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特征3篇民间文学的特征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 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文学的特征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民间文学的特征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
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RM的语言艺术──RM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特征:一、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RM,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现在新社会的RM,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纳广大RM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集体性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
1
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别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三、变异性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
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
1
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紧密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四、传承性RM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制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RM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RM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
1
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RM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逝,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定的。但是,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逝。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一般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层社会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着那些轶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如《世说新语》里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笔记里关于某些名人的笑谈,都是这种例子。
以上四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1
篇二: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一)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2、集体性的表现:(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二)口头性1、口头性的含义: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人不干的他都干过,世人不吃的他都吃过。说起他住的那个房子,是三十六个大天井,七十二个小天井,屋里是风扫地,月点灯,干净得连颗老鼠屎都没有。四十岁上还没有讨个媳妇。这日子摊到谁的头上,那哭都来不及。可偏偏杜老幺一生专爱说个笑话,拆个白,道个字,对个四言八句,那张口就来,无遮无拦,嘴巴从不打封条……
这是一段没有作任何加工的口头讲述实录。这段开场白,朴素简约,却又活脱如画。甜中带苦,笑里含泪。杜老幺的形貌、家境、简历、性格,他的辛苦、他的穷困,他的达观,他的诙谐……似乎历历在目,如此亲切,如此自然。说的是杜老幺,亦可能有讲述者自己的经历,甚至有旁边听众的影子。
口头语言的这种表现力,使民间作品具有极强的粘附功能。它能牢牢地吸引住听众,使民间作品的继续流传加工成为可能。
口头文学是伴随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一起步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只要世界上有人存在一天,有口头语言存在一天,口头创作就不会停止。2、口头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社会历史因素,一是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
(1)社会历史的因素。从社会历史因素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是伴随着口语而不是伴随着文字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出现的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惟一的形式,如狩猎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文字发明以后出现了阶级分化与社会分工,一般人并没有掌握
使用文字的条件,他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继续创作、传播着口头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落后文化教育不普及地区和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然只能用口头方式来创作发展自己的文学。(2)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从口头语言本身因素看,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口头语言本身在表达上有它的优越性,便于传,便于记,便于即景生情,便于即兴创作。
如民间说唱中的《莲花落》:出了门下正北,碰见一个沙堌堆,堌堆顶上一座庙,庙里立着一通碑,碑帽二龙把珠戏,碑座压着一只龟,问龟犯了什么罪,卖酒掺水把心亏。这一即兴创作讽刺了卖酒掺水的商贩。
总之,民众口头语言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世界上有人存在一天,口头语言存在一天,口头创作就不会停止,它会源源不断地给民间文学输入常新的内容,使它永不枯竭。
口头语言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人们生活的地方,就有口头语言,就有口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口头语言的存在是民间文学口头性存在的基本原因。看新民歌的口头性:炒股炒成了股东,卖房卖成了房东,泡妞泡成了老公,练功练成了法轮功。再如:俺村比较穷,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对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讽刺。口头语言非常形象、生动,是民众生活中的语言。
民间文学不受条件的限制,直接明快,人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自由的创作活动。如反映封建社会大媳妇小丈夫的歌谣《九岁郎》:十八大姐九岁郎,晚上抱郎上牙床,不是公婆双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再如新时代的歌谣:情人太累,小姐太贵,没事开开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使人们感时而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三)变异性1、变异性的含义:
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所以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民间文学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民间文学变异有以下几种情况:(1)因流传地域不同而变异
各地域自然环境、季节气候、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各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演述者各自的口才、风格不一样,因而同一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
篇三:民间文学的特征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论民间文学的特征之马矢奏春创作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摘要: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相对作家文学而言,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记。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实质。
关键词:民间文学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语言艺术,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方式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来划分的。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社会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这种文学,包含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是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的,主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记,包含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一、集体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指的是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这种性质,一方面,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与传承过程融于一体、同步展开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民间文学凝聚集体智慧与艺术才干所获得的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表达了根植于民俗生活的特定民族、地域或时代的集体观念。民
间文学是集体的创作,但其实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凑起来的。在一
般情况下,经常先由个人创作出来,然后逐渐在流传中进行加
工,它的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
当然,集体和个人是辩证统一着的两个方面,集体是由个人
组成的,创作者是集体而演出者却经常是个人,许多即兴的歌谣
和故事经常是由个人触景生情创作出来的,至于那些体现了集体
创作成果的艺人、歌手的个人创造性就更大了。
二
、
口
头
性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口耳之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因
此又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口传文学”。广大民众用口
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
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
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相对而言,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要容易得多,它不
需要文字做中介,更不需要造纸、印刷等技术媒介来传播,广大
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传播,
将自己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表示出来,这种表示
直接明快,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人们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口
头语言进行较为自由的创作活动。而且,这种创作活动诉诸于口
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示出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来,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的双向交流,整个创作与传承活动充
满
了
生
活
意
蕴
。
三
、
变
异
性
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管在人们的记忆力,流传在人们
的口耳中,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
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
变更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竭变更的特征叫作变异性。民间文
学的变异性大量的、经常的表示在作品的语言变更上,同时也表
示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更上。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
民间文学不竭变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生活一起发
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竭变更中吸收养分、日臻完
善,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或误传而使作
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破不全,甚至面目全
非,造成民间文学的损害,这又是它的局限性。
四
、
传
承
性
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竭变更,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
经千百万民众时代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
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晦气地位,不克
不及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管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管,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成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底细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发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人民中间的,就更不必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难免会有些变更。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民间文学不成防止地带有一些古老的、过时的观念和意识,因此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带来的过时的思想、错误的观念也会影响到民间文学的创作,也会在民间文学的传承中表示出来。我们在认识和欣赏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必须批判的接受它。
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1]刘守华,陈建宪,2009.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段宝林,2002.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