利的姿势。在此之前,赫鲁晓夫曾说过要埋葬美国资本主义的话,许多美国人认为,这种手势表示他好象已经取得胜利,洋洋得意。难怪许多人感到不快。

  中美肢体语言对比研究表明,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如男子相逢时不拥抱,一般见面时握手即可;挥手表示再见;皱眉表示不高兴;耸耸鼻子表示不喜欢、讨厌或不快;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噘嘴表示不痛快、情绪不佳、忿恨;拍拍男人或男孩子的背表示赞扬、夸奖、鼓励;咬牙表示生气、愤怒或下决心。

  现将不同处举例列表如下:A动作一样,意义不同

  汉语意义肢体语言英语意义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跺脚不耐烦谢谢,互相表示友好感情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为自己鼓掌;被认为是不谦虚好奇;有时是惊讶目不转睛地看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反对;责骂;轰赶发“嘘”声要求安静(少见;一般见于成人对孩子)疼爱;(对成人或青年,会引起反感,是侮辱人的动作)拍别人的脑袋安慰;鼓励;钟爱B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意义

  中国的肢体语言美国的肢体语言“过来”(叫别人过来)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丢人”“没羞”(半开玩笑)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我吃饱了”(吃饭后)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C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动作1肢体语言在美国的意义咂指甲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挑战,蔑视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

  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下列几种感情:会意,赞许,鼓励,传递信息,表示团结等在中国的意义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捂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尊敬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表示感谢伸出两个竖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戏曲中出现)男女相爱;匹配良缘这几张表中所举的例子不全,但是可以说明肢体语言的差异,也说明了解另一种语言中的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对肢体语言的研究有助于对语言的研究。对前者的理解可以加深化对后者的理解。有些权威人士认为两者相互依存。在多数情况下这是对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动作与说的话不一致,口头说的话与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时要借助其他信息或从整个情景中猜测说话人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肢体语言都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去理解;忽视了整个情

  景就会发生误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2)中西方文化差异组长:文嘉俊组员:林健聪唐敬文蓝润轩梁国君何文超陈浩斌潘莉娅梁小源

  黄敏怡前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日渐明显;现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

  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

  •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因此,在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的今天,认真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研究目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

  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对于高中生的我们认真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更好了解西

  方文化,有利于更好地与外国朋友进行交流。研究方法:文献法(网上搜查资料)调查法研究计划:⒈小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讨论,并分配任务⒉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⒊向指导老师询问相关的问题,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⒋小组成员将所有搜集得来的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并制成课题展示课件正文大家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非

  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我们说西方文明如果从克里特文明开始算起的话,距今已经有4千5百年左右的历史了。而我们中国文明呢,我们常说中国文明5千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只有31____年左右,即便是从夏代开始,至多也只有41____年。但是西方学术界只承认我们的文明史是从商代而不是从夏代开始。因为,他们认为夏代只是一种传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一个文明,尤其是没有找到文字。没有文字的文化只能算是一种原始文化或者是一种传说。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主要通过文献法以及调查法进行。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等方面。举一个典型的例句作为例子:

  “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让我们看英语的语序:Istronglybelievethatit’sintheinterestsOfmycountrymenthatChinashouldremain

  anactiveandenergeticpoichaelasks,’Look,ichaele_presseshisinvitationinthisrs.Anthony

  ∙Requestthepleasureofthecompanyof∙Mr.FrederickParsons∙Atdinner∙OnTuesday,11Juneat8.30p.m.∙Pleasereply9MillLaneLeeds∙Atlast,letusseehoeEnglishnativespeakersnegotiateatimetomeet.Theireisquitesimilartoouroallyonegivesorsuggestsatime,thentheothermayfinditnotsuitableandsuggestanothertime,andfinallyatimeisfi_edeplybysaying‘Iamsorry,Icannotgetatieduptheethingfi_edupforthen’.AChinesespeaker’se_planation,ontheotherhand,tendstobemoredetailedandlongertoassurethepersonethingimportanttodoandheusuallymakescleanerforthem.Thus,ifaChinesepersongivesadetailede_planationtoanEnglishnativespeakerayfeelthatthedetailede_planationisnotreallynecessary.Conversely,theEnglishnativespeaker’sshort,undetailede_planationmaystrikeusasabitimpoliteifs.∙1.anyAmericansealones.SoAmericanmayaybeeunicationamonginternationalcountries.SoitispossibletoseeasynthesisofEasterncultureand”和privacy”在英语文化中受到高度的尊重,

  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词,尽管这两个词常常被翻译成“个人主义”和“隐私”,但在汉语中“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常常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而“隐私”常常给人以不好的联想。

  〈二〉、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如学生对母语词语简单地从字面附会,认为汉语的“哪里”一词的英语的对应词是“ily,single-parentfamily,blendedfamily,same-se_family)及隐私,“背井离乡”“落叶归根”;亲属表:除了下表之外,还有诸如师父、师傅、结义兄弟、老板等的称呼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

  一不可。直到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筷子刀叉到底谁更先进,各家说法不同,其实各有各的智慧。筷子的特点是”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不过最近却有学者反思认为:”从真正人类学发展科学角度来看,筷子是一种极端原始的、天然的工具,多数人种在刚开始学会使用工具时,都懂得用几根树枝来取代手夹起食物。不含任何复杂的工艺技术。欧洲人却率先进化,以石刀替代树枝,进而发展到金属刀具,最后又发展出叉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繁琐的西餐礼仪。刀叉正是欧洲人工业文明、理性精神的一种最直接反映,自己动手,独立性强,重推理,重解析,更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而拿筷子的华夏人则是吃现成的,不必思考,一点东西你

  推我让,团团圆圆模棱两可,凡事爱持模糊概念,所以思维能力不发达,未能产生工业革命。”

  这种声音确实有些让人振聋发聩,不过所谓率先进化的观点却有失科学了,将刀叉概括为工业文明和理性精神更是牵强。不过有一点需要肯定,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科学家们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认定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篇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摘要】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越来越被重视。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在被人们不断发掘的同时,也不断的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存在着优点和弊端。文章就如何正确的理解以及融合这些文化,并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促进英语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文化差异;借鉴与融合;理解与促进盘古开天辟地,耶稣点化造人。从古至今,中方与西方这两个个体看似独立却又相互交融,看似相同却又存在着无尽的差异。其实这其中的关键不外乎“文化”二字。一、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特殊性文化,说的就是人们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得到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包括金钱、地位、文化教育和科学成果等。但当你把它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时,它就变成了历史发展的具体体现。正因如此,无论人们是承认亦或是否定,文化都在客观上有着其强烈而又难以割舍的传统性质。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文化也在慢慢的发生着质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无论大小都必将反过来深刻的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这种影响往往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再一次将“文化”二字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由此,“文化”二字既成为了中西方各个国家相互交流的纽带,也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断推进的燃料。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越来越被重视,甚至被无限的放大,这种现状似乎也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由于各大洋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人们必须选择符合自身环境的居住方式、饮食、穿着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质的改变,自此,中西文化差异日渐扩大。二、中西方生活方式差异中国的古代文明,来自于大河流域。其中闭塞的环境使得人们安分守己。因此,土地便成为他们唯一的依靠。而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典型的海洋文明使得西方人的眼界

  1

  更加开阔,所以他们在努力向外探索,寻找着新的领地。衣食住行。从穿衣风格上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在服饰上的差异已经越

  来越小。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人民由于封建思想的桎梏,保守自约。紧封的衣领和袖口,所体现出的不单单是当时中国人思想的保守,更呈现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现状。清朝的长衫马褂,民国的中山旗袍将这一现状体现的淋漓尽致。

  由于机器的缺乏和滞后,晚清时期中国人的服饰只能靠匠人们手工缝制。而晚清后期没落的晚清贵族对服饰的做工要求极其苛刻奢华,皇上妃子们的衣服最少要缝制个把月,有的甚至需要大半年。

  相比中国服饰的保守奢华,西方的服饰所走的却是张扬简约风。合身轻便,个性张扬是西方服饰最大的特点。他们既有出席正式场合的西服晚礼,更有简约轻便的牛仔T恤。之所以有这样的服饰风格,是西方人自由民主性格的使然。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似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举世瞩目的“Chinesefood”也成为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数鲁、川、苏、粤、闽、浙、徽、湘这八大菜系为著名。另外具有地方特色的冀菜、东北菜、赣菜、京菜也被人们所推崇。这些菜系从不同程度上代表着各地独特的烹饪手法和与众不同的色香口味。而这其中做菜的手法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炒、熘、煎、炸之外,还有烤、熏、凉拌等多种手法,其中复杂程度远近闻名。

  西餐泛指西方餐饮的形式,或者也可以说,西餐就是西方各国餐饮文化的大体概括。相比中餐,西餐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西方,不同的国家,他们的餐饮文化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个国家的菜式当然也各不相同,被我们熟知的有法式、意式、美式这几种风格,另外还有俄式、地中海式等其他风格也在西餐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西方餐饮一般分为主盘菜和配菜,他们的主菜主要采用牛羊猪肉、野味、海鲜,同时西方人会搭配不同的调料汁来配合主菜的口感。正是这样五花八门、结构鲜明的特点以及其精致优良的口感,引来无数中方食客的赞叹。

  三、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历史文化作为文化的主要方面,其实内容十分庞杂。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无数文化的产物。所以,与其说历史创造了文化,倒不如说无数文化的产物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2

  夏、商、周、战国时期、秦、汉、西周、西汉、三国包括后来的唐、宋、元、明、清。中国历经多个朝代更迭,其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民俗服饰、诗文曲画、瓶罐器皿更是千姿百态、种类繁多。这其中有反映社会现状的,有描述当地民风民情的。数以万计的种类,若要想一一细数,恐怕没有几万字也难以详尽描述。

  相比中国古代种类繁杂的历史文化产物,西方的历史遗留文化主要停留在思想层面。从雅典闻名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西方的启蒙思想再到空想社会主义的浪潮,直至产生倡导民主、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这些思想一步步的延伸,与时俱进,对当时西方科学界、艺术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西方著名的画家达芬奇、音乐家贝多芬、甚至科学家牛顿等等,他们无不是受过或多或少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创作出的众多家喻户晓的作品,也大多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为主。这种文化的力量,推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更为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从宗教文化说起,就不得不提起“佛”字。“佛”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信仰。“佛”似乎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其实佛教并非中国自身形成,而是早在三千多年前由迦毗罗卫国所创立。其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一直被广泛推广。中国人对“佛”的重视程度从现今留下的寺庙中就不难看出来。“佛”乃觉者。简言之,佛教就是知道者、明白人的教导。又可说佛教的宗旨是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与觉悟。从现今遗留下的寺庙中,不难看出佛教在中国古代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李杜才情到贞观之至,从元明清明到康乾盛世,无不彰显着佛道的道德观。虽然如今中国已呈现出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众多教派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佛教作为一大教派,它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西方作为向往自由和民主的国度,基督教被大多数人所推崇和信仰。《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书目,而书中的主人公耶稣不但是拯救了万物,也成为解救他们心灵的救世主。人们对基督教的强烈推崇,致使教皇拥有无上崇高的政治地位。这种状况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才得以改善。现如今,基督教在众多西方国家仍旧广被尊崇。读《圣经》、做礼拜似乎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圣诞节、复活节等从《圣经》中流传出的节日也被人们所传承。

  3

  五、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而这些特点是由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在斗争中进步的历史。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抗争,中国人似乎把爱国主义当作一种割舍不断的灵魂深深的注入到三观之中。而经受了千年封建社会的禁锢,中国人保守谨慎的性格也显露无遗。所以西方人也称中国人为“胆小怕事的民族”。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的建立也使得“团结就是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推行就能充分的体现出这一点。这种集体协作的性格让中国人把合作和谦虚看得尤为重要。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重视不受外部条件制约的“自由”。纵观历史,西方人所发动的战争,无不是为了摆脱封建势力的枷锁,争取自由的抗争。西方人有着自由奔放的个性和开拓的创造性思维。这也使得他们在工业革命期间所研究发明的事物,仍对当今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六、中西方人教育方面的差异所谓“教书育人”,教育一直以来是各国所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的教育一直被西方人所嘲笑。无论是九年义务的“填鸭式教育”,还是为了应对考试临阵磨枪的“题海战术”似乎都无法从本质上做到“教书育人”。高考中一试定终生的做法使得中国的大学生中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相比中国人的被迫学习,西方更讲究自主。他们从小就被培养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开放式的教室,课堂上主动的起立表达自我观点,完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非手写作业。考试方面,西方人似乎更加重视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他们并不会依靠一张小小的试卷来区分学生的好坏,而是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测试学生的思维和反映能力。这样的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同时也是西方人追求自由民主的体现。其实无论是自由民主的西方式教育,还是讲究理论的中国式教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弊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育这方面似乎很受用。放眼未来,如果当真想建立更新兴的教育体系,中西方教育的融和势在必行。

  4

  七、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要想更好的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就要充分了解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不管是语言或政治还是历史和经济,这些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学习语言方面的学生来说,了解文化更是他们学习语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写照,不仅反映了文化的形态,而且它的结构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不同国家人民的世界观。因此,以语言学习为主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把了解西方文化,做好与本国文化区分这一点作为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它在有利于翻译和商务方面的研究和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跨文化的交际。八、结语在当今世界,无论哪一个民族都不能够摆脱或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中的共通点是人类的文化发展的经历过程,所有文化中的差异都不能说谁优秀谁恶劣,这是历史发展客观形成的结果,它们的存在一定会推进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正因如此,采用战争、侵略等一系列不正当手段去抹杀抵制其他国家文化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让我们一起保护各国文化发展,维护国家的和平,使得东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更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实现中国、西方以及全球和平与繁荣!参考文献[1]王宁,钱林森,马树德.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2]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邓晓芒.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3).[5]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5

篇五: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把中国人的思维表达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势必导致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出现错误和产生误解。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文化渊源的了解。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源头,并深深的影响着各自的文化发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一门语言,为我们所用。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从语言文字方面看,读音和语法不同表达受到西洋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上大相径庭。现代汉语里的拼音系统是由西方的拉丁文标注汉语的发音而形成的与英语的读音有异同。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和思维的反映。因此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理性思维。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最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注重感性。最后,从价值观念的差异上看,就价值观而言,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人注重集体,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在中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但在美国,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由于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是普遍的。虽然用于交流的语言无误,但也会产生误解。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各种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物质客体和描述人类社会手法的总和。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经济、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各自显著特点的文化。

  1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人学英语从一开始,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往往喜欢用字对字翻译的思维模式来翻译句子,从而出现语言表达方式、句子结构、英汉两种语言词义的差异。1.文化差异对阅读、翻译教学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使人们对词汇的意象和联想的不用,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出现偏差,造成翻译的不等值。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和翻译水平取决于语言的掌握程度,而语言的学习是要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了解文化的差异就很难正确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文化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文化的传播促进语言的发展,在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作用下语言中大量新词汇和表达法的出现。接触和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有利于对中西方语言的理解,学习,有利于弘扬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及更多的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从而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世界意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对听力练习的影响英语听力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对一些很简单的听力材料无所适从,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这很大一方面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4.对词汇学习的影响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的组成、变化、应用都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它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差异性。三、缩小文化差异与英语语言学习的对策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些差异,在词汇学习中采用比较记忆和联想记忆的方法把枯燥的词汇和有血有肉的名族文化联系起来,增强记忆效果和延长时间,扩大词汇量,达到词汇量,达到学习文化与记忆词汇相辅相成的目的。英语学习中怎样消除文化差异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底蕴之上的,因此,要真正学好英语,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克服文化差异给学习带来的影响,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导入相关文化

  2

  教师在教学中讲授西方节日的时候可以适当拓展些西方节日的习俗。比如AprilFoolsDay教師就可以介绍下西方国家在愚人节的整人手段,并且配以图片展示效果更佳。

  2.加强课外读物及经典影视作品的推广要了解英语本身发展的历史。英语的发展不仅受母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相关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如拉丁文化。学习者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涉猎英美文学名著及影视作品深入了解英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加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积极的向学生推荐些经典英语学习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汉语和英语间的文化差异。3.生活中可以多利用互联网,外国朋友进行交流,沟通更快捷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还可以多参与英语晚会,英语角等形式的活动,创造机会加深文化知识的应用。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及民族、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差异,扩大自己的知识面。4.注重对日常学习语言过程的积累对中外文化中不同的处事方式、方法等进行对比学习,如在对待称赞、打招呼,谦虚,称呼、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当他人的表扬时,西方人热情接受,东方人则体现的更为含蓄,当进行初次交谈时,西方人喜欢那些远离隐私的话题,而我们则更愿意就一些个人的话题进行讨论,以示对他人的关心等。总之,英语学习是一个包含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语言学习中存在着复杂的跨文化现象。而且,每一位学习者都会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只有认真比较,研究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更好的掌握所学的语言。四、结语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评判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我们知道中国人追求和谐,讲求天人合一,西方崇尚科学,讲求征服、探索,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两种文化孕育着两种文明,我们学习语言就应了解两种方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差异所产生的交际习惯的差异。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同样的影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就真正成功的语言学习而言,学

  3

  习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不可低估。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学习中扫除障碍,学好并能正确运用这门语言,为跨文化交流打下更好的基础。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工作,做到既教文化,又教语言,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4

篇六: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一、文化与翻译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而文化又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与传递的。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语言中所蕴藏的文化因素与人们大脑中的文化意识是相互作用的,从而形成人与人的交流。若是原有的文化环境消失或者被改变,或者是进行交流的语言系统发生了变化,都会导致文化环境与文化意识之间的沟通中断,往往通过语言其本身的概念进行交流是较为困难的。而对于翻译工作来说,看似简单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但实际上是空间与时间上的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要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例如如何保持原文民族风格,如何让读者理解与接受原文中的异域风情等等。所以在翻译工作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在将汉语与英语进行互译的过程中,文化的载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读者的环境也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为翻译工作的开展设置了较大的难度,而想要克服其中的困难,最为根本的就是找到问题的根源。下面的内容中,就将着重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如何对翻译产生影响的。二、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内容1.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产生影响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上方式上有着较大差别。中国人的主体思维是综合性思维,整体优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而西方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部分优先。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在对时间与空间这两种概念的表达方面,主要就是表现在排列顺序上。具体例如对地名的排列,在汉语中的顺序是从大的地点到小的地点,而英语中的顺序是从小的地点到大的点;时间上同样也是如此,汉语中是按照年、月、日来排序,而在英语中则相反的是从日、月、年来排序的。中方的思维总体来说就是更加重视整体的效果,并不重视形式上的完整程度以及各个部分关系上的严谨性。西方人的思维与中国人也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完整程度以及各个部分之间严谨的关系。当我们了解到这个根本差异之后,在对汉语与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就要更加注重语句与词语顺序上的调整、句子整体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关联词的把握。举例说明:

  1

  (1)原文:Asitwascold,westayedathome.译文:天冷我们就没有出去。(2)原文:美国现代文学史译文:HistoryonModernAmericanLiterature(3)原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译文:Modestyhelpsonetogoforward,Whereasconceitmakesonelagbehind.在这三个例子中,第一句是对关联词进行了适当的删减,第二句是将语序进行了调整,第三句是增加了关联词。这三种调整方式都让语句更加完整与简洁。语言能够直接体现话语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语言就是思维的外壳。不同的民族之间在思维方式上往往有着千差万别,在语言上体现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当将由一种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语言信息进行传递,在由接收者的思维方式重新组织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歧义,所以译者对这方面的问题必须有着准确的认识。如何理解“思维方式差异会造成语言方式上的差别”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从一个例句上进行分析。中国人说:大熊猫一胎产两只崽。同样的一句话,西方人就说:Anadultfemalegiantpandagivesbirthtotwocubsatatime。中国人认为:既然能够产崽的熊猫那必然就是成年的雌性熊猫,所以在说的时候就不需要对熊猫的性别进行特别阐述,而西方人在叙述这句话的时候就要强调“adult”和“female”,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的思维中,既然能够产崽的熊猫一定是成年的雌性熊猫,就需要对这点进行说明。这句话体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明白翻译并不是目的,翻译存在的根本价值就是通过读者所阅读与接受的译文让原文成为“现实的存在”。所以说,作为翻译的唯一对象,译者必须对读者以及原文作者的思维方式有更深的理解,接受原文作者在与读者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下所创造出来的文章。而译者的关键任务就是通过读者的思维方式来重新拼接与组织原文,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添加特殊说明,从而让读者更快更好地接受原文。2.审美心理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大众的审美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是融合了政治观、生活习

  2

  惯、社会习俗以及宗教观点等多方面内容。在西方人的语言世界中,很多词汇都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在不同的环境下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差异实际上就是由于大众审美心理上的差异所导致的现象。语言冲突的情况在广告中是非常常见的,而广告作为向大众进行宣传的主要方式,实际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国家与民族,成功的广告不仅仅需要与当地的社会文化习惯相适应,同时还需要满足大众审美心理的需求。例如,在我国的商品广告中,若是一个美妆产品被命名为“芳芳”,对于国人来说,因为芳芳似乎代表着一个花容月貌的美丽少女,所以这一隐含的意义对于美妆产品的宣传是有益的。但是对于西方人的审美心理来说,当看看“FangFang”这个商标的时候,心理产生的恰恰却是恐怖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英文中,“fang”与一些词语是非常相似的,如“along,sharptoothofadog”,这是狼牙或者犬齿的意思。所以当英国人看到“FangFang”这个牌子的时候,就难免会想到张牙舞爪、狂吠的恶狗,这对于美妆产品的销售是有阻碍作用的。另外还有一个产品,一种命名为“白象”的出口干电池,出口到西方国家之后就翻译为“whiteelephant”,这样的翻译表面上看是准确的,但是在西方国家“whiteelephant”是一个代表着“沉重负担”的固定词语,所以该产品名称带给西方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发现,不同的审美心理对于翻译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3.风俗习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风俗习惯是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表现为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上,表现在生活的不同领域。在民族文化中,语言是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往往更能够体现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而风俗习惯大多是由于不同民族及国家不同的政治环境、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而形成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读者与译者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是最大的难点。一名成功的译者,能够对原语、译语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使译文更契合读者的心理习惯。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差异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饮食习惯来体现的。在西方人的主食中,蛋糕、面包为主,而米饭与面食是中国人的主食,所以对于英语中经常会出现与使用的“apieceofcake”,若是翻译成“一块蛋糕”,中国人常常表示无法理解,这是因为中国人在以面食及米饭为主食的风俗习惯下,蛋糕并不是常见的食物,而若是将其翻译为“小菜一碟”就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同样的,中文中的“画饼

  3

  充饥”往往被翻译为“Drawingacaketosatisfyyourhunger”,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被西方人接受。

  另外,在中国的风俗习惯中,礼貌是最为重要的交际美德,这样的礼貌现象与西方国家就有着较大的区别。当别人表扬中国人的时候,国人往往都会自贬,从而表现出自己的谦虚与礼貌,但是在西方国家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当西方人在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总是会以兴高采烈的态度回答一句“Thankyou”,从而表示自己的接受与感谢。这种时候,中国人可能就会因为双方风俗习惯的差异,而认为西方人过于骄傲,而西方人在听到中国人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的时候,也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4.宗教信仰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所谓宗教文化就是指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意识所形成的文化,也表现出不同民族在崇尚以及禁忌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在中国,道教、佛教以及儒教是中国最为主要的三大宗教,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当中国人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喜悦、悲伤、愤怒情绪时,经常会说“哦,老天爷呀”,在发誓的时候也会说“老天作证”。而较为明显的一个语言习惯就是对“龙”字的运用,龙在中国人看来,代表着中华民族,而中国人也是龙的传人,所以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父母对子女也会抱有“望子成龙”的深切盼望。但是在西方人的思想中,“dragon”是凶残的怪兽,代表着厌恶的情绪,所以也被作为贬义词使用。在中国宗教中的“菩萨、佛祖、玉皇大帝”等形象在西方人的思维中是不存在的。大多数西方人信仰的是基督教,《圣经》与希腊神话才是西方文化的发展源泉,在西方人的心里,宗教就意味着“上帝”,所以当西方人表示痛苦、悲痛与喜悦时,往往会说“MyGod”,在向别人表达祝福的时候也说“Godblessyou”。这些语言习惯都能够体现出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了解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对于翻译过程中准确使用词语是有着重要帮助作用的。5.价值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所谓的价值观念就是指为人处世的准则,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观念。价值观在生活与文化中是起到核心作用的,而这样的核心作用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的表现中会对语言的翻译以及读者的理解造成诸

  4

  多障碍,所以这也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价值观实际上是依附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上的,所以表现出非常鲜明的民族

  特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群体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中国人往往都会非常重视家庭、集体以及社会的利益,所以自古就有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价值观与美德。但是在西方人的价值观中,个人的竞争意识与奋斗意识是最为强烈的,尤其在美国人心中,个人的发展好像是最为关键的,从而西方人的生活价值观就是“Everymanisthearchitectofhisownfortune”,翻译成“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在英文中,“individualism”是经常被使用的短语,在翻译为中文的时候往往译为“个人主义”或者是“利己主义”,这样的翻译常常被理解为贬义词,但是实际上,这个短语在英文中是一个褒义词,被理解为“个性”,这在西方人的价值观中是普遍存在的,(下转第16页)表达出西方人主张个人不断奋斗的价值观念。在英文中,自私自利是“selfish”。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的不同,从而能够在翻译中使用恰当、准确的词语,传达准确的文化信息。

  三、结语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深入地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方式、审美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同时考虑这些方面所包含的内容,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有效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削弱读者对于原文的陌生感觉,让读者顺利接受原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提高阅读兴趣,达到翻译的最终目标,从而完成译者作为“文化沟通桥梁的搭造者”的使命。

  5

篇七: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分别对汉、英语语言的影响

  区颖;张磊;刘艳霞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17)004

  【摘要】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具有较强民族性的东西.一方面,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东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念、历史背景、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分别影响着汉语和英语的形成、发展及应用,并使得它们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区颖;张磊;刘艳霞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相关文献】

  1.浅议东西方文化差别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的影响[J],程晓东;2.城市差别对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经验研究[J],吕朝凤;黄奎;吕宪蕊;沙国;任健;吕朝相3.从《指环王》中的自然主题看东西方文化分歧[J],吴娟4.浅析笔译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牡丹亭》译本受东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不

  同翻译[J],宋超兰;杨梁晨5.《十二怒汉》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视听表达[J],黄力力;武艳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八: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中英两国文化差异对语言影

  响的表现概述】

  与传统的语言学理论不同,语言不应该被看做为一种孤立的、处于真空状态的现象。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次领域。文化比语言更复杂。一个人也许可以通过5年的潜心钻研学习一种语言,但他却要花费至少20年才能对一种文化相对完全地掌握。

  从本质上说语言根植于文化。想要解释语言,则必须与其更广泛的话语内容相连接。语言只有在与文化相联系的时候才能被理解。1911年,语言学家Boas进一步发展了文化的主要内容,讨论了语言、思想和环境之间的联系。Boas认为,语言本身并不是构成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语言的形式一定会受其所处的文化模式的影响,最终,文化塑造其语言。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尽管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异也存在于各个方面。这是由他们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种族、习俗、价值观、思考模式、宗教和道德观等决定的。作为文化载体的一部分,语言一定会在其各方面特性中表现出这种差异。本文将对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进行重点讨论,探讨宗教因素在影响语言使用程度方面的作用。同时,在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和历史方面,本文也进行了进行讨论。三中英文化在宗教方面差异宗教,作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英汉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势必且已经影响到了英语、汉语的语言行为以及两国的人民。大多数的英国人都信仰基督教,教堂在英国十分常见。作为一个

  神圣的场所,教堂里是不贩卖食物的,所以教堂里的老鼠往往会因此饿死,这就产生了一个语言习语“aspoorasachurchmouse(一贫如洗,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此外,英国人坚信上帝、天堂、地狱、恶魔的存在,受圣经的影响,很多英语习语包含了宗教成分。以“God”(上帝)为例:“MyGod”(天啊),“Godblessme”(上帝保佑),“ThankGod”(谢天谢地),“Godforbid”(上帝不允许),“Godknows”(天知道),“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Goddamnyou”(上帝诅咒你)等。

  来自《圣经》的另一个例子就是:“thereisabitofoldAdaminusall”(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个亚当)。“oldAdam”的人物形象来自圣经,与特定的文化内涵相关。亚当是人类的祖先,但他却由于人类本身邪恶的自私品质背叛了上帝。也就是说,上句话的含义是“人人皆有恶”。

  在中国,佛教盛行了千年之久,中国人信佛,所以寺庙是中国非常常见的建筑。中国的习语中常常会涉及到以佛、寺庙和和尚为代表的宗教形象。例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萨心肠”,“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等。当中国人想要取得成功的时候也会祈祷“菩萨保佑”。

  四影响中英宗教文化的因素由上文可见,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已经渗透在语言表达的各方面。那么宗教文化,确切地说是文化,也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反映到语言本身。1中英在地理环境上的文化差异语言根植于其本土的环境。英国是一个由多岛屿组成的国家,渔业和航海业是英国经济的两大主要产业。中国是陆地国家,人民的生活与土地紧密相连。所以,在汉语中找到与英语习语完全对等的话语表达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英语中的“restonone’soars”(在船桨上休息),“keepone’sheadabovewater”(头要保持在水面之上),“allatsea”(一些皆在海上),“haveotherfishtofry”(换条鱼炸),“drinklike

  fish”(像鱼一样饮),“allisfishthatcomestoone’snet”(只有鱼会碰网),“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绝不要教鱼游泳)等一些习语表达,就无法找到对等的汉语表达。

  另一个影响英汉语言的因素是二者的气候差异。中国坐落在东半球亚热带,主要气候是大陆性气候。所以中国人喜欢东风,因为它是春风,带来生命和力量,而西风却是带来萧条和悲伤的标志。然而,英国坐落在西半球北温带,主要气候是海洋性气候。所以对英国人来说,西风带来了春天,带来了稀缺的雨水,给万物以生命和活力。英国最伟大的诗人Shelley的OdetotheWestWind《西风颂》,正是歌颂了西风的到来。相似的是,在中国,夏季往往与似火的酷热联系在一起,汉语中有“赤日炎炎似火”和“骄阳似火”等表示夏季的炎热。与其相反,在英国夏季是一个相当凉爽的季节,人们描述夏季的词汇往往是“lovely”(可爱的),“nice”(美好的),“tender”(温和的)等等。在Shakespeare的十四行诗中就可以找到证据: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这首诗中,诗人就是将他的爱比作了夏天

  2中英文化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些也会体现在语言中。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英国坐落在北温带,主要的工业产品是小麦,畜牧业也在其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英国的主要生产成品是面包和牛奶。所以这两种食物出现在英语中就不足为奇了。例如,“halfaloafisbetterthannone”(一半面包总比没有好),“earnone’sbread”,(挣某人的面包),“knowwhichsideone’sbreadisbutteredon”,(了解哪面面包涂了黄油),“takethebreadoutofsomebody’smouth”(从别人的口中夺面包),“don’tquarrelwithyourbreadandbutter”(不要和你的黄油面包争吵),“cryoverspiltmike”(为洒了的牛奶哭泣),“buttertobutterisnorelish”(过多的黄油就不再是美味)等等。然而在中国,由于其历史悠久的水稻耕种产业,中国的传统食物

篇九: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作者:陈薇杨莉张婷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6期

  通过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帮助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中西方文化差异口语教学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常常不能用英语比较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雅思口语口试为例,据统计,在2006年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雅思口语平均分仅为5.39分,可谓全球倒数第一。而2007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2008年和2009年,中国考生的排名依然没有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类似的批评,不断见于报端,我国英语口语考试大纲早在1999年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语言得体性、适切性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确实对于口语教学,对于英语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人展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YourEnglishisverygood.No,no,myEnglishisvery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避免直截了当,以免过于直露,使对方没面子,令对方难堪。英语中婉转语也很多,但英美人在交际中更注重显示自我,他们认为大多数的人际交往只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面子”的考虑往往不如中国人多,他们期望对方做出比较直接明白的回答。如在交谈中,外方代表已经再三表达了否定的看法,但为中国人则误把对方的“No”当成谦虚或托辞。

  二、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往往相互问“你吃过饭了吗?”其实问话者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这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种问候的方式。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外国人对于“Hello,haveyoueatenyourmeal?”这样的招呼,往往不知如何回答,甚至还有些不高兴,误认为那些同他们打招呼的人以为他们没钱吃饭,而回以“我有钱吃饭”。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niceday,isn’tit?”

  又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you”,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却是颇有学问的。

  就像美国人英在受到别人祝贺、赞美时,“Thankyou”是最自然恰当的回答;但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为荣,对赞美、祝贺往往会回以“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如按汉语直译过去,则变成“Where?Where?”或“Ifeelashamed”,这样作答则会让对方迷惑不解,这样不得体的回答最终会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和使用英语的国家在各自的日常交往中,如问候、聊天、称呼及答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you”。如A:Youlookbeautiful.B:Thank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根据西方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

  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在口语交际中就会出现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导致交际失败。因此,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学生不仅要注意对英语语言体系的学习、训练,听说读写译的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文化差异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篇十: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源头并深深的影响着各自的文化发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一门语言为我们所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从语言文字方面看读音和语法不同表达受到西洋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上大相径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作者:林海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06期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把中国人的思维表达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势必导致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出现错误和产生误解。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文化渊源的了解。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源头,并深深的影响着各自的文化发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一门语言,为我们所用。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从语言文字方面看,读音和语法不同表达受到西洋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上大相径庭。现代汉语里的拼音系统是由西方的拉丁文标注汉语的发音而形成的与英语的读音有异同。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和思维的反映。因此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理性思维。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最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注重感性。最后,从价值观念的差异上看,就价值观而言,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人注重集体,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在中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但在美国,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由于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是普遍的。虽然用于交流的语言无误,但也会产生误解。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各种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物质客体和描述人类社会手法的总和。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经济、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各自显著特点的文化。二、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人学英语从一开始,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往往喜欢用字对字翻译的思维模式来翻译句子,从而出现语言表达方式、句子结构、英汉两种语言词义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文化差异对阅读、翻译教学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使人们对词汇的意象和联想的不用,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出现偏差,造成翻译的不等值。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和翻译水平取决于语言的掌握程度,而语言的学习是要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了解文化的差异就很难正确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文化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文化的传播促进语言的发展,在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作用下语言中大量新词汇和表达法的出现。接触和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有利于对中西方语言的理解,学习,有利于弘扬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及更多的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从而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世界意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对听力练习的影响英语听力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对一些很简单的听力材料无所适从,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这很大一方面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4.对词汇学习的影响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的组成、变化、应用都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它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差异性。三、缩小文化差异与英语语言学习的对策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些差异,在词汇学习中采用比较记忆和联想记忆的方法把枯燥的词汇和有血有肉的名族文化联系起来,增强记忆效果和延长时间,扩大词汇量,达到词汇量,达到学习文化与记忆词汇相辅相成的目的。英语学习中怎样消除文化差异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底蕴之上的,因此,要真正学好英语,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克服文化差异给学习带来的影响,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导入相关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讲授西方节日的时候可以适当拓展些西方节日的习俗。比如“AprilFool’sDay”教师就可以介绍下西方国家在愚人节的整人手段,并且配以图片展示效果更佳。2.加强课外读物及经典影视作品的推广要了解英语本身发展的历史。英语的发展不仅受母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相关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如拉丁文化。学习者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涉猎英美文学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著及影视作品深入了解英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加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积极的向学生推荐些经典英语学习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汉语和英语间的文化差异。3.生活中可以多利用互联网,外国朋友进行交流,沟通更快捷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还可以多参与英语晚会,英语角等形式的活动,创造机会加深文化知识的应用。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及民族、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差异,扩大自己的知识面。4.注重对日常学习语言过程的积累对中外文化中不同的处事方式、方法等进行对比学习,如在对待称赞、打招呼,谦虚,称呼、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当他人的表扬时,西方人热情接受,东方人则体现的更为含蓄,当进行初次交谈时,西方人喜欢那些远离隐私的话题,而我们则更愿意就一些个人的话题进行讨论,以示对他人的关心等。总之,英语学习是一个包含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语言学习中存在着复杂的跨文化现象。而且,每一位学习者都会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只有认真比较,研究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更好的掌握所学的语言。四、结语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评判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我们知道中国人追求和谐,讲求天人合一,西方崇尚科学,讲求征服、探索,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两种文化孕育着两种文明,我们学习语言就应了解两种方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差异所产生的交际习惯的差异。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同样的影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就真正成功的语言学习而言,学习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不可低估。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学习中扫除障碍,学好并能正确运用这门语言,为跨文化交流打下更好的基础。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工作,做到既教文化,又教语言,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推荐访问: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西方 文化差异 语言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