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2022年专题党课:松柏常青党旗红,新功更待后人续,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时代新人

2022年专题党课:松柏常青党旗红,新功更待后人续,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时代新人

时间:2022-11-07 22:35:02 党课下载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专题党课:松柏常青党旗红,新功更待后人续,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时代新人,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专题党课:松柏常青党旗红,新功更待后人续,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时代新人

专题党课:松柏常青党旗红 新功更待后人续 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参加思政课的主要是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长、思政课一线教师、优秀学生代表和县教体局干部职工。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向长期以来奋斗在教育一线,为XX县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各位老师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同学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各位老师、同学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当前我们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位老师、同学们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在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路上的“赶路人”。

下面,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我以《松柏常青党旗红新功更待后人续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题,与各位老师、同学们交流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百年党史,深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想认识

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间逻辑。

一是在学史明理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自身具有远大理想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一次次叩开中国大门,从1842年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在1842至1919年间共迫使中国签定了709个不平等条约。软弱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为了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出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都未能取得成功,中国依旧是山河破碎,列强的战舰依然横行在内河内海。在中国人民顽强前行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达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又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方志敏、赵一曼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洒热血。1945年党的七大初步统计: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76万多人在战场牺牲,其中共产党员32万多人。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为了人民得解放、过上太平安宁的好日子,共产党人是最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大刀阔斧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进入新时期,我们党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投身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在世界脱贫史上也是一大壮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强音,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有效控制疫情的国家。回顾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人民谋解放谋发展谋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第一部党章就专门对纪律作出规定,1926年就颁布第一个反贪腐文件,坚决查处贪污、以权谋私等消极腐化行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成立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发起“三反”“五反”运动,开展整风、整党,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等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保持清醒头脑,作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重大论断,将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惩治腐败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猎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全面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我们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显示出我们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突出问题的强大决心和信心。

我们学习党史,就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切实增强对“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胸怀事关全党、事关全局、事关未来的党之大者、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是在学史明理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指引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稳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强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强调“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这些都印证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理念,体现着我们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是实践的理论。习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改变中国命运的艰辛历程;
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飞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迈向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

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在深学细研中,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弄明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进而不断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在学史明理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就在于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纷繁更替,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先进分子才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与任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就在于它坚持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与文化一体推进。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就是创立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继续向前推进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强调“四个自信”,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的来讲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就在于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经过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为民族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与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风险所惑,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举旗定向,始终沿着这条唯一正确道路继续前进。

第二,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取向,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借此机会,我想与在座的各位老师,交流以下几点:

一要着力抓好思想政治这门必修课。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在列宁小学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在解放区的小学、陕甘宁边区的中学开设“政治常识”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把“中国革命常识”、“共同纲领”列入中学教学计划,在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强调中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使受教育者从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强调把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指出,思政课教育要时时穿插各种契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艺术教育、课外活动。实际上,整个80年代主要讲的就是思政课教学,当然也涉及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之间的协同育人关系,这是思政课向其他课程的融合,但缺少专业课向思政课的融合。1991年强调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要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必要的参观调查。特别是1994年,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包括各个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让各类学科和课程同德育课有机结合。进入新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三全育人”,强调了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要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要素。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进行指示批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现在非常明确坚定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提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县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因此,办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就是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觉胸怀“两个大局”。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历史依据来讲,我们内蒙古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自治区,长期以来享有“模范自治区”的荣誉称号。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XXX遗址”以及XX长城、XX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址充分说明,我们XX县乃至XXX地区,在历史上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同样,我县也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有民主革命时期为民族和家乡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XXX骄子XXX、XXX、XXX,抗日战争时期在当时XX县成立的第一个基层党组织——XX党支部,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为XX县和XX县各项事业艰苦奋斗的社会各界优秀代表和各族群众,这些都是我县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就现实依据来讲,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历史性提出来的。还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紧紧抓住思政教师这个“关键少数”。“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三要全力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革故鼎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八个统一”。

一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二是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学生有兴趣才会记忆,这种记忆是牢靠的,没有兴趣死记硬背就是死知识。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比如,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

三是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县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实际上,有时候不一定讲得那么高大全,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讲深,最后触类旁通,可以带动很多关联问题,有可能是一通百通,提纲挈领。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不能见学生提问就发怵。真理从来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

四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五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六是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一些思政课堂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让学生来讲,这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要做好画龙点睛工作,加强引导和总结提炼。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避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避免一知半解误读马克思主义。

七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列宁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

八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有人提出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中,这是不对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

第三,加强修学储能,立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用青春作桨、以梦想为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志存高远、不怕挫折、不惧挑战、勇攀高峰。在此,我想与各位同学们交流以下几点:

一是志存高远、心有浩然。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同学们或多或少都知道,1919年5月4日,是全国青年人和青年学生的高光时刻。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由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那一年,李大钊,30岁;
毛泽东,26岁;
蔡和森,24岁;
周恩来,21岁;
邓小平,15岁。那一刻,他们的人生道路从此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紧紧相连,并为之矢志奋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牺牲时28岁;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牺牲时36岁;
“誓志为人不为家”的赵一曼牺牲时31岁;
“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的江姐牺牲时29岁。“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牺牲时29岁。这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年轻身影,在中华民族历经考验之际,自请长缨、奋起抵抗,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新时代青年学生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青年学生要养成浩然正气。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就是要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学们,你们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你们立大志、立长志,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既当逐梦者、也当圆梦人。

二是不惧挫折、奋勇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数以万计的革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蹈死不顾,深刻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把青春献给祖国,树起了“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等一面面闪亮的县帜。改革开放时期,青年一代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勤勉工作、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秉持光荣传统,自觉听党指挥,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领域处处可见年轻人拼搏奋斗的身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新奇迹。同学们,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希望你们勇挑时代重担,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道路上,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

三是未来可期,大有作为。习近平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我国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
郎平助力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实现“三连冠”时24岁;
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黄文秀,将自己30岁的芳华定格在扶贫路上。中国“天眼”科研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
“北斗天团”平均年龄31岁;
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
嫦娥五号团队关键岗位平均年龄33岁;
“复兴号”设计团队平均年龄37岁;
新冠疫情发生之际90后00后成为抗疫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
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无数青年燃一点星火,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
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
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同学们,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青年学子责有攸归。希望你们扎扎实实地苦炼内功、提高本领。他日学成后,以我之所学,为国家之崛起而效绵薄,为民族之复兴而尽一己之力。这里,我想用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与同学们共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师们、同学们,生逢盛世,何其有幸。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希望你们心系党、心系祖国、心系社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各位同学不负韶华、学有所成。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党旗 党课 松柏 专题党课:松柏常青党旗红 新功更待后人续 努力成为堪当历史重任时代新人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