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16篇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渗透生态文明教案 1.认识分式(一) 白云七中潘印潭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1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渗透生态文明教案1.认识分式(一)
白云七中潘印潭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
在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了整式、因式分解基础上进行的的,是下一步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以及分式方程的前提,所以分式的概念及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分式与分数类似,所以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采用了类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在课题引入时从实际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强化
生态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生态文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难点: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1/4
问题:下列子中那些是整式?
a,—3x2y3,5x-1,x2+xy+y2,2,xy,a,m,cmny9a13ab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1):面对目前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
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
公顷,结果提前完成一原计划的任务.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
个
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个月。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生态文明.
问题情景(2):新华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
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新华
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自主探索
以小组的形式对前面出现的分式进行讨论后得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的意义。
❖讨论内容:对前面出现的代数式如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
同?
2400,2400,bxx3ax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及小组激烈的讨论,基本能得出分式的定义,对于分式的分
母不能为0,有的小组考虑了,有的没有考虑到,就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分
母不能为0加以理解,还可理解为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的。这样获得的知识,理解
的更加透彻,掌握的更加牢固,运用起来会更灵活。
第四环节练习提高
例题(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解:(1)当a=1时,a1111
2a21
的值;
(2)当
a1a=2时,2a
2122
34
2/4
(2)当a取何值时,分式
a12a有意义?
解: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
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数时,分式a12a
都有意义.
课堂反馈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b,(2)2ab(3)x1(4)1xyx2y
2a
4x2
答:(2)、(4)是整式,(1)、(3)是分式。
2、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
(1)x2x3
(2)x15x10
解:(1)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2x—3=0,得x=3
2
所以当x=3时,分式无意义.
2
(2)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5x+10=0,得x=-2
所以当x=—2时,分式无意义.3、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课堂小结1、学习了分式的概念,掌握了整式与分式的异同.2、知道当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才有意义.3、在学习新知识时,可把它与所学的旧知识比较,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它们的异同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4、我们应该多种树,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业布置
3/4
课本习题1,2,3题
4/4
篇二: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不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教师在教学当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要不断地注重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同时,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以及学生发展的心理特征来为学生合理地讲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机渗透
引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的教学不只是德育的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要有效地结合教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文明教育内涵。
1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涵养
学生是生态文明学校的建设主体。学校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在绿色智慧的学习方式中,学会学习,获得能力。由于学生对自然有本能的亲近之感,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环境,在校园环境绿化上,努力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绿”,让学生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每个班级可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班级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作为本班的“特色文化”,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涵养。同时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和大自然》、《试种一粒籽》等课程中关于植物种植的知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种养小课题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周期性地记录科学种养的过程和成果,教师利用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展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种养成果。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研究
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最后上交一份科学种养小课题研究报告,将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在科学种养中感受生命之美。比如,有的同学购买了小小的发财树种子,历经种植失败、重种、生根、发芽、长叶、枝条不断成长的过程,用一张张图片记录发财树的变化,用一个个数据记录发财树的成长。学生感受发芽的喜悦、长叶的喜悦、逐渐长高的喜悦,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来之不易,感受生态文明对于生命之可贵,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
2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情于境,让学生在情感体会中共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能动性,自主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其运用知识的主动性,将道德标准与法律意识内化于心,自觉规范个人行为。在课堂注入更多的情感,不断优化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生态课堂教学效果。在充满激情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课程学习中,在导入教学内容之前,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公益广告:城市里,车流涌动间尾气不断排放,工厂烟囱不停地将黑烟释放出来,空气污染使得蓝天白云变成灰蒙蒙的一片;田野间,农田被摧毁,改建为房屋楼房小工厂,水污染使得清澈的溪流变成臭烘烘的污水;青山不在,绿水不流,失去家园的不只是人们,远在北极的小熊也因为冰川消融而寻不到落脚之地。看完这段视频,所有的学生都为之动容,体会到了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体会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认同这节课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并激发了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主动为治理环境污染出谋划策的情感。
3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元素,把握教育契机。《道德与法治》课程从人类自身的角度、法律法规的角度讲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结合课程知识,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竞赛,进行科学环保剧展演等活动,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4体验拓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行统一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应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据此,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以道德与法治《绿色小卫士》、《变废为宝有妙招》等课程为例,在有关环保知识的课堂上,孩子们用“垃圾”做成的精美手工作品充满童趣,无声地传递着环保“正能量”。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共识。结合社会时事,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学生的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学校引导全体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比如制作调查问卷,实地到各个社区走访调查,比如购买垃圾分类玩具、学具,在家里“玩”起垃圾分类,比如购买或制作分类垃圾桶实际进行垃圾分类,还有的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小课题研究,将自身的垃圾分类实践过程用科学的方法记录下来,探讨如何让垃圾转变成公共资源,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活动,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出了自己的垃圾分类小妙招,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学习活动,开拓学生学习空间,在真实情景中为学生增加生态文明实践的机会。通过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反而形成了自主学习、互相促进的新局面。
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一次又一次的参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而在涵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学校制定了星级班级评选制度,通过评选“环保之星”“环保小卫士”等方式,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积累鼓励,阶段性进行嘉奖,以此强化师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师生生态文明意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本文对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曲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天津教育,2021(35):30-31.
[2]金钊.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2020(22):19-21.
[3]叶克勇.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需关注生态文明建设[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22+24.
篇三: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写春天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写春天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写春天111春天这么美曾有无数的诗人赞美春天平时你读过哪些赞美春天的春天这么美曾有无数的诗人赞美春天平时你读过哪些赞美春天的春天这么美曾有无数的诗人赞美春天平时你读过哪些赞美春天的诗歌息烽县XX小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案
学科:品德与生活班级:一年级任课教师:XXX课题:
春天在哪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2、学习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3、让学生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与人类的活动。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带来的愉快。
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赞美春天的诗篇。2、设计“找春天”记录表格。3、制作“话春天”课件。
教学过程一、明确活动任务1、谈话引出春天。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2、鼓励学生向春姐姐打招呼。对呀,现在正是五彩缤纷的春天,你们看,
谁来了(一学生戴头饰走出来)?快跟春姐姐打招呼吧!3、提示课题,齐读。大家愿不愿意一起去大自然寻找一下春姐姐,看看春
姐姐究竟藏在哪里呢?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纸条——春天在哪里)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课题。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写春天1、春天,这么美,曾有无数的诗人赞美春天,平时你读过哪些赞美春天的诗歌?2、读一读。过渡:今天,教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赞美春天的诗,那就是艾青爷爷写的《春姑娘》,想听吗?好,让我们美美地来欣赏吧!(1)师朗读《春姑娘》。
(2)生齐读。小组交流:读了艾青爷爷的《春姑娘》这首诗,你感悟到了什么?(春天来了)三、创设情境,感受春天——找春天过渡:这三位同学读完诗歌,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看到了如花似锦的春天,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春天的录像。(出示课件)刚才看了录像之后,你发现了哪些春天的小秘密?你们知道哪些花也是在春天开的吗?你们的知识真丰富,平时肯定喜欢看书,是吗?小朋友还发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实物出示柳枝,你们看,这就是刚发芽的柳枝,绿绿的,正如诗句中所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有小朋友有新的发现吗?一场春雨过后,把一些小动物都惊醒了,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醒来了?(出示图片春天的动物:松鼠、蝴蝶、青蛙。)你们发现了春天那么多的秘密,你能用哪些词来夸夸春姐姐呢?(春暖花开、百花齐放、柳绿花红)……本课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都了解那些关于春天的知识啊?学生回答。嗯春天太美丽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多植树爱护花草树木,让春天更加美丽!
备注:加下划线的部分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部分。
篇四: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宣化镇中心小学关于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高台县委办公室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度高台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计划的通知》《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台县2018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和《高台县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中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生态高台、美丽高台。使全体师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学校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全校师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6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
环保、低碳、节能成为学校
校园文化的基色和城市的靓丽名片,充分彰显新一代高台人的气质魅力。
2.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在学校新教学楼即将落成之际,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扎实推进“无烟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创建市、县级绿色学校。3.将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到位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植树节”、“中国水周”等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深化活动成效。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组织全师生开展“双六个一”活动,即:学校开展一次“我为美丽高台献一策”征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团队会)、举办一次知识竞赛、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开展一次手抄报比赛、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成果展“六个一”活动;个人开展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家长少开一次车“六个一”活动,坚持一月一主题,并将活动开展情况与学校评先评优、学生入队和雏鹰争章、评星定级有机结合,确保取得实效。
三、推进措施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实现预期效果。1.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吴斌任组长,副校长闫康、后勤主任宋学斌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各处室、各校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桑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建立健全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强化督查考核,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处室、教师绩效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考核办法,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2.造浓宣传氛围。学校主动联系镇村级媒体机构、校园网站等宣传平台,运用板报、橱窗、绘画、电子屏、微信、手抄报、微课、倡议书、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活动开展及实际效果及各处室、班级、校区的经验做法和动态信息,不断造浓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氛围。3.健全课程体系。根据《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
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规划。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渗透进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分年级分学段制定出台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标准,鼓励年级因地制宜,精心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校本教材,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将定期对校本教材进行展评、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选。各处室、校区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题研究和学校师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探索更加科学、更有成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生态文明课程项目,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美好家园、校园的意识。
4.打造特色亮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创造学校特色。全面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画面,着力创建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不断提升和扩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2018年3月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篇五: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实践探索
摘要: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小学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德育在这个阶段对学生更显得重要。生态文明德育意识的培养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现在国家以及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教育问题,因此,小学的教育应该更加的倾向于生态文明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特色路线,响应国家的政策,从小树立学生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意识,为今后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打下坚固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随着现在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样的一种大趋势下,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因此,从小提高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保护意识,在小学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本文主要从节约用水的生态保护意识、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榜样树立,营造良好氛围的生态保护意识进行简单的浅析。
一、注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现在面临着大量的水资源的匮乏,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环境现状,长江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的水位急速下降,部分河流的分支也产生了干涸的现状,因此,在小学生态文明的教育中,培育学生节约用水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例如,在小学的美术课堂《画一画你知道的水》这一课时的图画练习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下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动画播放的方式,将鱼儿渴死、沙漠面积进一步加大,荒漠化、风沙性也来越强......用生动的形象以及图画向学生展示出水资源匮乏会对地球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从负向迁移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观看完影片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看到的水资源视频或者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进行绘制,
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画画需要注意光影的技巧,生活的实例往往更能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师知识与生态文明相互交融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灵活的对知识进行把握,更能够将生态文明知识深入内心。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美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节约用水,用来洗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早上用来洗漱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使得生态文明的意识与学生的生活产生紧密的联合,从而使得学生真正树立节约用水的行为观念。总之,水资源在生态文明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用好每一滴水的良好生态文明意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对小动物富有爱心,喜欢与小动物玩耍的特点,这是学生在发展阶段中顺序性的发展特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可以把握学生在该阶段的特征,将学生关爱动物的行为特点养成习惯,贯彻落实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学习《燕子》这一课时时,文章中对燕子一身美丽的花衣,还能为农民伯伯消灭害虫,迁徙的习惯等等展开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写,在进行课程的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童话故事导入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养成关爱动物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将《拇指姑娘》的童话故事,在故事的最后,拇指姑娘是乘坐在燕子的背上被救走的,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燕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同学的回答大多都是积极正面的,比如,美丽的、聪明的、勇敢的等等等等,从这些词语中,不难看出学生对燕子是一种喜爱的情感,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同学们,燕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对不对?学生们都不约而同的点头。教师可以再接着说,不光燕子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自然界中,所有的小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像可爱的红眼睛的兔子,温顺的捉老鼠的猫咪......它们都和燕子一样,为生态系统的平衡贡献着它们自己的力量。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动物在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在科学活动探究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菌分解活动的教学,学科知识与生态文明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自然科学,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的自然保护意识应该从小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关爱动物的生态保护意识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
三、注重培养学生榜样学习的意识,养成生态保护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不能明确的判断对错之间的明显界限,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榜样的力量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尤其是在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时,教师要格外的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的闪光点,即使对学生优秀的德育行为和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作出表扬。例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主动关掉没有扭紧的水龙头、学生主动捡起垃圾并对垃圾做好了分类、学生主动帮助将流浪的小动物报告给宠物领养公司等等良好的行为,在发现这些行为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的对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进行表扬,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并将德育教育与生态文明保护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得学生之间互相产生良性的竞争以及良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的对生态文明保护的意义进行真正的落实,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在多媒体上播放生态文明的先行者,生态文明突出贡献者的优秀事例,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阿里巴巴低碳活动、植树活动,在屏幕上先展示荒芜的沙漠,经过人们的低碳出行,阿里巴巴落实在荒漠中植树,最后使得一大片荒漠变成绿洲的视频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生态文明人人有责,只要平时中做好生态保护一点一滴的小事,常年积累,也会为祖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良好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重要影响。
四、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应该从小为学生进行树立,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善于将生态文明观念与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相互的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这将对学生今后的意识形态以及行为规范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与知识技能相融合,是一种新型的值得被广泛实践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燕婷,江宇华,林凯欣.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小学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140-142.
[2]林凯欣,李燕婷,江宇华.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64-67.
[3]张军霞.关于小学科学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6):122-128.
[4]张婧,王寰宇.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实践探索[J].教育视界,2019(05):44-46.
篇六: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浅谈如何进行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一、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要求,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反对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模式,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小学生处在第二个生长发育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生态意识的强弱决定国家未来生态文明程度的高低。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如果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低,那么素质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追求当代的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行不通,而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抑制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而改革开放前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则唤醒了久压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物质欲望,人们疯狂地追求财富而无暇顾及生态破坏与否。当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而环境问题频发时,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和生态道德水平并没有随之迅速提高,粗放型的
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问题和事件层出不穷,金钱至上的人生价值理念带来的人性缺失和人
格扭曲等问题和事件发人深省。我们在2014年所做的一次生态
文明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存在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知晓率不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生态文明知与行脱节等现象。因此,我们深感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的生态价值理念势在必行,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对他们开展相关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教育是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原则运用到德、美育之中,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素养和环保意识,以期达到培养受教育者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我国乃至全球的积极、社会和文化等问题,采取最好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目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思维和行为。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是我们每一个人质朴而坚守的信念。从资源过度消耗与污染中脱身,我们需要决心、信心,更要依赖严格完善的制度和每个人的自觉。在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讲究策略(一)要加强教师的生态文明修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师的生态文明修养整体不高。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和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亲自参加了环境保护的活动,才能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明的意义,才能明明白白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才能对学生产生实质的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生态文明修养。生态文明几乎涉及中小学的各个学科,可以通过举办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培训班,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水平。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可以引入生态文明的课程,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水平。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的知识学习和科研。(二)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结合生态文明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而提出来的。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非常正确。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教学,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对学生进行生
态文明教育,学生不会感到突兀。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又进行了生态文明教育。
(三)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的课程,生态文明教育穿插在各个科目中。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的老师分工合作,凝聚各科教学合力,共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比如,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文章和诗篇描写了祖国的美丽河山,名胜古迹。语文课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很多的壮丽诗篇都是在作者目睹到美丽胜景时有感而发的。通过今昔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环境的变迁,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萌生爱护环境的想法,生态文明教育水到渠成。地理课和生物课与生态文明教育最相关。地理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学生掌握调查、评价、保护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化学课使学生能从另外的视角,更深刻地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从而采取比较科学的对策。思想政治课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的人。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小学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学生明白了消费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很容易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环保的绿色消费理念。讲授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时,要结合实际案例,树立学生遵纪守法,违法必究,爱护环境的思想。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其它的科目与生态文明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科任老师要勤于思
考,善于发现所教课程与生态文明的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的观念。(四)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篇七: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杨巧萍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因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人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入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
·
到教育。二、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
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有意运用,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养成课上,在课堂练习中运用。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
·
也可有意设计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其中。如第八册有个看图讨论练习,除了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青山,绿水,嫩草,舒坡;沙滩野餐,水里游泳;试飞航模;海鸥低旋。要求学生再造一句,勾画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来。这样的训练多次反复进行后,学生必然会得到生态文明教育,形成重视生态文明的意识,养成注意生态文明的习惯。课后,在拓展延伸中运用。一方面,可通过写作练习有意训练。另一方面,可通过活动安排反复实践。小学语文虽有不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需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补充。可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有意安排在活动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来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教学活动,都可以渗透生态文明意识。只要我们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精心挖掘教材的生态文明因素,选准渗透点和结合点,研究渗透技巧,增强渗透效果,就能促进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语文教师。
·
篇八: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优化劳动实践教育——以小学生绿色蔬菜的种植与培育例析
摘要: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大作用。
关键词:劳动实践教育生态文明培养
科学地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教育中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通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一、提高认识,牢记使命
缺少劳动实践、劳动实践教育、劳动时间的现象在我国青少年中较为突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0分钟。而中国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触农业生产劳动,导致现在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种类及生长过程了解甚少,对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牌”的认知欠缺。带给当今学生的影响是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更严重的后果是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的丧失。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不少小学为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如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这些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多以科学性、趣味性为主,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但其弊端是与生活和生产的结合不够紧密。为此,应将
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能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为一体,妥善处理各领域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强化实践体验,接受劳动锻炼,磨炼意志,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文明理念,让广大小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理念与劳动实践教育的优良品质。
二、结合实际,“一校一策”
在绿色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应构建绿色生态劳动课程,结合自己的实际,因校制宜,“一校一策”,开辟劳动基地,融入劳动实践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应以绿色生态蔬菜的种植与培育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探索绿色劳动实践教育生态之路,让劳动实践教育充满绿色与生机,焕发绿色教育的生命力,不断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在深入研究和剖析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将绿色生态农业理念融入到劳动实践过程中,并探索基于“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与现场结合”与“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和“融入社会”四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模式。树立绿色生态农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态意识,体会劳动创造美,感受绿色生态环保就在我们身边,留心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1.课堂与现场结合,掌握蔬菜种植方法。由指导教师确定蔬菜的种植品种,以课堂讲授和现场演示的方式教会小学生如何种植和维护蔬菜生长的方法。例如举办《我与小菜园——蔬菜种植》综合实践活动:情境导入(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种植的几个重要环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体验种植(自主种植,教师指导。要点: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标记插入土中,以示辨认)——讨论交流(怎样完成任务,捕捉活动亮点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延伸(观察记录,关注蔬菜的生长变化,萌发培育、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活动小结(归纳生成热点。)——后续活动(比如,烹饪品尝亲手种植的蔬菜。)。通过学生参与蔬菜种植的劳动过程,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艰辛的优良品质。
2.围绕蔬菜生长过程,观察记录。提供观察记录本,观察种子发芽、蔬菜的生长、开花、结果、采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等活动。指导小学生观察蔬菜的生
长过程,详细记录蔬菜每个阶段的生长特点,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和用药情况,使用绿色生态有机肥,减少污染,并拍照和撰写蔬菜生长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日记,定期选出“绿色维护天使”和“护苗卫士”,将护绿与实践相结合;爱绿植绿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在树立劳动观念的同时,培育环保、生态等意识。
3.全程参与,拓展成果展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蔬菜的种植、生长、成熟采摘到销售全程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面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蔬菜的认识,使小学生认识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以及绿色生态蔬菜与人体健康、与社会的关系。围绕蔬菜成熟的季节,就地取材,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采摘,对于一些可以直接食用的蔬菜,可组织学生进行品尝;对于一些需要烹饪的蔬菜,指导学生学做一道或两道菜,也可以将蔬菜带回家与父母共同做一道菜,力争“色、香、味、形”俱全,并参加评选“小厨师”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在感受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激发小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分享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
4.线上线下结合,体现时代特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将成果融入社会。线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开网店(微店),让学生采摘售卖自己种植的绿色生态蔬菜。线下,家长、教师引导学生在菜市场进行售卖,用售卖得来的钱购买种子和奖励蔬菜种植“小能手”。同时,组织学生将自己种植的蔬菜送给敬老院、贫困户,体验助人之乐与助人之美。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是当今小学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通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在学生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劳动光荣,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1
篇九: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渗透生态文明教案1.认识分式(一)
白云七中潘印潭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
在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了整式、因式分解基础上进行的的,是下一步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以及分式方程的前提,所以分式的概念及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分式与分数类似,所以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采用了类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在课题引入时从实际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强
化生态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生态文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难点: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1
问题:下列子中那些是整式?
a,-3x2y3,5x-1,x2+xy+y2,2,xy,a,m,cmny9a13ab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1):面对目前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
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
公顷,结果提前完成一原计划的任务。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
个月,
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个月。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生态文明。
问题情景(2):新华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
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
新华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自主探索
以小组的形式对前面出现的分式进行讨论后得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的意义.
❖讨论内容:对前面出现的代数式如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
不同?
2400,2400,bxx3ax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及小组激烈的讨论,基本能得出分式的定义,对于分式的分
母不能为0,有的小组考虑了,有的没有考虑到,就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分
母不能为0加以理解,还可理解为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的。这样获得的知识,理
解的更加透彻,掌握的更加牢固,运用起来会更灵活。
第四环节练习提高
例题(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解:(1)当a=1时,a1111
2a21
的值;
(2)当
a=2
时,
a12a
2122
34
2
a1(2)当a取何值时,分式2a有意义?
解: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数时,分式a1都有意义.
2a
课堂反馈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b,(2)2ab(3)x1(4)1xyx2y
2a
4x2
答:(2)、(4)是整式,(1)、(3)是分式.
2、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
(1)x2x3
(2)x15x10
解:(1)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2x-3=0,得x=3
2
所以当x=3时,分式无意义.
2
(2)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5x+10=0,得x=-2所以当x=-2时,分式无意义.
3、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课堂小结
1、学习了分式的概念,掌握了整式与分式的异同.2、知道当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才有意义.3、在学习新知识时,可把它与所学的旧知识比较,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它们的异同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4、我们应该多种树,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业布置
3
课本习题1,2,3题
4
篇十: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小学五年级生态文明教学计划(通用3篇)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的人文精神和发明创造的总和,符合人类精神的追求,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生态文明教学计划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目标措施
通过晨会、(主题)班会、黑板报、教室环境布置、同学榜样等各种形式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目标如下:
1.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首先要做到五个“不”,不随手乱扔纸片,不随处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留鞋印、球印,不向楼下泼污水、脏水、抛纸团、饮料瓶等。其次在同不卫生习惯告别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地、随时随地地捡拾地上的垃圾,擦洗墙上、桌上的污点、污痕、污迹,擦净楼梯上(立面、台面)、过道上、教室地面上的各种污迹并保持教室桌椅和卫生角的整洁,为创造洁净的校园环境做自己的贡献。再次要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不说污言秽语,不给同学起污辱性绰号,文明交往;上下楼梯、出入厕所不推搡拥挤;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乱涂、乱刻、不损坏公物;不在升国旗与集会时讲话。在告别陋习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1)升国旗时,严谨庄严,Lemps列队,行注目礼。
(2)着装整洁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3)采用不好礼貌用语:恳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我爱你。
(4)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问好、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5)看见老师主动道别;上课时鼓掌向老师道别;课堂讲话先起身;入老师办公室报告或轻轻呼救,经容许后步入;当领导、老师问话时,能够主动东站出来提问。
(6)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回家与家长打招呼。
(7)遇见客人或外宾,主动问候,微笑挥手致意,鼓掌热烈欢迎,挥手送行。
(8)对老、幼、病残者有爱心,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等。
(9)邮寄或拒绝接受物品时鼓掌用双手。
(10)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谢,观看演出、比赛时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一、指导思想
“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培养理解、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
二、主要内容
(一)、结合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活动(闽教人[2022]28号),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教师形象、教师礼仪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礼仪意识和礼仪水平。通过参与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推动教师依法从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作风和校风。
(二)、秉持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融合积极开展建立“文明学校”“文明班级”“人人争做礼仪标兵”等系列活动,强化校纪校风建设,并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融合,贯彻落实《大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构成人人学守则,事事谈规范,
人人讲文明,人人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在全校大力宣讲礼仪,学习礼仪,让每一位学生亲身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的活动中,亲历转变过程,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将礼仪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通过文明劝导员、值日教师、值班行政人员巡查等方式,在校园提醒检查,让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
我校拟将从以下四方面强化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1、从规范言行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融合前阶段日常行为规范的自学和探讨,从语言、衣着、犯罪行为、习惯等方面教育学生著重文明礼仪,培养较好的行为习惯。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的孝敬礼仪。
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顺长辈,在读尊敬老师、团结一致同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很具体内容的看见老师、父母主动招呼,协助父母和老师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抓起,逐渐培养谈礼仪、懂得礼貌的习惯。
3、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做人的基本品性。
通过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培育学生勤学好问的自学习惯,并通过学校、家庭劳动,社会课堂教学活动等,使学生热爱劳动,培育他们做人的基本品性。
4、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开始,学会关爱他人。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其次,
必须鼓励学生懂关心班级、学校这个集体,以及社会上的人与事,培育爱心。
(三)、印发《福州市民文明礼仪手册》,编发《罗源附小文明礼仪要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精心安排
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学年开展如下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九月份为行为规范教育月,搞好新生入学教育,强化文明劝阻员、交通劝导员培训,积极开展“教师节”关爱活动。
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开展主题中队活动,各班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十一月份为文明礼仪教育月,推展普通话,说道文明话,搞文明事。积极开展庶出爱幼,互敬互爱主题社会课堂教学活动。
十二月份为快乐学习教育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月份为法制安全教育月,举行“法制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
二月份部署深入开展“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训练活动。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三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个人卫生。积极开展“卫生不好班级”专项评选活动。
四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遵规守纪。开展“优秀路队”专项评比活动。
五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文明礼仪。积极开展推展普通话活动和“文明礼仪不好班级”专项评选活动。
六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爱护公物。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和“爱护公物好班级”专项评比活动。
四、确保措施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各年级结合学校计划,拟定出自己年级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活动和力量,有效地开展好。
2、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班队可以等多种形式将文明礼仪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宣传至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
3、抓住契机,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时机安排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黄家沟小学为推动学生提升礼仪意识,自觉弘扬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并使学生培养较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学识,全面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了协调学校工作,我班特制订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真切体验,并使之内化成自己的犯罪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活动“文明礼仪之星”,践行榜样,使得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二、具体措施
1、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月工作重点布置有关的文明礼仪黑板报。
2、寓规范训练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在常规教育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平时仪表、言语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训练,把《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从而提高。每周一班会上一节文明礼仪课,坚持每周记录两篇文明礼仪日记。
3、寓规范训练于各领域教学之中
在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教材切合实际地把《规范》细则渗透到教学中去。并根据文明礼仪教育的需要,创编文明礼仪教育的教材,使学生在开无意识的学习中强化记忆,受到教育。
4、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5、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
通过家长会和平时与家长的交流,要家长了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并积极配合教师,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篇十一: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方案宣化镇中心小学关于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高台县委办公室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度高台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计划的通知》《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台县2018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和《高台县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中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生态高台、美丽高台。使全体师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学校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全校师生生态文明教育的
-2-
普及率达90%以上;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6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基色和城市的靓丽名片,充分彰显新一代高台人的气质魅力。
2.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在学校新教学楼即将落成之际,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扎实推进“无烟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创建市、县级绿色学校。3.将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到位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植树节”、“中国水周”等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深化活动成效。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组织全师生开展“双六个一”活动,即:学校开展一次“我为美丽高台献一策”征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团队会)、举办一次知识竞赛、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开展一次手抄报比赛、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成果展“六个一”活动;个人开展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家长少开一次
-3-
车“六个一”活动,坚持一月一主题,并将活动开展情况与学校评先评优、学生入队和雏鹰争章、评星定级有机结合,确保取得实效。
三、推进措施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实现预期效果。1.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吴斌任组长,副校长闫康、后勤主任宋学斌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各处室、各校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桑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建立健全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强化督查考核,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处室、教师绩效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考核办法,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2.造浓宣传氛围。学校主动联系镇村级媒体机构、校园网站等宣传平台,运用板报、橱窗、绘画、电子屏、微信、手抄报、微课、倡议书、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活动开展及实际效果及各处室、班级、校区的经验做法和动态信息,不断造浓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氛围。3.健全课程体系。
-4-
根据《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规划。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渗透进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分年级分学段制定出台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标准,鼓励年级因地制宜,精心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校本教材,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将定期对校本教材进行展评、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选。各处室、校区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题研究和学校师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探索更加科学、更有成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生态文明课程项目,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美好家园、校园的意识。
4.打造特色亮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创造学校特色。全面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画面,着力创建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不断提升和扩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2018年3月
-5-
篇十二: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摘要: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按照国家要求和社会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和引导,通过传授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意识,促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生态文明伦理,升华生态文明情感,严守生态文明制度的指导性活动。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在明确目标要求、完善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探寻对策路径。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态文明;对策
生态文明,教育为本。加强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奠基工程,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要求
一是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理念。教育者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样,他们才会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进而让行为习惯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小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理性对待俭与奢的关系,形成绿色消费观和适度消费观。正确看待得与失的关系,不向自然过度索取,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打牢思想根基。
二是升华朴素真切的道德情感。小学生大多是处于6—13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天真无邪、纯真烂漫,对山山水水、花鸟虫鱼充满好奇和热爱,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密感。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施以正确影响,继续延续和激
发孩子们的这份朴素、天然、真切的情感,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和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是培养理性合理的行为模式。小学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今天的日常行为模式就是明天生活方式和行为表现的预演。能否培养他们养成理性合理的生态文明行为,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代人的行为习惯,决定着未来世界的面貌与命运。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极易受到周边环境,特别是周围伙伴的影响,形成跟风攀比等不理性行为。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一)创立生态校园环境
美丽的生态校园环境,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从整体的环境布置,甚至墙体装饰的色彩都注入和谐、成长的生态理念。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师生进行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绿色校园文化,使学校在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学校的场地有限,我们因地制宜,在校园走廊、楼梯间设立同学们的环保绘画作品专区;在每层教学楼放置分类收集垃圾筒,旁边介绍垃圾分类的具体知识。校园环境的美化、优化,对于振奋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班会常抓不懈地进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期初,少先队大队部还发出了“光盘行动你我携手”的倡议,要求队员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文明消费,节约用餐,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现在学校午餐的同学都自觉履行“光盘行动”。学校通过幵辟生态文明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文明图片宣传展”,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播放生态文明知识、图片及视频,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晨会,开展《我为美化校园出份力》《珍惜生命之水》《爱惜粮食》等常规教育;学校不仅对每一个学生提出了行为要求,还提出了相应的检查措施,把常规教育融入切实可行的活动中。同时充分利用各学
科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环境状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使他们从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三)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结合“3·5学雷锋行动日”“3·12植树节”“4·22地球日”“5·31禁烟日”“6·5环境日”等主题活动日,设计了许多寓意深刻、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不少活动已成为每年都进行的传统活动,队员们寓学习于活动中,不断提高环境意识。
3月也是我们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月,内容包括:和父母一起参与的“我与小树同成长”亲子植树活动,红领巾雏鹰小队的社区创绿实践活动等。孩子们走出校园,派发绿色生态文明宣传单,向路人宣讲“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文明环保出行”等内容,参与环境卫生劳动,清理乱张贴的小广告,打扫花圃花基,美化社区生活环境等。坚持多年的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既充实了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又锻炼了其能力,同时把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拓展到社区,促使环境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四)结合校外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内的德育渗透,更需要走出学校,把真实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并注重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对生态文明负责的人。为此,学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不把生态文明教育停留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是要求学生自觉动手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参与社会调查,让他们去感受、调查真实的情况,学会自己去分析、判断并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开展“节约一滴水,省下一度电,用好一张纸,节约一粒米”活动,通过对学生家庭生活用品、用电、用水进行调查,使废品利用、节水、节电、节粮等工作落到实处。每月环保小组进入社区,进行清扫垃圾、清除张贴物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教育了学生,也增强了周边群众的环保与生态意识;广泛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更加鲜明和生动。
结语: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师生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努力践行环保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传播绿色生态文明,促进师生共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初桂凤.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2020(7):2.
【2】付晓洁.在生态文明校园中涵育"和谐"的人[J].中小学管理,2020(2):3.
篇十三: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潜移默化中领悟、情感体会中共鸣、自我感悟中提升、反复实践中养成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目前,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近年来,有的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与其他发达城市或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法律保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
关键词:生态文明;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
引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学生可以接受到到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他们能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塑造人生。道德与法治内容繁多,其中深层次的内容更是需要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分析探索,因而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时事政治和思想理论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对零散、抽象的知识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整合归纳,通过优化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分析思考能力。
1.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过程,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从内容及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生态文明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加适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的教学不只是德育的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要有效地结合教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文明教育内涵。(2)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应该具备高层次的生态素养,未来才能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担。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加以重视。(3)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有机融合的体现。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能区分对环境友好的行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法,知道生态文明规则,以此为准则约束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主动参与意识较为淡薄,即便是在听讲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也不会主动地进行提问或探究。长此以往,不仅教师无法准确地将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也不能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不仅要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措施
3.1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
学生是生态文明学校的建设主体。学校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在绿色智慧的学习方式中,学会学习,获得能力。由于学生对自然有本能的亲近之感,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环境,在校园环境绿化上,努力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绿”,让学生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每个班级可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班级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作为本班的“特色文化”,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
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涵养。同时结合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二年级下册第4课《试种一粒籽》(下文所列课例都选自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关于植物种植的知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种养小课题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周期性地记录科学种养的过程和成果,教师利用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展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种养成果。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最后上交一份科学种养小课题研究报告,将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在科学种养中感受生命之美。比如,有的同学购买了小小的发财树种子,历经种植失败、重种、生根、发芽、长叶、枝条不断成长的过程,用一张张图片记录发财树的变化,用一个个数据记录发财树的成长。学生感受发芽的喜悦、长叶的喜悦、逐渐长高的喜悦,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来之不易,感受生态文明对于生命之可贵,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
3.2健全生态文明立法
环境立法是执法和司法的前提,要健全生态文明配套立法。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必须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完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问题。由于各个城市与区域的环境问题不同、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应该在遵守法律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和完善环境法治体系。明确立法权责,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完善科学的生态法律体系必须规范实施主体,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权责一致,避免缺位不作为、滥用乱作为,不利于法律实施和执行。因此,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要保障立法利于实施,充分发挥其法律价值。
3.3涵养熏陶,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提升
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元素,把握教育契机。《道德与法治》课程从人类自身的角度、法律法规的角度讲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结合课程知识,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竞赛,进行科学环保剧展演等活动,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到道德与法治的地方课程,将环保知识与当地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比如在《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
染》课程学习中,可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文明研究。练江是潮汕的“母亲河”,但其存在污染问题,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开展“保护练江”小课题研究活动,全校学生和家长广泛参与到活动之中,或开展水质调查,或探索解决方案,为保护练江“母亲河”尽心尽力。报告会上,“练江小卫士”们发挥创意,运用多种方式,与全校师生分享自己科学调查体验的成果。再如,在《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9课《小水滴的述说》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到汕头市龙珠水质净化厂进行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临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参观。来到沉沙池、生化池附近,一阵阵恶臭让学生捂紧口鼻、屏住呼吸;当参观到二沉池时,学生惊讶地发现,刚刚脏黑的污水变得澄清。在参观学习之后,孩子们全面了解了城市污水的收集、净化、排放,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加强,更懂得保护生态环境要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共享美丽、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贯彻国家政策的执行,是开展各项活动最有力的保障。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姬志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21(33).
[2]梁志强.立足时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J].中学政史地,2021(08).
[3]杨巧萍.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3):31.
篇十四: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作者:杨巧萍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3年第03期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因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入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二、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三、有意运用,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养成课上,在课堂练习中运用。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有意设计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其中。如第八册有个看图讨论练习,除了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青山,绿水,嫩草,舒坡;沙滩野餐,水里游泳;试飞航模;海鸥低旋。要求学生再造一句,勾画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来。这样的训练多次反复进行后,学生必然会得到生态文明教育,形成重视生态文明的意识,养成注意生态文明的习惯。课后,在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展延伸中运用。一方面,可通过写作练习有意训练。另一方面,可通过活动安排反复实践。小学语文虽有不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需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补充。可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有意安排在活动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来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教学活动,都可以渗透生态文明意识。只要我们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精心挖掘教材的生态文明因素,选准渗透点和结合点,研究渗透技巧,增强渗透效果,就能促进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语文教师。
篇十五: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精选公文范文--------------------------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杨巧萍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因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人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精选公文范文----------------1
---------------------------------精选公文范文--------------------------
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入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
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精选公文范文----------------2
---------------------------------精选公文范文--------------------------
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有意运用,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养成
课上,在课堂练习中运用。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有意设计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其中。如第八册有个看图讨论练习,除了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青山,----------------精选公文范文----------------3
---------------------------------精选公文范文--------------------------
绿水,嫩草,舒坡;沙滩野餐,水里游泳;试飞航模;海鸥低旋。要求学生再造一句,勾画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来。这样的训练多次反复进行后,学生必然会得到生态文明教育,形成重视生态文明的意识,养成注意生态文明的习惯。课后,在拓展延伸中运用。一方面,可通过写作练习有意训练。另一方面,可通过活动安排反复实践。小学语文虽有不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需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补充。可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有意安排在活动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来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教学活动,都可以渗透生态文明意识。只要我们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精心挖掘教材的生态文明因素,选准渗透点和结合点,研究渗透技巧,增强渗透效果,就能促进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精选公文范文----------------4
---------------------------------精选公文范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语文教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精选公文范文----------------5
篇十六: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及小组激烈的讨论基本能得出分式的定义对于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有的小组考虑了有的没有考虑到就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加以理解还可理解为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的渗透生态文明教案
1.认识分式(一)
白云七中潘印潭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
在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了整式、因式分解基础上进行的的,是下一步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以及分式方程的前提,所以分式的概念及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分式与分数类似,所以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采用了类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在课题引入时从实际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强
化生态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生态文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难点: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1
问题:下列子中那些是整式?
a,-3x2y3,5x-1,x2+xy+y2,2,xy,a,m,cmny9a13ab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1):面对目前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
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
公顷,结果提前完成一原计划的任务。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
个月,
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个月。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生态文明。
问题情景(2):新华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
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
新华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自主探索
以小组的形式对前面出现的分式进行讨论后得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的意义.
❖讨论内容:对前面出现的代数式如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
不同?
2400,2400,bxx3ax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及小组激烈的讨论,基本能得出分式的定义,对于分式的分
母不能为0,有的小组考虑了,有的没有考虑到,就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分
母不能为0加以理解,还可理解为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的。这样获得的知识,理
解的更加透彻,掌握的更加牢固,运用起来会更灵活。
第四环节练习提高
例题(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解:(1)当a=1时,a1111
2a21
的值;
(2)当
a=2
时,
a12a
2122
34
2
a1(2)当a取何值时,分式2a有意义?
解: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数时,分式a1都有意义.
2a
课堂反馈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b,(2)2ab(3)x1(4)1xyx2y
2a
4x2
答:(2)、(4)是整式,(1)、(3)是分式.
2、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
(1)x2x3
(2)x15x10
解:(1)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2x-3=0,得x=3
2
所以当x=3时,分式无意义.
2
(2)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5x+10=0,得x=-2所以当x=-2时,分式无意义.
3、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课堂小结
1、学习了分式的概念,掌握了整式与分式的异同.2、知道当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才有意义.3、在学习新知识时,可把它与所学的旧知识比较,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它们的异同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4、我们应该多种树,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业布置
3
课本习题1,2,3题
4
推荐访问:小学劳动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渗透 生态 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