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2023年度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7篇

2023年度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7篇

时间:2023-07-01 19:40:08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第2篇先贤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打开了《苦难辉煌》扉页,卷帘伏案,细细读之,如饮甘饴、爱不释手、感慨良多、获益匪浅。《苦难辉煌》共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7篇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先贤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打开了《苦难辉煌》扉页,卷帘伏案,细细读之,如饮甘饴、爱不释手、感慨良多、获益匪浅。

《苦难辉煌》共十六章,洋洋洒洒五十万余言,是战略问题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鸿篇巨制,是在阅读500余本参考书目,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间完成的。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赏阅的历史图书。

该书钩沉稽古,朴实公允,以其独特的视角、新中求实的史料、晓畅传神的语言、深刻精辟的分析,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讲述了20世纪在世界东方,在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深刻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策略转换空前迅速的历史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演绎出了一部部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清晰地再现了一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细细品读完此书,掩卷长思,心绪不能自已: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在苦中生,在难中长,在辉煌中成熟,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烽烟中,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孜孜以求、舍生取义、慷慨赴死,在经历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后的勇往直前,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时时涌现眼前,让我心潮涌动,感慨万端,感受到信仰的无穷。

_年前,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没有多少人能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夺取政权,赢得中国的未来。也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远征的疲弱之师,能背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却昭示了他们的不断壮大和光明前途,正是因为有了血与火的洗礼,有了破茧成蝶的艰辛,有了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才有了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狮。正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是在黯淡之时,共产党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如初。如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让敌军大吃一惊,在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让敌人无可奈何。试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天上数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面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还有多变的气候,崇山湍流的阻拦,在这种险境之下,牺牲的,掉队的,开小差的,甚至叛变的占了多数,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就是这几千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坚韧不倒的信念,他们靠什么去完成历史使命呢?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宁折不屈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不可阻挡之力,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的繁荣富强。

《苦难辉煌》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尽可能地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而明,这些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来,从对当时国情、民情深入细致的研判中来。《苦难辉煌》里叙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者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真理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更多的时候,它可能只是黑夜中一道电闪,甚至是遥远的前方一缕若明若暗的微光。发现真理,需要智慧。跟随真理,则需要勇气。” 这些精彩睿语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让我读懂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真谛,更让我深深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这一精辟的论断。历史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发展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该书在描写陈毅、彭德怀等伟大革命家之时,以反围剿、万里长征等一些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塑造伟人们钢铁般意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叙述了伟人的平凡,非常客观地表达了伟人其实也是凡人的情愫。即或是伟人,也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永远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仗,也会发脾气,他们身上的缺点,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了,给我们的是一种模糊的相去甚远的感觉。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是在长征中用兵的得意之着,《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就是“_”。伟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人。金一南教授在书中说道:“遵义会议请回来的不是一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伟人的与众不同,不是在于能够发出神一般的预言,而是在于能否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以76岁的高龄跋涉两万里,完成了对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寻访,出版了译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在序言里他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金一南则在书中写到:“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形成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长征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红军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在多股力量的夹缝中,依靠自己强烈的使命感和绝地求生的意志,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闯出了一条艰苦卓绝的“中国之路”,铸造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续,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长征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有西方读者把长征与《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远徙相对比,称之为20世纪最叩人心扉的东方远征,而读过《苦难辉煌》的中国网友则留言,“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阴谋与阳谋共存,冷血与热血、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交织,波澜壮阔,伟哉中华!”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对红军四渡赤水的描写,从真实的历史看,那正是红军长征中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数十万重兵之间,不断的变换作战方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梦想,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从这段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追寻品读中,可以得到许多现实启迪,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其根本就是要通过对每一位党员思想、精神、品格、行为的教育,使崇高的信仰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现在极少数党员认为所谓的理想信念是无足轻重的,理想信念蜕变,宗旨意识淡薄,忽略了政治素质的塑造和提升,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牢记党的革命历史,进而不断吸取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不折不扣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坚信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以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勇于牺牲、谋求民族解放、人民利益的精神,使思想、灵魂得到升华,敢为人先,勇当重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本职岗位上迸发一往无前的激情。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里面的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书以长征为切入点,把党的早期历史放在追溯探寻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研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把握,把影响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的不同主义、不同政治力量综合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上最复杂、最艰苦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历史剖面。

它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他带领一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推翻压迫、剥削的旧社会,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建设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坚定信仰。为了实现这一信仰,他们经历数不清的苦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天上有大批飞机轰炸,地上有几十万重兵围追绞杀,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所汇聚的滚滚洪流。前边的倒下去,后边又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这如此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的确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然而理想、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他们心中有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理想,因此,才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个人的苦难、生死置之度外。这正如斯大林所说:“只有伟大的目的,才会产生伟大的行动。”

回顾_的征程,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第4篇

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往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省事,但是并不见得符合历史的真相。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三、张国焘等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牺牲的、掉队的、逃跑的、叛变的占了绝大多数,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就是这几千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本书让我更加敬重历史的伟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这本书里阐述的洋为中用的道理让我也颇有启发。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认识中国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指示,"一句顶一万句"?不把握这一点,不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不用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某些东西与中国实际的脱节,结果反而限制了他们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

结合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像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认证认可也是"泊来品",是洋玩意,需要洋为中用,无论是模式、程序,还是标准,甚至名词术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结合中国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认证认可精髓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如果当初我们引入ISO9000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不会造成现在"滥"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设计新制度的时候,如当前紧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评价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国的国情,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指标,直接拿来主义的懒汉做法要不得。如果我们做成功了,对国际认证认可活动也是推动和发展。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更加为我所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通过他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来源于他经年累月积累的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独立缜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个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个结果,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人间的苦难很多,但不一定都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最终创造辉煌。愿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第5篇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样一个不足五十人小团体,小组织,几十个人,渺小的力量,迅猛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以后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就像是一直浴火的凤凰,在履历了苦难与挫折之后走向了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大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长征无疑成为了中国革命无比艰险的一个缩影,它是红军将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也无法想象徒步二万五千里,翻过皑皑雪山,趟过滔滔急流,走过茫茫草地……是何等的艰险,但是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红军将士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没有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装备低劣、缺衣少食的红军将士,怎么能够战胜凶顽的反动军队,怎么能够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怎么能够从人们无法想像的艰难困苦中拼杀和奋斗出来?

想想我们现在,那种精神、那种信仰是不是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读读我们党的苦难与辉煌吧,洗涤我们的心灵,鞭策我们的灵魂。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我们党也走过弯路,也受到左倾、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最终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正是能够实事求是的面对党内、党外形势,不调整和变更战略,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红军长征由初期陷入困局到后来踏上坦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战胜并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和平和发展能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这就要求人们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大到建设好国家,小到做好个人工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传承了这一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开创了新的天地,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金将军着手写这本书前,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他读了5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间最后形成52万余字的作品《苦难辉煌》,在充斥这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金将军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尊重历史真相的态度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的一生并不一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踏踏实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第6篇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里面的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书以长征为切入点,把党的早期历史放在追溯探寻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研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把握,把影响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的不同主义、不同政治力量综合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上最复杂、最艰苦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历史剖面。

它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一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推翻压迫、剥削的旧社会,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建设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坚定信仰。为了实现这一信仰,他们经历数不清的苦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天上有大批飞机轰炸,地上有几十万重兵围追绞杀,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所汇聚的滚滚洪流。前边的倒下去,后边又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这如此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的确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然而理想、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他们心中有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理想,因此,才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个人的苦难、生死置之度外。这正如斯大林所说:“只有伟大的目的,才会产生伟大的行动。”

回顾90的征程,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第7篇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样一个不足五十人小团体,小组织,几十个人,渺小的力量,迅猛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以后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就像是一直浴火的凤凰,在履历了苦难与挫折之后走向了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大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长征无疑成为了中国革命无比艰险的一个缩影,它是红军将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也无法想象徒步二万五千里,翻过皑皑雪山,趟过滔滔急流,走过茫茫草地……是何等的艰险,但是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红军将士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没有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装备低劣、缺衣少食的红军将士,怎么能够战胜凶顽的反动军队,怎么能够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怎么能够从人们无法想像的艰难困苦中拼杀和奋斗出来?

想想我们现在,那种精神、那种信仰是不是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读读我们党的苦难与辉煌吧,洗涤我们的心灵,鞭策我们的灵魂。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我们党也走过弯路,也受到左倾、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最终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正是能够实事求是的面对党内、党外形势,不调整和变更战略,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红军长征由初期陷入困局到后来踏上坦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战胜并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等同志领导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

在和平和发展能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这就要求人们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那样,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大到建设好国家,小到做好个人工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传承了这一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开创了新的天地,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金将军着手写这本书前,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他读了5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间最后形成52万余字的作品《苦难辉煌》,在充斥这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金将军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尊重历史真相的态度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的一生并不一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踏踏实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推荐访问:读后感 苦难 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7篇 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精选7篇) 苦难辉煌读后感1000字范文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